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京电科信〔2013〕22号 附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97037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DF 页数:67 大小:90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京电科信〔2013〕22号 附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京电科信〔2013〕22号 附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京电科信〔2013〕22号 附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京电科信〔2013〕22号 附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京电科信〔2013〕22号 附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京电科信〔2013〕22号 附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京电科信〔2013〕22号 附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GDW02 北 京 市 电 力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02-00022013-10207 电力隧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shall buried-tunneling method of power projects 2013-04 -30 发布 2013- 05 - 01 实施 北京市电力公司 发 布 2 Q/GDW 02-0002-2031-10207 5 目 次 前言 .5 1 总则 .8 2 术语 .8 3 基本规定 .9 4 施工准备 10 4.1 技术准备 10 4.2 现场准备 11 5 施工测量

2、12 5.1 一般规定 12 5.2 控制网加密测量 12 5.3 竖井联系测量 12 5.4 隧道掘进测量 13 5.5 测量精度要求 13 6 地下水控制 14 6.1 一般规定 14 6.2 深孔注浆止水 15 6.3 旋喷注浆止水 15 6.4 洞内渗漏水综合治理 15 7 地层预加固及预支护 16 7.1 一般规定 16 7.2 超前小导管及注浆 16 7.3 深孔注浆 17 7.4 管棚支护 19 7.5 旋喷注浆 20 8 开挖与初期支护 21 8.1 一 般 规 定 .21 8.2 竖井开挖 22 8.3 竖井初期支护 22 8.4 隧道开挖 25 8.5 隧道初期支护 26

3、8.6 明、暗挖隧道相接 27 9 防水工程 27 9.1 一般规定 27 9.2 施工工序及材料要求 28 9.3 防水混凝土施工 28 9.4 卷材防水层施工 29 Q/GDW 02-0002-2031-10207 6 9.5 塑料防水板防水层施工 31 9.6 细部构造防水施工32 10 二次衬砌.42 10.1 一般规定.42 10.2 检查室(竖井)二衬 .42 10.3 隧道二衬.47 11 监控量测.48 11.1 一般规定.48 11.2 监测项目和内容.49 11.3 监控量测要求.52 11.4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12 附属工程.53 12.1 一般规定.53 1

4、2.2 通风设施.53 12.3 排水设施.54 12.4 照明设施.54 12.5 出线电缆口、检查井和步道 .55 12.6 钢构件制作.57 12.7 电缆支架.59 12.8 接地装置.60 13 季节施工措施.53 13.1 冬期施工措施.62 13.2 雨期施工措施.63 14 质量检验与验收.63 引用标准名录.66 本规程用词说明.69 Q/GDW 02-0002-2031-10207 7 前 言 为进一步规范北京地区浅埋暗挖电力隧道工程施工,做到方案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隧 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并保护周边环境,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本规程根据国家、北京市、电力行业、国

5、家电网公司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和导则, 并充分考虑电力隧道工程特点而制定。 本规程由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规程由公司科技信通部(智能电网办公室)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基建部、北京华商电力管道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李臻、蔡红军、董毅、岳国荣、秦帅、张兴义、蔡有军、杨建伶、王卫东、王 金双、杨宝杰、张瑜、安守俊、孙建波、朱占巍、佟慧宇、陈品良、高子琳、张兰涛、王海钧、王新霞。 本规程于2013年05月首次发布实施。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北京市电力公司基建部 (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41号) 。 Q/GDW 02-0002-2031-10207 8 电力隧

6、道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规程 1. 总则 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地区新建、改建电力暗挖隧道工程的施工。 电力暗挖隧道施工应依据隧道工程设计方案,综合考虑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条件、 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经验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 北京地区电力暗挖隧道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术语 1) 电力隧道 power tunnel 专门用于安放电力系统电缆,并具备安装、检修通道的隧道。 2) 浅埋暗挖法 Shallow buried-tunnelling method 以“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

7、封闭、勤量测”为原则的一种隧道施工方法。该方法采 用超前小导管、深孔注浆等固结地层措施,以钢格栅(格栅钢架)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以支 护结构尽快封闭成环为原则,以严格控制支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变形为目 标,并通过监控量测来调整隧道的设计与指导隧道的施工。 3) 竖井 shaft 为隧道施工而设置的竖向通道。 4) 检查井 manhole 也称为检查室,是隧道内敷设电力电缆后,供人出入进行检查、维护(修)而设置的专用构筑物。 5) 马头门 tunnel ingate 由竖井井壁或从横通道进入隧道的开口位置处的结构。 6) 环形开挖台阶法 circular benc

8、h excavation method 先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方法开挖、支护隧道的上半断面,待开挖、支护到一定距离后,再开 挖和支护下半断面的施工方法。 7) 环形开挖全断面法 circular full face tunnelling excavated method 先环形开挖、支护隧道的顶拱和边墙,再开挖核心土及仰拱(底板)并支护,并使支护封闭成环的 Q/GDW 02-0002-2031-10207 9 施工方法。 8) 预注浆 preliminary grouting 为了固结地层、封堵地下水或稳定开挖面,隧道开挖前从地面或开挖工作面进行的注浆。 9) 钢格栅 grid steel

