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92001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生态文明_建设“美丽中国” 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专题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 案授课时间2014年 3 月 27 日 星期 四 第 七 节课章节名称第1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学目的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有哪些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其造成的影响,理解保护自然生态文明的理念,分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理解生态文明将开辟人民福祉新境界的深刻意义。教学重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十八大报告描绘绿色远景生态文明建设装点“美丽中国”教学难点1.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2. 生态保护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综合拓展 课程资源准备教材、多媒体、PPT教学内容教学背景: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凸显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生态环境的

2、日益恶化,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生态环境问题被提上了议程。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委员会在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系统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通过和签署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方略进行了否定,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过度的资源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我国生态环境还在迅速恶化,危害日益严重。(一)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主

3、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2.大气污染问题3.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二)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1.经济损失巨大2.影响社会安定3.加剧自然灾害发生 4.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给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也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二、十八大报告描绘绿色愿景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

4、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首次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高度:“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党的理论

5、体系不断继承创新、科学发展的过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事实上,多年来,党中央一直在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

6、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了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教学经过:(一)导入:利用山水视频资料为学生课堂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新授: 1、让学生畅想祖国之美。(教师组织学生动笔动脑勾画美丽祖国,也借以勾起 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教师提示:美丽的山水离不开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2、教师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思考。 3、剖析生态之“美”造成的原因,师生分析如下:a. 我国严峻的资源

7、、环境形势。b. 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计划生育c. 可持续发展战略。 d. 科学发展观。 e. 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f.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g.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4、 什么叫生态文明?(学生解释,教师加以补充总结) 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 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 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三):合作探究一 出示热点材料:材料1: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

8、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2:“”聚焦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结合材料分析: a、建设美丽中国,为什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必要性) (分小组讨论,选派一个代表发言,时间为5分钟) b、教师总结:1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2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3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4 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5 是

9、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6 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对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 6、合作探究二:举一反三:谈谈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有何意义?(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学生勾画:中考新突破84页。 7、合作探究三: 问题: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学生发言,教师学生一起总结) 要求:1、分别从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的角度,结合教材知识讨论。 2、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员讨论并指派记录员和发言代表各一名。 8、 【感悟收获之美】(课堂练习)9、 总结做题经验:一、析设问、明要求 二、读材料、抓关键 三、找关联、明观点 四、理思路、列答案10、知识点归结:(1)材料和图表体现的知识有:(二个即可)1

10、 科学发展观。2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青海)3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4 实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5 建设美好和谐社会(青海)。6 建设生态文明。7 人和自然和谐相处。(2) 我省生态强省10年目标的制定对建设美好恩施有何现实意义? a、描绘家乡美好蓝图,激励家乡人民共建美好家园。 b、有利于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c、提高家乡人民生态保护意 识,有利于家乡人民携起手来,汇聚全社 会的力量,把生态意识体现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乃至日常生活的 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 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 代,建设山清水秀、天朗气清的美好恩施。11、 什么样的才为美丽中国?12、 万千气象,美丽中国。(视频)公益广告。(四):作业:中考新突破85页选择填空。实践题目:我与生态文明。类型:写一篇日记。内容:记录一天中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参考要点:(1)生活垃圾及处理;(2)使用工业品及处理;(3)能耗;(4)环保意识的宣传;(5)对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制止。中考复习专题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教 案 授课班级: 九 年 级 (2)班 授课科目: 九 年 级 思想政治 授课学校:青海省化隆县昂思多初级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