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民族文化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97093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民族文化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大民族文化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大民族文化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大民族文化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大民族文化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民族文化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民族文化试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第1题.( )是高山族最为流行、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人们通常将其称为高山族舞蹈,它是以大家共同携手且歌且舞为主要特点的。 A.杵歌 B.甩发舞 C.拉手舞 D.圆圈舞 第2题.道教在东汉时传入福建,宋代有( )。 A.炼养派和符箓派 B.天心派和神霄派 C.上清派和灵宝派 D.东华派和清微派 第3题.现存于泉州海交馆中的元代十字架墓碑石中,有5方是元代( )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墓葬的遗物。 A.厦门 B.漳州 C.福州 D.泉州 第4题.明代,通晓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大利耶稣会士( )到福建传教,因善于将其教义与中国传统习惯相结合

2、,因此传教顺利。 A.艾儒略 B.白多禄 C.杜嘉德 D.波罗滿 第5题.清初,福安人( )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主教,在官方规定外国传教士不得传教的年代,他成为全国唯一能公开传教的天主教神职人员。 A.李九标 B.张赓 C.李嗣玄 D.罗文藻 第6题.基督教传入福建的时间约在( )年前后。 A.1307 B.1625 C.1840 D.1911 第7题.1848年,厦门建立第一座教堂( ),解放前被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称为中华第一堂。基督教由此始从厦门、福州向全省各地辐射。 A.新街礼拜堂 B.鼓浪屿三一堂 C.竹树堂 D.东坂后堂 第8题.伊斯兰教在福建目前有代表性的清真寺有5座,最有名的

3、是建于北宋年间的( ),也称圣友寺,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所伊斯兰教寺,它以中世纪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为主,在许多建筑部位上又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技艺。 A.厦门清真寺 B.福州清真寺 C.邵武清真寺 D.泉州清净寺 第9题.( )福建名刹林立,一些在全国、乃至东南亚享有盛名的寺院,大都是建于这一时期,如福州鼓山涌泉寺、福州怡山西禅寺、福州金鸡山地藏寺、闽侯雪峰祟圣寺、莆田囊山慈寿寺、泉州开元寺、漳州丹霞山南山寺等。 A.南朝 B.唐代 C.五代 D.宋代 第10题.两宋时期福建僧尼之多,亦为全国之首。( )为泉州开元寺写了一副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A.朱熹 B.李纲 C.黄幹 D.

4、吴潜 第11题.福州即景诗潮田种稻重收谷,道路遇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云间七塔万枝灯。讲的是( )福州佛教的兴盛情况。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第12题.唐代( )创立了禅院规式,制定了一整套不同于大小乘戒律的丛林制度,特别是要寺院众僧懂得报恩、报本,尊敬祖师与祖先,把儒家的忠孝观念引进禅门,进一步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 A.福清人希运 B.福清人大安 C.闽县人师备 D.长乐人怀海 第13题.佛教各派在福建影响最大、最为流行的是( )。 A.净土宗 B.天台宗 C.律宗 D.禅宗 第14题.福建道教在( )达到鼎盛。 A.唐代 B.五代 C.宋代 D.明代 第15题.( )

5、现存露天老君象一尊,高5.1米,宽7.3米,由一块天然岩石雕琢而成,为国内宋代道教石刻代表作。 A.霍童山(支提山) B.太姥山 C.清源山 D.紫帽山 第16题.全真道南宋五祖之一为闽清宋代人( ),他提出以精、气、神为核心的内丹理论,对元代以后道教的修炼方术有较大影响,被后世学者称为道教南宋正统,丹鼎派中最杰出之才。 A.白玉蟾 B.黄舜申 C.冯观国 D.林文能 第17题.中国第一部道藏刻版完成于宋代福州( )内。 A.九仙观 B.裴仙宫 C.道山观 D.吕祖宫 第19题.龙海的( )历经八百多年而保存完备,殿宇飞檐交错,门廓壁上浮雕精美绝伦,殿内盘龙石柱,彩绘描金,集宋元明清建筑、绘画

6、、雕塑、书法艺术于一炉,有闽南故宫之誉。 A.白礁慈济宫 B.青礁慈济宫 C.朝元观 D.东岳庙 第20题.明天启五年(1625)至明末,为明代天主教在福建传播的( )。 A.尝试期 B.高潮期 C.时起时伏期 D.衰微期 第21题.天主教在福建传播中,创办了许多学校,最著名的中学如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的()。 A.福州私立扬光中学 B.泉州私立启明中学 C.漳州私立崇正中学 D.长汀私立唯一中学 第22题.现存于()内的元代十字架墓碑中,就有多方为元代泉州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墓葬的遗物。 A.泉州海交馆 B.泉州图书馆 C.泉州花巷天主堂 D.泉州华侨博物馆 第23题.基督教在福建

