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教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289891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选读】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湛江市坡头区一中 陈登菊教学目标:1能整理本文中的重点实词意义和特殊句式。2领会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 3学习理解对比在论辩中的作用,感受论述的强度。教学重点:民本思想和对比手法。教学难点:学习对比描写,能在作文中运用对比手法阐明事理。教法:诵读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范仲淹发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宣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政治家;鲁迅曾在诗中写道“横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感情。“天地之间有杆秤,秤砣就是咱老百姓”,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人民的痛苦之上,

2、人民把他踩在脚下;把人民的忧乐放在心上,人民永远记住他。而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忙于称霸,不但没多少闲工夫来考虑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今天,孟子就要站在一心“王天下”的齐王面前,向他推销自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主张。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至于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来看课文吧二学生朗读第一则庄暴见孟子。三.正音:王语暴()庶几() 好乐()可得闻与()蹙(安页)()羽旄()管龠()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臣请为王言乐(yul,yul,l,l) 四. 重要词语点拨: 1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 2直好世俗之乐耳直:同“只”,只是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第一、第三两个“乐”读

3、yue,意思是欣赏音乐;第二、四、五三个“乐”读le,意思是快乐。 4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举:全都 5兄弟妻子离散妻子:妻子和儿女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第一个是“大王”,第二个是“行王道一统天下”的意思。 教师归纳重要词语:见、语、好、乐、今、鼓、少、王、疾、直、与、田五.文言知识整理 A、词类活用 1王语暴以好乐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2独乐乐,与人乐乐前一个“乐”:名词作动词,欣赏音乐 3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作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4今王鼓乐于此鼓:名词作动词,弹奏、演奏 5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生疾病 6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后一个):名词作动词,行王道。B、古今异义

4、: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女儿;今指男子的配偶。 C、一词多义:鼓:(1)、一鼓作气(击鼓)(2)、微风鼓浪(振动)(3)、今王鼓乐于此(演奏)(4)、噌洪如钟鼓不绝(乐器的一种) 疾:(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2)、疾首蹙(安页)(痛)(3)疾风知劲草(猛烈的)(4)、声非加疾(强) D、通假字 (1)、直好世俗之乐耳(通只) (2)、可得闻与(通欤) (3)、吾王之好田猎(通畋) E、文言句式有:宾语前置: 好乐何如?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状语后置: 王语暴以好乐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今王田猎于此 主谓倒装: 善哉问也 被动句: 暴见于王

5、 他日,见于王曰 省略句: 不若与人 六、课文内容解析:1.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明确:“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孟子与齐王的对话,第一节却写了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是不是多余的文字?为什么? 明确:不是。给孟子一个找齐王谈话的切入口。 引出话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制造悬念,好乐与国家治理得好有什么关系呢?庄暴对“王好乐”无言以对,表明话题有难度,孟子迎难而上,说服齐王,反衬出孟子论辩高明。 2、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时,脸色应该是怎么的?为什么会“变色”? 明确:无标准答案。可以说“恼怒,恨庄暴转告孟子”,也可以说“良心发现,羞愧不已”。 3、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

6、谈话的气氛的? 提示:孟子见到齐宣王,首先问“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前两天我听小庄说,大王是位音乐发烧友啊。”)这一个简单平常的问题却让齐宣王面有惭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齐宣王尴尬地一笑:“不好意思啊,寡人不大喜欢贝多芬的音乐,嘿嘿,寡人是周杰伦的粉丝。” 孟子的回答大出齐宣王意料之外:“挺好的,其实呢,贝多芬和周杰伦其实都一样。”)(听什么音乐看什么书,到现在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人大体是处在什么阶层的。比如,问问你在听什么音乐呢,你说在听安七炫和周杰伦的新专辑,那我们就知道你是个小中学生,正在青春期呢;你要说听的是平克弗洛伊德,那我们就知道你是叛逆青年,

7、是愤青,可能还多少有点儿艺术气质;你要说你听的是王菲,没的说,小资;你要说你听的是罗大佑的老歌,那你就是中产阶级,雅皮;你要说听的是样板戏,这个呢,放在以前你是积极分子,放到现在呢,那你可是个超级大另类了,绝对前卫)因为儒家认为一个君主喜欢先王之乐,也就是高雅之乐,对治理国家有利;相反,喜欢世俗之乐会让君主沉溺声色,对治理国家不利。面对齐宣王的惭愧,孟子采取“求同存异”的方法说“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这一句话,缓和了谈话的气氛,同时让孟子掌握了说话的主动权。所以,接下来齐宣王主动问“可得闻与?”紧接着孟子巧设两个问题说“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

