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案02929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89086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案02929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外汉语教案02929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外汉语教案02929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外汉语教案02929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外汉语教案02929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案0292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案0292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编者:黄园园1.教学项目:第二十课 吉利的数字 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第二册) (杨寄洲主编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教学对象: 学过一学期汉语,属于初级下水平,所掌握的词语大约为8001000个,班级人数15人,以日韩学生为主。3.教学目标:(后有详细说明)4.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 : (四个课时,一课时50分钟) 第一二课时学习课文一,包括生词、课文和语法。第三四课时学习课文二的生词、课文和语法以及综合学习5.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后有详细说明)6.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后有详细说明)7.教学辅助工具 黑板、 多媒体、土豆、巧克力8.课后语言实践、作业及检查:(

2、后有详细说明)9.板书设计 10.课后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重要方法就是注重学生的参与与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寻找知识的漏洞,从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增加留学生的学习汉语的兴趣。教师在授课时尽量放慢语速,采用最简单的、通俗的词语授课,以便留学生理解。第一二课时安排:学习课文一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的数字文化掌握难点生词学会反问句的使用和意义 强调意义的表达:连也/都学会双重否定表肯定:谁不学会使用条件句式:只要就 要是就教学重点及难点:1) 重点生词:申请、吉利、胡说、谐音、相声2) 丰富的数字文化:八、六、九、四3) 特殊句式:反问句、强调句、双重否定句、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在黑板上写下一连串数字

3、,问在座的留学生他们分别喜欢哪些数字,说明为什么,在他们的国家哪些数字是吉祥数字,有什么意义。然后提问,大家知道英国人喜欢哪些数字以及不喜欢哪些数字,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谈谈中国人喜欢哪些数字,以及这些数字都分别有什么意义。我们今天学习第二十课,吉利的数字。 (20分钟)课文学习:首先,请两位同学分角色以对话的形式来把课文一读一下,大家仔细听听他们哪些地方读的不标准,以及仔细想想在这篇文章中有哪些地方你们不明白。同学挑毛病,提问,我给与回答。 (20分钟)第二,我读课文,纠正学生朗读错误 第三,讲析课文及语法例释 (三 注释部分内容以及语法) (分A 重点生词及搭配 (采用英语翻译法和数字 (

4、名) shu zi number 1 2 3 4 吉利 (形) ji li lucky or good 搭配: 吉利的日子 吉利的颜色 吉利的文字申请 (动) shen qing 向上级或有关部门说明理由,提出请求 apply 搭配: 申请书 申请“三好学生” 申请入党专利 (名) zhuan li 专门属于自己的利益和权力 patent 搭配: 申请专利胡说 (动) hu shuo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to talk nonsense 搭配:胡说八道 不要胡说 胡说什么 造句:1)你不要胡说,想清楚了再说。 2)你胡说什么啊,中国不是发达国家,而是发展中国家。谐音 (名) xie yin 两个

5、字或词的声音听起来相近 homophony 造句: “八”的谐音是“发” 。 “四”的谐音是“死”。中国通 (名) zhong guo tong 关于中国的一切信息都知道 造句: 他是个“中国通”。 “中国通”无所不知。 巧克力 (名) qiao ke li 拿一块巧克力说明 实物 吃巧克力 买巧克力 巧克力饼干讲解 土豆 (名) 拿一个土豆说明 potato 炸土豆 炒土豆丝 种土豆 B. 数字文化 中国的数字意义主要根据谐音而来,也就是发音听起来相似。For example:“八”与“发”发音相似,即发财的意思;汉语的“六”的大写是“陆”,与汉字“禄”是谐音,“禄”是富贵的意思;“九”与“

6、久”谐音,寓意“长久”。所以,在汉语中“八”“六”“九”都是吉祥的数字。 汉语中的“四”与“死”谐音,寓意“死亡”,所以“四”是不吉利的数字。 趣味数字组合:518,即我要发; 748,即去死吧; 521,即我爱你 C. 疏通文意。D. 重点句式分析(本部分学习方法注重学生自己观察寻找语法规则,总结形式,给出定义,教师订正)反问句a. 你不是说“笑一笑,十年少”吗?你不是“中国通”吗?我们不是吃过饭了吗?总结形式: 不是吗?意义:是 条件造句:1)小红 学生 2)麦克 来自美国b. 你没听见大家叫我什么吗?你没写作业吗?他没去老师家啊?总结形式: 没+动词+吗? e.g. 这件事你没听说过吗?