7、创办了大量的刊物,其中最有影响的西文报刊为1867年在福州创办的月刊(),内容涉及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美国学术机构近年花费巨资编制该书目录和制作缩微胶卷,以供读者研究。 A. B. C. D. 第24题.基督教传教士在福建用方言出版书籍,以福州方言为例,仅圣经的福州方言译本,就有56种。其他以福州方言所写的读物如( )路加传福音书、圣学问答、神论、入耶稣教小引。 A.卢公明 B.温敦 C.弼利民 D.摩怜 第25题.英国长老会传教士杜嘉德编的()为外国传教士到闽南和台湾传教不可缺少的工具书,他由此获得母校格拉斯哥大学颁赠的博士学位,名列当代著名汉学家之中。 A. B. C. D. 第26题.我

8、国内早期四大著名清真寺为()。 A.泉州的涂门街的清净寺.广州的怀圣寺.杭州的凤凰寺.扬州的仙鹤寺 B.泉州的涂门街的清净寺.福州的南门兜清真寺.杭州的凤凰寺.扬州的仙鹤寺 C.泉州的涂门街的清净寺.邵武的迎风街和平巷清真寺.厦门的玉屏巷清真寺.广州的怀圣寺 D.泉州的涂门街的清净寺.邵武的迎风街和平巷清真寺.厦门的玉屏巷清真寺.福州的南门兜清真寺 第27题.为保证寺院不受破坏,福建省宗教事务处()明确规定:对现有的寺庙一般不再借使用和拆毁,如确因国家建设或国防需要而必须拆除的寺庙,需报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但对寺中的文物法器和僧尼的生活,要作适当的安置。 A. B. C. D. 第28题.文革

9、中,福州鼓山涌泉寺的宋版经书被毁800多本,明版经书被毁1200多本,明刻的佛经雕版有许多被焚烧。最为令人扼腕长叹的是元版()被毁。 A. B. C. D. 第29题.1966年红兵要捣毁()中佛像,当时在省人民政府宗教处任领导的郭钢同志闻讯后,立即建议对佛像进行挂牌批判,以应付来势汹汹的造反派,使寺中佛像完好地保存至今。 A.福州鼓山涌泉寺 B.闽侯雪峰崇圣寺 C.莆田南山广化寺 D.宁德支提山华藏寺 第30题.台湾少数民族的称呼在台湾地区几经变化,()称流求土人。 A.三国时 B.隋代 C.明代 D.清代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32题.五代闽国王审知热衷建寺的主要原因有(

10、)。 A.为迎高僧而建 B.为圆梦而建 C.为藏经而建 D.为守冢而建 E.为奉佛而建 F.为表庆祝而建 第33题.太虚法师曾任闽南佛学院院长(兼南普陀寺方丈),对办好闽院倾尽了大量心血。太虚法师对办好闽南佛学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 A.采取系列措施.对闽院进行调整.充实.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办学质量 B.提出一整套新的僧教育观.极力推动闽南佛学院的教育改革 C.为闽院学僧讲经说法及上有关文化课 D.阐述对改革佛教的看法. 第34题.圆瑛法师对福建佛教事业的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 A.住持福建多所名刹.为福建各大丛林的修复和发展禅精竭虑 B.在福建进行了大量的弘法讲经活动.受到广大

11、僧人和居士的欢迎 C.注意培养僧材.支持创办佛学院 D.创办慈儿院.热慈善事业 第35题.闽南佛学院创办以来,所以能硕果累累,成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学府,其主要原因为( )注重科研及得天独厚的背景等。 A.以南普陀寺为主办寺院 B.由懂教育的高僧担任院长 C.以第一流教师任课 D.以严密的行政组织管理学校 E.课程设置全面 F.招生起点高.要求严 第36题.道教在福建的早期发展与福建的名山大川关系极为密切,其中被称为真升化玄天的武夷山最为著名,其原因为( )。 A.历史悠久 B.许多著名道人在此山修炼过 C.道观众多 D.历代统治者对冲佑观倍加重视 E.山中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 第40题.在福建大量

12、有关妈祖的民间故事中,主要内容有( )。 A.妈祖的身世 B.妈祖庙的由来 C.妈祖与台湾的传说 D.显神通救难除害 第41题.福建因道教发展而产生许多道教或与道教有关歌谣,主要内容有( )。 A.道士做斋醮法事时的说唱 B.对各类神祗的赞颂 C.迎神活动时唱的歌谣 D.对道士的描绘 第42题.天主教传入福建,主要可分为( )阶段。 A.元代 B.明中后期 C.清初至康熙五十九年 D.雍正元年至鸦片战争 E.道光二十四年至1919年 F.1919年至1949年 第43题.天主教早期在泉州的传播特点为( )。 A.五任教区主教和赴泉州的传教士的皆为意籍方济各会士 B.教会活动地点仅在泉州市内 C.教徒仅局限于蒙古人和色目人 D.开始向邻省传教 第45题.天主教在福建传播,所以在中国传教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因为其( )。 A.历史悠久 B.分布广泛 C.信徒众多 D.神职人员多 E.外国修会多 第46题.天主教在福建传播的特点主要有()。 A.使福建较早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吹拂和漫浸 B.使福建成为最早中西方文化冲撞的发源地 C.创办了文教卫生事业 D.出版了许多中文书刊 E.留下许多珍贵实物 F.教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