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考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89491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考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考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考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考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科学考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考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考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小学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3)一.填空题1.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2.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 、科学方法。3.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4.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6.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二.选择题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则放大镜镜片的凸度就越( )。A.大 B.小 C.一样2.下列物体中导热本领最好的是 ( )。A.铜 B.铁 C. 塑料3.米饭在嘴巴中会变甜主要是因为( )。A.米饭本来就甜的 B.嘴巴里

2、有糖 C.米饭和唾液反应的结果4.馒头和面包里面疏松多孔,主要是因为生面中加了( )。A.蓬松剂 B.酵母菌 C.馒头和面包本身的热胀冷缩5.( )被称为全球生态的“头号杀手”。A.土地荒漠化B.气候变暖C.白色污染6.蚜虫的天敌是( )。A.苍蝇B.草蛉和它的幼虫 C.蝴蝶7.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SARS病毒。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8.光年是( )单位。A.距离 B.速度 C.时间9.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10.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11.下列不属于果实

3、的是( )A.无籽西瓜 B.香蕉C.向日葵籽 D.萝卜12.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风2.科学精神、科学概念3.叶片、叶柄、叶脉4.成像、聚光5.温度、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6.袁隆平二.选择题1.A 2.A 3.C 4.B 5.A 6.B 7.B 8.A 9.A 10.C 11.D 12.C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小学科学模拟预测题及答案(简答题)一简答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案要点】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4、;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答案要点】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 ( 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太阳的一部分,于是形成了日食。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答案要点】答:雷电是发生在天空中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天空中的云,有的带正电,有的带负电;当两块带不同种电的云相互接近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放电现象。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答案要点】答:植物的

5、叶子中的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意义: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了养料,还为动物和人的生存提供了养料和氧气。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答案要点】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

6、盐进行搅拌)。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2014年安徽教师招聘:小学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解答题、案例分析题)一.简答题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4.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二.案例分析题对于下述课堂

7、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也落后了。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二.案例分析题答题思路: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

8、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C.体现了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科学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

9、作,把好教师“入口关”。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比较系统掌握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3 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的初中理科内容,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某些科学问题的能力;关注自然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意义。2.考查考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具有的科学探究能力。3.考查考生比较系统掌握小

10、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方法,并运用这些基本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4.考查考生具备从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三、考试内容范围(一)学科专业知识小学科学学科专业知识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3 - 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物理、化学、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为主。1.生命科学(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细胞分裂过程及意义;细胞分化的概念;人体的基本组织;植物的几种基本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器官的概

11、念;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概念;植物和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及特点。遗传与变异:常见的遗传和变异现象;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生物的变异类型;常见的遗传病;遗传育种。生殖与发育:植物的有性生殖、无性生殖;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昆虫、两栖动物、鸟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与发育。应激性:应激性的含义;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调节;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人体的激素调节。(3)生物的多样性与进化生物的

12、分类: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主要类群: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植物、动物的主要类群及主要特征。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和措施。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生物与环境生态因子: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人体健康与环境:健康的概念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常见疾病的主要危害及预防;传染病的传播途

13、径及预防措施。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及意义。2.物质科学(1)常见物质物质性质:密度的概念及其计算;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水: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溶液及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及计算;水对生命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水污染与净化。空气:空气的主要成分;氧气、二氧化碳;燃烧与灭火;臭氧层、温室效应;空气污染与防治。金属:金属与非金属的主要性质差异;金属的腐蚀与防腐;典型金属(镁、铁等)和非金属(碳、硫、磷、氢气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金属材料的发展。常见的化合物: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有机物:葡萄糖、脂肪、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4、(2)物质的结构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常见元素的符号、意义及其化合价;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运动和力:参照物,速度;质量;重力,弹力,摩擦力;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电和磁:静电现象;简单电路图;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家庭电路;磁场,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电磁感应现

15、象,发电机。波:波的简单知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色散;面镜、透镜及其成像;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征,噪音的危害及防治;电磁波。热现象:温度的概念及其测量;物态变化及分子动理论。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4)能与能源能的转化与守恒:简单机械;机械功,机械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率;机械效率;电功,电能,电功率;内能,化学能,核能;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源与社会:能源的特点和分类;能源开发与利用。3.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1)宇宙空间太阳:太阳的基本概况;太阳活动的基本类型;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太阳系:恒星,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银河系:构成与范围;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主要星座:四季代表星座。宇宙: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演化;生命的起源与演化。(2)地球和地图地球: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地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