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309966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乙酸 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 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第二课时乙酸。二、教材分析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既是一种重要调料,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体现了乙酸的重要社会价值。从教材整体上看,作为羧酸的代表物,掌握好乙酸的结构和性质,不仅是学习乙醇的巩固、延伸和拓展,也是学好酯类化合物的基础,更为选修五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存在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学生分析对学生而言,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乙酸是一种酸,能解离出H+。在有机物方面,学生已学习了烷烃、乙烯、苯和乙醇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有一定认识,了解了常见

2、的有机反应类型,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为深入学习乙酸的结构、特性和用途奠定了基础。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够说出乙酸的基本物理性质,2、 知道并会写出乙酸的官能团,了解其对酸类物质的影响,了解乙酸酯化反应 原理并会写出酯化反应的方程式,能够复述酯化反应实验的步骤及作用。 3、 了解一些乙酸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展示乙酸的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2、 采用复习回顾法学习乙酸的酸性。3、 采用生活情境引入、设疑、实验探究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的本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乙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有机物跟日常生活和生

3、产的紧密联系,渗透化学重要性的教育。五、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原理六、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问题讨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师讲解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七、学法(1)根据生活经验和指导阅读,获取乙酸的物理性质。(2)根据实验探究乙酸的性质(3)通过图片了解乙酸的用途,通过视频了解醋的制作过程。(4)根据所学内容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八、教学过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

4、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我主要分六个环节进行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第一环节:导入1、 播放视频:吃糖果的小孩,请大家猜一猜这几个小孩吃的什么糖果?2、 陈述:酸是一种奇妙的味道,我们的鼻子也对它十分敏感,中餐中的酸味大多是由醋带来的,那你知道醋中酸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1、 开心的看着视频,大声说出是酸味的糖果2、 学生倾听你,回答是乙酸、醋酸。让学生有一个开心的情绪,使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也为了引入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第二环节:乙酸的物理性质及结构1、 展示乙酸的实物,要求学生总结其基本物理性质2、 给出乙酸的熔点、沸点、溶解性,并让学生推测在0时乙酸是什么样的形

5、态。3、 陈述:乙酸在16.6以下结成冰一样的固体,因此又称为冰醋酸4、 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请学生上黑板写出乙酸的结构式5、 课件上给出乙酸和乙醇的结构式,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结构的异同点,推测其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6、 讲解:构成新的官能团称为羧基,可写为-COOH,羧基上的氢比较活泼,可以电离出氢离子,因此含羧基的有机物往往含有酸性。请同学们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简式。1、 通过看、闻、震荡等,回答出乙酸的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2、 学生观察给出的数据和信息,推测出乙酸在16.6以下时就应该结成固体。3、 学生记录4、 观察乙酸的球棍模型,并指出不同小球所代表原子,并能写出乙

6、酸的结构式5、 通过观察发现相同点是:都有一个甲基、一个羟基,不同点是乙酸的羟基连在了碳氧双键上,由结构决定性质推断出性质和乙醇应该不一样。6、 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1-3通过实物的展示让学生对乙酸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对于不能直接得到的性质可以从其他方面获得,老师给出的信息也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途径。4-6、根据模型,再到平面结构的对比分析,得出与乙醇不一样的地方,有了新的官能团也就有了新的性质,因此加深了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第三环节:乙酸的酸性1、 根据刚才的结构分析,让学生写出乙酸的电离方程式,并指出乙酸电离是可逆的,因此用可逆符号表示2、 回忆酸的通性3、 展示水壶水垢,想一想水垢的

7、成分是什么?厚厚的水垢对烧水有什么影响,怎么把它出去呢?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水垢的原理么?4、 从这个反应你能得出乙酸和碳酸哪个酸性强么?1、CH3COOH CH3COO- H+2、(1)、使指示剂变色 (2)、与碱发生中和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某些盐反应(5)、与活泼金属反应提问学生回答,其他人补充3、水垢的主要成份是CaCO3、Mg(OH)2,烧水时受热不均,且浪费热量,可以用一些工具铲下来,也可以用醋泡一泡,方程式为:2CH3COOH + CaCO3 = (CH3COO)2Ca +H2O+CO2Mg(OH)2 + 2CH3COOH (CH3COO)2Mg + 2H2O

8、4、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通过回忆酸的通性,知道乙酸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并能利用酸的通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四环节:乙酸的酯化反应的探究1、 展示图片及陈述事实,做鱼时你家经常会加什么佐料,吃的时候你能不能判断出所加佐料的种类呢?2、 那么为什么加了酒但是没有酒的味道呢?为什么醋的味道会淡一些呢?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3、 你能提出方案么,并且分析哪个方案更有可行性,如需要加入催化剂,一般选择氢氧化钠和浓硫酸。4、 让学生注意在实验中注意试剂的取量,加入试剂的作用,选择怎样的仪器,实验完后小组交流,展示成果。教师指定一小组按标准进行实验,以作对比。5、 从同学们的试验