9、 frame 也称为格栅钢架,是用钢筋制成的支护骨架构件。 10) 回填注浆 backfill grouting 在衬期支护或二次衬砌完成后, 为了填充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或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的空隙而 进行的注浆。 11) 接地装置 grounding device 电力系统埋设在地下的接地极和接地极到系统间连接线的总称。 3. 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 3.0.1 隧道施工必须遵照执行国家、行业和北京市的相关规范、标准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法律及 法规,积极采用可靠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并注意节约用地、节约能源及保护城市环境和地下水资源,重视水土

10、保持;对噪声、弃碴等应采取措施 妥善处理。 3.0.2 隧道施工应加强安全施工管理,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原则, 加强文明施工管理,树立良好的工程形象和社会形象。 3.0.3 隧道施工应遵守国家有关劳动保护法规, 确保作业人员身体健康; 并应积极改善隧道工程施 工条件,加强通风、防尘、照明,防止有害气体、辐射等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3.0.4 隧道施工应依据经审查合格的地质勘测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并结合现场工程环境特征、 城市交通状况、施工条件及城市环境管理的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制定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和符 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施工方案;针对风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11、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 3.0.5 隧道施工应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并应采取 综合措施控制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 3.0.6 隧道施工应按施工进度及时进行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建设、设计、 监理等相关单位,为工程和环境安全提供可靠信息,做到信息化设计与信息化施工。 3.0.7 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收集原始数据、资料,做好施工记录;竣工后应根据施工特点编写施 工技术总结,及时提交竣工资料。 3.0.8 隧道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应满足设计文件中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和 “主体结构防水等级” Q/GDW 02-0002-2031-

12、10207 10 的要求。 4. 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 4.1.1 电力隧道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下列资料: a)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b) 隧道沿线的环境(地下管线、建(构)筑物、文物等)调查报告; c) 施工设计图纸和工程技术文件; d) 工程有关的合同文件。 4.1.2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环境调查。环境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a) 调查施工现场交通状况。 b) 核查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管线状态、周边建(构)筑物的状况和文物的状况等。 c) 对需要加固或基础托换的建(构)筑物或文物应作详细的调查, 并应向建设单位提出委托第三方 单位进行鉴定、评

13、估的要求。 d) 确认近邻隧道的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的风险等级。 e) 掌握工程施工影响区域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要求。 4.1.3 施工单位应深入研究设计意图、设计标准、结构做法和质量要求,了解设计采用的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标准,确定工程执行的技术质量标准;对于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通过工 作联系单、设计交底记录或工程洽商等书面文件予以明确;并应熟悉合同要求和政府有关文件要求。 4.1.4 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详尽、深入的调查,并应结合本单位的经验、技术和设 备材料等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 编制依据:工程施工合同,设计

14、文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法律、法规、技术 规范规程等。 b) 工程概况:工程地点、周边环境、建设规模、设计内容、工程特点、工期要求、技术质量标准、 建设单位及其他参建单位等基本情况。 c) 施工部署:施工准备、进度计划及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资源需求计划。 d) 施工总平面布置:水源、电源的布置,临时作业区和临时设施的设置。 e) 质量保证措施。 f) 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包括季节性施工措施、重难点部位技术措施以及“四新”技术保证 措施。 g) 安全保证措施。 h) 绿色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Q/GDW 02-0002-2031-10207 11 i) 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15、4.1.5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按照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管理单位的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和监测方 案,方案的编制、论证和审批应符合相关管理规定。 4.1.6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好技术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组织项目施工技 术人员对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进行学习,掌握设计施工意图,并应对施工员、操作人员 等进行书面技术、安全交底。 4.1.7 工程施工所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混凝土和设备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国家和地方 现行标准要求,并经检验合格。 4.1.8 施工前,测量人员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合理布设隧道施工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 点以及监控量测基点。 2) 现场准备

16、 4.2.1 施工单位应协助完成现场三通一平(接通水、电、风和平整场地) 、交通疏导、拆迁、地下 管线的拆改及保护工作,并负责围挡、办公区、施工区以及生活区等临时设施的修建。 4.2.2 施工机具的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理的水平运输和垂直提升设备。 龙门架安装应符合相关部门的 管理规定,其工作能力必须满足施工要求。隧道坡度较大时,洞内运输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b) 现场临时用电应满足暗挖隧道施工要求。临时用电的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必须严格遵守现 行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 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等的 有关规定。 c) 混凝土喷射机应满足施工要求, 喷射混合料的搅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空压机应满足喷射机 工作风压、耗风量的要求。 4.2.3 施工隧道内的通风、供水、供电及照明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隧道施工中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保证隧道内空气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b) 施工用水宜采用自来水,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