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沟槽回填技术交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3278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沟槽回填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沟槽回填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沟槽回填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沟槽回填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沟槽回填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沟槽回填技术交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沟槽回填技术交底一、 施工准备1、土方回填之前,对回填段进行地形、剖面的测量复核,并把测量资料报送工程师复检。对测量后的基槽进行基础面的清理,经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回填工作。回填前,必须将沟槽中积水、淤泥。杂物等清理干净。2、回填土料的土质、粒径、含水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灰土的配制应准确,拌合均匀一致,不得含有机杂质。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夯实遍数等技术参数。3、根据分层回填厚度测出回填标高控制线,在沟槽壁一侧设桩作标志。4、对与本管线交叉的其他管线或构造物,回填前,采取妥善保护加固措施。二、工艺流程由工程特点确定回填为人工回填,具体流水工序为:砂土上料人工摊铺、洒

2、水夯实取样试验接茬处修整土料上料摊铺、洒水夯实取样试验接茬处修整下一层施工三、操作工艺1、管道沟槽回填包括管顶 50cm 砂回填及原土回填。管道安装就位后,应及时对管体两侧同时回填以稳固管身,铺填作业应从最低点开始,按水平层次进行,不得顺坡铺填,管道两侧、井室及附属物四周同时进行,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盖,统一夯实,每次铺层厚度为 150-300mm,严禁出现界沟。2、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 500mm 范围内的回填材料,应由沟槽两侧对称运入槽内,不得直接回填在管道上;回填其他部位时,应均匀运入槽内,不得集中推入。3、管道承口部位下的工作坑,应填入中粗砂或沙砾;用人工夯打密实,管道底与基础之间的三角区

3、部位必须用粗砂或中砂填实。4、夯实应分段进行、各段要设立标志,以防漏夯、欠夯和超夯;上下层的分段要错开,不得在同一断面上;跨缝搭接碾压的塔接宽度不小于 3m,土料的铺筑应沿轴线方向进行,采用进占法卸料,铺料应及时。 5、相邻作业面应均衡上升,以减少施工缝;新老结合面,必须清除结合部位的各种杂物;6、填筑过程中,施工人员保证观测仪器与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各部位的填筑必须按设计断面进行。7、回填碾压压实度不小于 0.90,填筑密度壤土干容重应大于15.5kN/m3,砂壤土干容重应大于 15.1kN/m3。8、回填作业每层土的压实遍数,按压实度要求、压实工具、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9、管

4、道埋设的管顶覆土最小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满足当地冻土层的厚度要求;管顶覆土回填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与设计协商进行处理。7、注意事项(1)回填土中不得含砖、石、木块以及有机物、冻土和垃圾等。作业面分层统一铺土、统一夯。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宜均衡上升,当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以斜坡面相接。(2)已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洒水湿润。填筑层检验合格后因故未继续施工,因搁置较久或经过雨淋干湿交替使表面产生疏松层时,复工前进行复压处理。若发现局部“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破坏等质量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铺填新土。(3)回填压实应逐层,要求两侧同时进行,不得损伤管道,密实度严格按规范执行。(4)管基有效支撑角范围应采用中粗砂填充密实,与管壁紧紧接触,不得用土或其他材料填充。四、验收标准沟槽回填土压实度检查数量槽内部位压实度(%)回填材料范围 点数检查方法管底基础 90 管道基础 管道有效支撑角范围95中、粗砂每 100m管道两侧 95管道两侧 90管顶以上500mm管道上部 852中、粗砂、碎石屑,最大粒径小于40mm 的沙砾或符合要求的原土管顶 5001000mm 90 原土回填两井之间或每1000m2每层每侧一组(每组三点)用环刀法检查或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中其他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