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88821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五、实现规划目标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队伍建设方案,分析队伍建设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确 定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及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着力抓好措施的落实。 1、激活流动机制,积极引进人才。一是把吸纳从我所招收毕业的硕士和博 士研究生,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一个渠道。二是面向社会招聘拔尖人才和领军 人才(帅才) 。三是有计划地引进一些专业技术骨干。四是坚持不求所有、但求 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原则,把招聘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流动岗位客座教授 研究人员作为求所用和求所为的人才。 为此, 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情况

2、的不断变化, 要不断完善吸引人才政策;加强基地建设,努力实施创新基地迁入石市的计划, 进一步改善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落实好“野战军”装备计划,为人才提供用 武之地;注意抓好引进人才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待遇落实等各个环节。 2、强化培养机制,大力培养人才。一是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在 职培训和学历深造。根据需要和所的发展,继续与中国地大(北京)和地科院联 合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二是注重以重大地质调查、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 为依托,有计划有目标地在地调、科研实践中,造就一批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知 名度的专业技术骨干的学科带头人。继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所控项目,培养 青年技术骨干。三是

3、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组织优秀科技人才到国 外或邀请国外学者来所进行学术交流,考察或培养进修。四是积极组织参加“新 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部“百人计划”以及院士等竞争和遴选,培养高层次人 才。为此,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工作制度,抓好培养计划的制定、实 施、考核等环节。 3、创新管理使用机制,促进人才成长。一是激活现有人才存量,在组织结 构调整和人员遴选中,通过科学设置岗位,组织公开公平公正和有序应聘,使各 类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机制,充分运 用考评结果,奖优罚劣,激励人才成长和作用的发挥。三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 革。 落实按岗位定酬, 按

4、任务定酬, 按业绩定酬的原则, 向重要和关键岗位倾斜, 重奖杰出贡献人员,激励人才成长与事业发展。 4、加强人才工作组织领导。建立人才工作责任制,设立人才工作考核目标, 把对人才工作的考核作为考核和使用干部的重要内容,形成制度,长期抓下去, 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对不重视人才工作,人才工作平平,甚至嫉妒人才,压制人 才成长的领导予以追究。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造机制和体制保障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造机制和体制保障 1、以非营利管理和运行为改革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以非营利管理和运行为改革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在去年 10 月份顺利通过三部委关于部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5、体制改革工作 阶段性验收的基础上。根据验收要求,针对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填漏补 缺,完善制度,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按照改革的最终目标,继续在结构调整、 机制转变、人才分流、财资管理、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1)在现有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我所的科 技优势,不断优化业务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 2)以做好国家人事部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联系点工作为契机,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成立所人事制度改革试点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联系点 工作方案, 在推进我所科技体制改革中, 结合正在进行开发经营部门的结构调整、 招聘人才、推进专业地调机构建设等工作,进一步

6、完善已有的关于人事制度改革 的一系列规定,并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研究,大胆试行,努力实现制 度创新。2005 年 10 月底前,通过参加国家有关人事制度改革培训,调研考察, 研究解决改革中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一套系统的人事制度改革的办法和经验总 结。 考察和研究解决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重点内容是:在用人制度方面,重点研 究岗位管理和聘任制问题,如科学设置岗位、组织实施竞聘上岗(遴选) 、人才 招聘、在招聘人才中试行人事代理、对各类人员聘后管理、未聘人员安置及人才 分流等;在分配制度方面,重点研究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问题等。 3)推进人才分流,深化开发经营单位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开发经营单位

7、改革,一方面协调好同地方有关部门的关系,另一方面按照院所改革方案,坚持 从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推进。一是以试行内部股份合作制,扩大内外合作,吸引 资金等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增强开发经营队伍的自我生存发展与面向市场能力; 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设备的支持,努力解决养老保险等问题,为开发 经营队伍全面走向市场创造条件。 4)推进财资管理制度改革,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认真贯彻落 实中央和各级关于财资管理的政策,完善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督制度、科研地调和 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明晰所与下属企业产权关 系,盘活资产,推进经济活动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快速增长。 2、根据我所

8、定位推进科研与地调工作在体制和工作上的结合 2、根据我所定位推进科研与地调工作在体制和工作上的结合 我所同时作为国家非营利科研机构和国土资源大调查技术支撑机构, 在推进 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建设的同时,必须努力推进地质调查专业机构建设,推进科研 工作与地调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科研地调两促进、双丰收。 1)利用我所人员编制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努力加强地质调查机构和地质 调查“野战军”队伍建设,争取尽快落实我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中心挂牌,实现精兵加现代化的野战军建设目标。有关部门要尽快编制完成地调 中心组建方案。 2)紧密结合地调工作需求开展科研工作。坚持结合地调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进行立

