《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方案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363778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方案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方案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方案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方案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方案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方案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方案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级课题区级课题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实实 施施 方方 案案 课题组课题组 二二 O O 一七年四月一七年四月 - 2 - 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实实 施施 方方 案案 目目 录录 一、前言一、前言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内容三、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内容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研究的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与步骤七、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与步骤 - 3 - 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研究新教师专业培养模式

2、研究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一、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局“提升教育质量”的精神,进一步加快我校新教 师队伍建设步伐,建设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 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 深入开展,在对本校新教师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培训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教师的配备情况。我校 30 个教学班,14 个新入职教师。专业知识 欠缺,实践性知识不足,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参差不齐。基于这样的现状, “师徒结对”是最适合我们学校的新教师培养模式。依托 14 名骨干教师 去引领这 14 名新教师,达到全面提高新教师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 三、课题研究的

3、策略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策略 根本学校的师资特点,我们课题研究组一致决定采用“师徒结对”的 专业成长模式。“师徒结对”是常用的一种教师培训方式,它在帮助非专 业新教师快速掌握教育教学常规、培养新的环境和角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师徒结对”往往过分强调师傅的“传帮带” 作用及其权威影响,忽视了徒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在此双向互动 过程中的“教学相长”。研究针对此不足,从“师徒双赢”的理念出发,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赋予了“师徒结对”新的内涵和特点,并对如 - 4 - 如何改进“师徒结对”的现状,使其达到“师徒双赢”的结对效果提出了 具体的策略。从而体现新教师的专

4、业愿景、专业知识、专业技巧、专业价 值、专业情感、专业态度、专业成果等全方位的艺术修养和艺术作为的不 断完善更新、提高发展。共同成长等的动态的刻持续的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法与内容 一是建立师徒小组:(根本我校的基本情况设置情况如下) 二是固定研究场所,创立“师徒结对”活动场所(智慧教室)。 三是知识更新观念,开展校级交流通过教研课题或展示课来进行课堂研究。 四是创新形式,拓展“师徒结对”活动的内容。例如:新教师团队外出培 训学习等。 五是丰富内容。例如:同课异构,共同执教,名课观摩等。 六是拓宽渠道,构建专家教师、上级教研员等共同参与的平台。 七是专业引领,举办师徒成果展览。建立

5、交流平台。相互交流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促进新教师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新教师的教学 业务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更好地发挥骨 干教师带头人的作用,使之成为学校名师的后备梯队,全面提升新教师队 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1以课程改革与教学为主线,以聚焦课堂、更新知识、提高质量为核心, 以专业技能、实践拓展、教学研究为主体,达到阔视野、创教学、拓技能 的目的,实现新教师专业化发展。 2帮助新教师转变观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丰富专业,准确把握新 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实效,培养一批有理论水平、有学科知识、有潜能的 教育引路人。 - 5 - 3.以教学示范与课

6、例分析为形式,帮助新教师掌握基础课程标准及教材的 课程理念、编写思路、实施策略及评价方式等,熟悉教学内容,建构有效 的教学课堂模式。 4.以参训教师主体需求为主,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培养教师对于专业发展 的自我认识,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和意识,提高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 育教学能力和骨干教师的指导能力,指导和促进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 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更好地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5. .以大同小学师徒结对和大同小学科研 QQ 群为载体,构建新教师终身 学习的交流平台。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培养一批扎根基础教育的敬业人。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 (一)研究思路 首先,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

7、外有关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师 徒结对”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了解“师徒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在 此基础上对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的“师徒结对”的内涵及特征作系统、深 入的理论分析。然后,从师徒双方专业发展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和访谈 的方式对“师徒结对”的现状进行考察,了解其在促进师徒双方共同发展 上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相关理论,提出 促进师徒双方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的实施策略。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前期测查新教师现有的各项能力; 2.观察记录法“师”和“徒”的教学实况记录; 3.行动研究法“师”教师的示范课和“徒”的教学活动; 4.案例分析法针对某次教学活动后

8、的一个总体评析; 5.反思实践法“徒”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师”也帮助 其进行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新教师进行二次教学; 6.经验总结法“徒”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自己的成长心得; 7.访谈法深入访谈,了解分析“师徒结对”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 6 - 以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有力的依据。 8.文献法利用文献法学习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理论、实践分析。 六、 课题实施的预期成果形式: (一)总结出一套适合教师成长的好方法,形成体系。 1.建立教师成长手册 2.搭建教师成长平台 3.新老教师紧密结对 4.出台一系列的评价体系。 (二)形成固定的研修群体。 (三)参训学员素质不断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实

9、践和教育科研中自觉运用 所学理论和方法,促进学科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四)编印一套体现培训理念、特色、水平的研修成果集和培训文集。 (五)结集一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培训资源包。 (六)建立跟踪评价体系和培训专家与培训者的互通渠道,形成动态的、 持续发展的培训体系。 七、课题实施的保机构,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为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由校主要领导负责的培训领导 小组,具体组织领导培训的各项工作。 (二)制度保障 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学习、研究制度,加强对课题研究的领导,激活 教师研究热情。课题组成员四周一次的活动总结,及时总结研究中的经验 和问题,完善研究成果。为新教师搭建

10、平台,进行形式多样的艺术表现形 式。及时总结,确保阶段性研究有效落实。 (三)技术保障: 接受各级专家指导,分期选派骨干参与课题的集中培训,定期组织参 观、学习、交流活动等,实现教学、教研与科研同步发展。 - 7 - (四)经费保障: 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保证研究过程中的必要开支和运转。主 要包括:学习、交流、调研、各类专题会,培训会,研讨会,联系会、设 施设备使用,日常办公用品开支,过程资料及汇编资料费,人头开支及研 究过程中的各种费用。 (五)实施保障: 本课题参研人员系学校领导、一线骨干教师和新教师,具备一定的知 识水平、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经验,从而保证本课题研究目标顺利 达

11、成。 九、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从 2017 年 4 月至 2019 年 2 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2017 年 4 月2017 年 7 月) 1.成立研究机构,接受县主课题开题培训; 2.进行前期测查和现状调研; 3.开展“师徒结对”问卷调查; 4.召开课题筹备会,议定课题正式课题名称,撰写开题报告,拟定 各类计划; 第二阶段 研究实施阶段:(2017 年 7 月一 2018 年 6 月) 1.召开开题报告会,启动课题研究; 2.接受区教研室专家对课题组成员及参研教师进行课题培训; 3.修改提升研究方案; 4.确定结对方案,有效推进研究进程; 5.开展师、徒两方面培训; 6.撰写阶段总结举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7.开展各种活动,探索“师徒结对”的有效途径; 8.课题组成员对话活动,安排课题研究实施的后期任务 第三阶段 成果汇总阶段: (2018 年 6 月-2019 年 2 月) 1.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 8 - 2.交流、展示研究成果,邀请专家指导; 3.召开课题研究总结会,丰富课题研究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4.研究后反思,整理汇编成果集,成果推广。 小学课题组 2017 年 4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