9、中,可以得出乙酸和乙醇生成了新的物质,新的物质称为乙酸乙酯,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新的物质,说说他的物理性质和标准实验作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地方有什么作用?展示探究问题探究1:给出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1)、饱和碳酸钠有什么作用?(2)、乙酸乙酯的分离的方法是什么?6、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定义:酸和醇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7、探究二、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中,水是怎么生成的?酯化反应的原理你能试着总结出来么?怎么判断水的生成1、 学生回答:加盐、糖、醋、酒、八角等等,但是吃的时候几乎没有酒味,醋味也没想象中那么浓,但是感觉很香,其他佐料的味道基本可

10、以辨别出来。2、 学生讨论,认为可能是挥发了,也可能是反应了,因此决定把乙酸和乙醇混合起来看看是不是发生了反应。3、 提出3个方案:1、乙醇和乙酸混合,观察现象,如无现象,加热观察。2、乙酸和乙醇混合,加入催化剂氢氧化钠,混合加热。3、乙醇和乙酸混合,加入浓硫酸,混合加热。分析得出1、3方案有一定可行性,并按照自己小组的分析按照1、3方案设计并实验。4、 分组实验,讨论一些经验,总结用到液液加热装置,要加入碎瓷片,生成物在另一支试管中形成,导管很烫,许多蒸汽跑出去了,加了浓硫酸的方案可以看到有新的物质生成,浓硫酸入乙醇,乙酸最好最后再加,不然很呛人。5、 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透明带有香味的液体,

11、不溶于水。学生根据数据讨论,得出(1)、饱和碳酸钠可以吸收乙醇(2)、饱和碳酸钠可以和乙酸发生反应(3)、饱和碳酸钠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乙酸乙酯的分层。6、 学生听讲、记录。7、 学生推测可能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酸脱-OH,醇脱去H,一种是酸脱去H,而醇脱去-OH,根据老师的提示,生物上学过原子示踪法,因此也能应用到这里,根据水中没有18O,判断出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提出疑问,根据科学探究设定方案解决疑问,有些实验和经验是学生所不具备的,因此本实验又做了一个对比实验,从而进行对比,发现不足。另外老师给出一些数据和信息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分析,学会从所给

12、信息中提炼出有用信息并能加以利用,最后根据这些探究内容得出酯化反应的本质。第五环节:乙酸的用途1、 播放幻灯片:醋酸的应用:生活中无“醋”不在1、 学生认真观看,观看完后能复述出几个乙酸的用途。通过图片和解说了解乙酸的用途第六环节:小结与反馈1、 根据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目标,按条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2、用球棍模型表示出乙酸乙酯的形成过程2、 练习题(1)、下列物质中,能与乙酸发生反应的是( )乙醇 金属铝 甲烷 碳酸钙 氢氧化钠 氧化镁A. B. C. D.全部(2)、CH3COOH分别跟H18OC2H5和H16OC2H5起酯化反应后,两者生成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_、_。(3)、下列物质中

13、可用来鉴别乙酸、乙醇、苯的是?鉴别的方法是什么? A .金属镁 B. 溴水 C. 碳酸钠溶液 D. 水1、(1)乙酸的物理性质为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沸点都比较低,又称为冰醋酸。(2)、乙酸的官能团叫羧基,-COOH,含羧基的有机物通常表现出酸性,因此乙酸的第一个性质就是具有酸的通性,另外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还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一种带有香味的物质乙酸乙酯,在实验中饱和碳酸钠的作用有三点,酯化反应的本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3)乙酸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的用途:如可以清除水垢、铁锈、洗衣服、防止感冒、降血压、美容、生产消毒剂、药物、农药等2、(1)、C,乙酸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

14、反应,可以和金属、某些盐、碱、碱性氧化物反应,体现乙酸的酸性。(2)、都是18,因为酸脱羟基醇脱氢,水中不含18O。(3)可以用碳酸钠进行鉴别,乙酸遇碳酸钠溶液互溶且放出气泡,而乙醇与碳酸钠互溶且无气泡,苯遇碳酸钠出现分层。小结、知识反馈要与目标相一致。通过判断、计算和表述看是否完成本节课的目标其他播放食醋的制作过程学生认真观看,了解食醋制作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化学物质的转化看视频介绍一可以放松心情,二是通过乙醇、乙酸的学习更能深刻理解食醋的制作过程九、板书设计 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乙酸(一) 物理性质(二) 组成结构1、分子式:C2H402 2、结构式: 3、结构简式:CH3COOH4、官能团: 羧基(COOH)(三) 化学性质1、 酸性 CH3COOH CH3COO + H+ 2、 酯化反应 (四) 乙酸的重要用途十、课后反思1、在本节课中,利用视频、图片、观察、小组探讨、对比分析等手段,目的是为达到学习目标,根据反馈情况来看,基本达到目标,但是反馈的题型和数量我认为还不能很好评价更多学生的情况,应给出更多时间来进行反馈评价。2、在课堂中,由于不是太相信学生,因此有些问题干涉的稍多,我想应该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干涉,而对于引导的问题要有递进性和更有条理性,让学生更能明白老师发出的指令。3、对于酯化反应实质的理解大多数同学限于理论的理解,但是在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