8、乐?齐宣王回答“不若与人。”“不若与众。”两次回答都是孟子想要的答案。最后孟子因势利导,在对比描写中让齐宣王明白“与民同乐”的重要性。齐王把自己和孟子对立起来,变了脸色,这等于是堵住孟子的嘴巴,谈话气氛非常僵硬。我们要看清孟子面对这并不融洽的气氛所用的对策。如果孟子硬要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是非,谈话气氛可能更加紧张,更关键的是达不到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所以,孟子在此时转换了谈话的内容,几乎是迎合齐王似的说了那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其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想通过引起齐王兴趣,改变谈话气氛。但是这句话却是很有文章的,它已经巧妙地把谈话内容引入了政治领域。紧接着,孟子又说“今之

9、乐犹古之乐也”,这话是承接齐王的“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而言的,但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其间孟子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概念,于是,出现了四个概念:“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今之乐”、“古之乐”。这四个概念的出现,使孟子转换了话题,为齐王钻进自己的圈套作好了准备。 至此,孟子就已经完成了化被动为主动的转移。要指出的是,孟子为了缓和谈话气氛所用的手段,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来对音乐的立场,却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这是不容易的。孰乐?”齐王的两次回答“不若与人。”和“不若与众。”说这话的前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

10、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试用简表表示孟子展开论述的思路。 转换概念转换话题再换话题 吸引对方诱敌上钩直奔中心 4、两幅画面的妙用 提示:一是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悲惨图景;一是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使用的是描写的手法,然后把惨景图和乐景图的对比,引出的是正面的结论“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这种对比法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要注意借鉴到作文中。5、本篇语言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提示:描写类语言的形象和精炼。在文中,形象化的语言主要是指那一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比如,“疾首蹙頞”、“欣欣然有喜色”、“王

11、变乎色”等,这些神态语言,胜过无数心理活动的描写,“钟鼓之声”、“管籥之音”、“车马之音”、“羽旄之美”,这些词语,非常概括地绘出了王公们的日常生活。有人说,文章写作,就是剪辑生活场景的艺术,这一组名词短语的锤炼技巧。七练习:有一同学热衷电子游戏,不能自拔,请你对他说一番话,尽量运用孟子的谈话的技巧。 提示:与千千万万奋战在第一线希望一战成名打败电脑手机游戏的斗士一样挥斥方遒,霸气十足。有的人心存侥幸,只看到了别人赢钱的成功事迹,一点点的胜绩在他眼里被无限放大,真把赌博机当成提款机了?和机器斗,难道不是死路一条吗?由简单玩到复杂,家底日见凋零,输掉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彻彻底底输掉了尊严。中国

12、有句古话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人不到伤痕累累,就不懂得后悔。实在是很有道理。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哥玩的不是钱,是尊严!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吃苦。咖啡苦与甜,不在于怎末搅拌,而在于是否放糖;一段伤痛,不在于怎末忘记,而在于是否有勇气重新开始第二课时 一、朗读王立于沼上 二、正音三、文言知识整理: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时日害丧(“害”通“曷”,何。) 予及女偕亡(“女”通“汝”,你。)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经之营之(经、营:都有测量、度量的意思。) 庶民攻之(攻:制造。)3、归纳词类活用现象。 庶民子来(子: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而民欢乐之(欢乐

13、: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欢乐。) 四、内容分析:一遍孟子翻阅下来,我怀疑这个梁惠王,还有孟子书中写到的那几位大小国王,全都有主动受虐的倾向。这不,刚被孟子教训完,梁惠王的受虐瘾又上来了。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庄子与惠子濠梁之辩“知鱼之乐”)这个白痴般的梁惠王,大概属于那种典型的没事找抽型。你想孟子能对他说出什么好听的话?从诗经说到文王,从文王说到亡国之君夏桀,连那句古老著名的反动标语: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都拖出来了。扫兴的话听过,这么恶毒扫兴的话,只有孟子说得出。跟那些大人物说话,别太把他们当回事,搞得自己像个缩头乌龟样。齐宣王在雪宫召见孟子,问了一句:“

14、贤者也好这口儿吗?” 这话是不是很耳熟?不错,前边梁惠王就问过同样的一句话。这二位在问起孟子这句话的时候都给人同样的感觉,那就是:得意洋洋,沾沾自喜。你有豪华别墅怎么啦,你美女如云怎么啦,你有洋酒、房车怎么样?你到处吃喝玩乐又怎么样?大爷我不尿你这一壶!五、简要王立于沼上的主旨(主要意思):君主贤明,才会享受真正的快乐(池沼苑囿之乐)。第三课时 一、朗读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二、正音:(1)放于琅琊(fng y) (2)秋省敛而助不给 (xng j) (3) 睊睊( jun) (4)慝(t)(5)徵招(zh sho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遵海而南(遵:沿着。) 秋省敛而助不给(省:视察。给:不足。) 为诸侯度(度:法度,准则。) 民乃作慝 (慝:邪恶。) 师行而粮食(师:众人。) 人不得,则非其上(非:责怪,非难。) 四、翻译下列语句 1、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3、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4、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5、于是始兴发而补不足。五、文言知识整理: 1、词类活用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忧: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欢乐,以为忧愁。) 出舍于郊(舍:名词活用为动词,居住。) 2、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