9、项,开展科研攻关,解决地调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重视科研成果在地调工 作中应用,提高科研成果质量。 3)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和应用,编制技术要求和规范、规程, 为地调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三)切实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三)切实加强基础条件建设 1、加快仪器设备更新 1、加快仪器设备更新 近年来,上级支持用于我所设备改造和购置的资金,每年在 60100 万元 之间,研制了光释光测年装置,引进了原子吸收、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极 谱仪、遥感解译系统、差分 GPS 测量及全站仪系统、测水位仪系统、野外多参数 分析仪、水文地质模拟软件、网络服务器、野外越野车辆等一系列急需设备,增 强了科研技术手段

10、,增强了原始创新能力。 我所编制的装备计划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大部分得到落实。按照建 设先进装备水平的公共测试分析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共试验观测平台三 大装备任务,2003 年2005 年共投入 3200 万元,系统更新和配置水土测试分析 关键设备、野外现场分析和观测设备、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信息化设备,共达 30 多台套,目前已基本落实关键设备 20 多台套,初步实现三大装备任务的第一阶 段目标,即建成配套齐全、国内领先、效能优化的专业装备体系。 2、加强基础条件和科研环境建设 2、加强基础条件和科研环境建设 2000 年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我所积极努力下,在改善科研 办公

11、条件和职工生活条件等方面在做了大量工作,共完成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11 项,投入资金 440 多万元。2001 年2002 年间,完成了石家庄站 10134 平方米 专家楼集资建设,现任副研以上科技骨干已进住专家集资楼;2002 年又对石家 庄站旧办公楼进行了维修改造,购置了办公设备,全部科技人员已到石家庄站办 公楼上班。实施了供暖和供电设施的改造、基地基础设施改造、购置职工班车等 项目,投入资金 2134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 558 万元,自筹 1576 万元) 。投入 200 多万元, 对正定院内西部化学实验楼进行改造, 实现仪器和设备资源的统一集成, 改善实验环境。同时,自 2002 年起

12、我所还积极争取把科技创新基地迁入石家庄 市,已向上级部门提交了石家庄市科研基地建设方案,并初步得到落实。由于不 断改善职工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增强了吸引人才的力度,调动了职工的科研积 极性。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当前,国际科技发展的态势日新月异,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的进 展,国家对水工环工作的需求有很大发展,我所的定位也进行了很大调整,面临 新的发展机遇期。同时,面对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形势,立足国家与社会经济 发展的战略需求, 把水环所的发展与我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地 学发展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和拓展我所优势,为实施“两种资源、两个

13、 市场”和“走出去”的战略,开创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 局面。实现地下水资源、地质环境与生态保护领域的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 1、国际合作的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指导,分析确定国家 和社会需求趋势,依据我所的定位,以现实为基础,以积极的改革发展眼光描绘 未来美好前景,建立创新文化氛围,鼓舞职工精神,形成共同愿景,扩大我所在 国际上的影响,优化发展环境。 2、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思路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国际水工环地质科学发展前沿的探索,服务 于国家和社会经济建设的需求。通过利用国际地学组织、国际机构和双边关系及 多边渠道,发展和建立多方

14、位的合作与交流载体,把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自 然和人为作用下地质环境效应与保护和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科学问题作为 对外科技合作中长期规划的重点。 3、国际科技合作任务和重点发展方向 结合科研地调工作重点,有目的开展国外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 引进与推广,加强与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为实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领域科 技对外合作项目,本着科技进步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推动我所科 技创新,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 (五)创造有利的外部协作环境 (五)创造有利的外部协作环境 创造有利的外部协作环境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措施,创造有利的外部协作环 境,首先是要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15、通过积极联系和沟通,获得部局院及有关部门在 政策、资金和立项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我所的科技规划有关内容能够纳入到部局 院规划的相关内容中;其次是创造有利的科研协作环境,通过协调,在项目实施中与 院属有关研究所、有关大学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实现资源、技术和人才的共享和集 成,开展有效的合作,完成规划项目的实施。 (六)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六)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深刻、丰富,涉及到我所工作的各 个方面。因此,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要紧密结合我所实际,党政要密切配合,充分 发挥工、青、妇群众组织的作用。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

16、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活动,凝聚、弘扬创新精神,帮助广大职工树立 远大理想,确立科学态度,培育科学情怀,从而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强大 的精神动力。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 “所再创辉 煌的发展目标 ” ,通过加强观念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科技创 新的理念和价值观、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行为规范、有利于科技创新的 基础设施条件和外部形象。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目标: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目标: 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活动, 形成团结敬业、 务实创新的人文环境;营造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的发展环境;建立开放 交流、创新思辨的科研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二 是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以德兴所的理念;三是坚持制度创新,强化依法治所的组 织体系;四是围绕科研中心,开展系列创建活动;五是搞好环境建设,创造优美 科研园区;六是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常抓不懈;七是严格检查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