7、 (你应该听说过。) 第三.四课时安排:学习课文二以及综合学习教学目标:掌握生词学习宴会礼仪学会使用条件句和假设句教学重点及难点:中国的宴会礼仪细节:座位安排、祝酒礼仪等,条件句:“要是就” 与“只要就”的区别,假设句的使用教学步骤:第一, 复习旧课找十个人,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上次课所学课文“吉利的数字”,以检验学生课下学习情况。针对上次课所学特殊语法进行提问。第二, 导入新课中国是文化大国,是礼仪之邦,很多地方都有严格的规矩。提问,在坐的同学有谁能讲讲你们所知道的中国的规矩和习俗?我给与适当的提示,例如过年时要拜年,前面学到的过年时“福”字倒着贴等等,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大家知道了这么多规矩

8、,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规矩,这个规矩是在宴会上用到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宴会上的规矩”。 (10分钟)第三, 学习课文 (25分钟)首先讨论,有谁可以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在你们国家在宴会上有什么规矩,看看和我们中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其次找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寻找读错或者不理解的知识点。然后老师纠正错误读音,并学习生词:生词及搭配: 宴会 (名) yan hui 因习俗或者社交需要而举办的party imporant party (英语翻译法) 生日宴会 举办宴会 参加宴会 规矩 (名) gui ju 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rule or habit ; custom 守规距 没规矩 按照规矩 在学

9、习这几个生词时,放一段相关视频,让大家有针对性的了解含义,采用情景与说明相结合的方式 长辈 (名) zhang bei 家中辈分大的人,多指年龄大的,例如爷爷、奶奶等 elder, senior (举例法) 尊敬长辈 长幼尊卑 上座 (名) shang zuo 长辈或者地位重要的人做的地方 (画座位图讲解) the seat of honour 请上座 敬酒 (动) jing jiu 在宴会上,某人因为某事而让另外一个人饮酒,以表示祝贺或者感谢等 to propose a toast 向麦克敬酒 干杯 (动) gan bei 把杯子里的酒全喝完 bottoms up 让我们干杯 朋友干杯 吹

10、(动) chui 自己亏自己,说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to boast 吹牛皮 自吹自擂 喜欢吹牛 上次 (名) last time 采用反义对比法讲解,这次 (名) this time 采用适当的情景模式,让 下次 (名) next time 学生理解并学会使用 情景模式:一天麦克、玛丽、汤姆一起去餐馆吃饭,麦克说:“上次玛丽请我们吃饭,这次由我来请,下次汤姆付账,怎么样?”再然后,疏通文意。最后,用通俗简单的语言讲解一下宴会上的规矩:长辈坐上座,晚辈坐下坐。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上座,应该请当时吃饭最重要的人坐在这里。因为他可以第一眼看到每一道菜,而且可以观察全桌。上座左手是仅次于上座的

11、座位,上座右手的座位又次于左手的位置,其他的座位则没什么太大的讲究,但付钱的人一般要坐在侧对门的左边。以下视图:大门桌 子32 5 41 7 6 8 干杯时,在碰杯的时候,应该让自己的酒杯低于对方的酒杯,表示你对对方的尊敬。当你离对方较远时,可以用酒杯杯底轻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对方碰杯。 第四,语法学习:(20分钟)a) 条件句:要是就例句:要是你到中国人家里去做客,他们就会准备好多菜,让你怎么也吃不完。解析:“要是”引出的是事情发生的条件,应具备的前提,“就”引出的是结果。造句:条件:你不吃饭。 结果:你感觉胃疼。 要是你不吃饭,你就会感觉胃疼。 扩展: 只要就 例句:只要吃饱了,就不饿。

12、解析:“只要”引出的是条件,“就”引出的是必然结果。 造句:条件:是人。 结果:有感情。 只要是人,就一定有感情。 区别:“只要就”是必然事件,在“只要”的条件下,是一定会发生的。 “要是就”不是必然事件,可能会不发生。b)假设句:如果,例句:如果是鱼的话,鱼头要对着上座,让重要的客人先吃第一口。解析:“如果”后面引导的是假设的内容,也是条件,之后会有要求或者结果。模仿造句:如果我有了钱,我会给妈妈买套房子。 如果你来我家玩,我妈妈会热情招待你。 如果下雨了,你要来给我送伞。 第五 轻松一刻 放一段十分钟的视频,关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趣事,活跃气氛第六 综合学习 (35分钟) 本部分得学习重点是书本上P147-155的练习部分 步骤:1)给2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做练习 2)带领学生一起学习语音部分,纠正朗读错误 3)对答案,学生指出自己错在哪里,以及哪些地方还不明白,先让其他学生帮助讲解,然后我给与一一讲解。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