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瑶族舞蹈》传承学校申报表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282657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优秀文化《瑶族舞蹈》传承学校申报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华优秀文化《瑶族舞蹈》传承学校申报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华优秀文化《瑶族舞蹈》传承学校申报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华优秀文化《瑶族舞蹈》传承学校申报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华优秀文化《瑶族舞蹈》传承学校申报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优秀文化《瑶族舞蹈》传承学校申报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优秀文化《瑶族舞蹈》传承学校申报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株洲市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申报表省(区、市)湖南省地(市)株洲市县(市)炎陵县学校名称龙渣瑶族学校通信地址龙渣村上湾组50号邮 编412516学校类型小学;初中;完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R其他(九年一贯制)学校性质R公办;民办 全校班级数 9 个;全校学生人数 182 人;全校教师人数 23 人专职艺术教师人 数音乐 2 人;美术 1 人兼职艺术教师人 数音乐 1 人;美术 1 人学校负责人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朱谭明校长学校分管艺术教育的负责人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邓劲敏副校长本校传承艺术项目名称(注明是否列入“国家级或地方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瑶族舞蹈(否)具有该艺术项目指

2、导能力的教师数本校教师 23 人(其中:专职 2 人,兼职 2人)校外聘请教师 1 人开设该艺术项目校本课程的年级/班级全校参与该艺术项目课外活动的学生数人数 182 人,占全校学生的 100 对本校开展传承艺术项目的简要说明(另附1000字左右材料)龙渣瑶族学校是长株潭地区唯一的一所少数民族学校,位于神秘而美丽的瑶乡,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这里居住着67%的瑶族人,这里的人们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狩猎、捕鱼和农耕文化,以及精美的瑶锦、瑶服,古老的传说,动听的瑶歌,优美的舞蹈,独特婚俗和宗教信仰。几年来,龙渣瑶族学校积极开展瑶族歌舞(瑶歌、长鼓舞、跳盘王、瑶族族神韵、竹竿舞等)、高跷、瑶拳、瑶棍等系

3、列传承活动。学校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学校领导有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成立瑶族舞蹈文化艺术传承活动小组。第二、学校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编写适合教学的相应教材,让瑶族舞蹈成为学校特色教育内容。第三、学校成立了“兴趣活动小组”,组建瑶族舞蹈文艺团。每周星期二、四由舞蹈专业和音乐专业老师李丹、唐望进行辅导,辅导项目包括:瑶族歌曲、瑶族舞蹈(长鼓舞、跳盘王、伞舞、盘古长鼓舞、瑶族神韵、竹竿舞、高跷舞等)。积极精心组织和开展艺术活动,每年的“六一”、“元旦”、农历11月16日“盘王节”都是学校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艺术活动,让学生得到展演的舞台,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第四、不断

4、与郴州月峰少数民族学校进行学习交流,采用“带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聘请月峰专业瑶族舞蹈老师进行指导、教学。让原汁原味的瑶族舞蹈得益展现。 瑶族舞蹈以情节内容通俗性和动作技巧简单易学、轻松自如的灵活性为表现形式的。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是抓住学生爱蹦爱跳的天性,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诱导,抓住节奏,突出整齐,追求美观。二是抓住舞蹈性,练好基本功。三是编排组合,不断丰富瑶族舞蹈内容,适应孩子们认识规律,创新编排新的舞蹈,增进兴趣。四是用瑶族舞律动,提高孩子灵敏度。瑶族舞蹈对摇、摆、颤、扭、跳很有讲究,也很容易被掌握。五是用瑶族集体舞增强群体意识。儿童们参加瑶族集体舞训练,能在愉快的歌舞中养成

5、文明礼貌的习惯,增进团结、自觉地树立集体主义思想。我校有专门的瑶族舞蹈文艺队,定期活动,每年我校的舞蹈文艺队都要代表龙渣瑶族乡参加县级、市级的比赛并获得好评。 瑶族舞蹈绵延了几千年,将其引进课堂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作为宝贵的瑶族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将它得到传承、发展下去,我们应努力使“瑶族舞蹈”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瑶族艺术素材,让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本校传承该艺术项目的优势与条件(另附800字左右材料)优势与条件一:我校地处以瑶族为主要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地区,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欢度盘王节。有着丰富

6、的民族文化资源、艺术底蕴夯实。优势与条件二:领导重视,师资雄厚,社会环境优越。学校领导有较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学校成立传承活动领导小组,组织管理好队伍,有艺术教育的计划、措施。一直来学校都很重视瑶族文化的教育工作。瑶族文化教育之花盛开,开设有瑶歌、瑶舞、竹竿舞、高跷、瑶拳、瑶俗等校本课程,而且百分之百的学生参与其中,学校有常年坚持活动的瑶族艺术文化团,班班有瑶族艺术文化兴趣小组。学校有舞蹈专业老师1人,音乐专业老师1人,体育专业老师1人,兼职的瑶族歌舞等教师多人。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强项,而且这些教师都有着很强的敬业精神。近几年,为深入挖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株洲市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大量

7、的文字、录音、影像、活本等原始民间艺术资料不断涌现,为我校传承艺术项目提供了丰富的本土教学资源。优势与条件三: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艺术课程的开课率达到100%。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对本校传承艺术项目的兴趣和自觉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感受、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艺术修养。优势与条件四:学校在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不断丰富学习载体,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学习兴趣。如经常与郴州月峰瑶族乡学校进行艺术交流、请他们的艺术老师精心指导,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各类艺术技能,更加喜爱中华传统优秀艺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民族艺术展示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认识,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奠

8、定了厚实的基础知识。优势与条件五: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取得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校园布置已彰显特色,参加株洲市首届中小学校特色发展校长论坛龙渣瑶族学校教学特色就获得二等奖。综上所述,我校有优势、有实力让瑶族歌舞艺术在我们和学生手中一代代传承下去。本校传承该艺术项目曾取得的成果描述 (另附600字左右材料) 近年来,学校传承艺术项目教学成果显著。学校建立起了数量众多、丰富多彩的瑶族舞蹈文化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共开设了瑶歌、瑶舞、竹竿舞、高跷、瑶拳、瑶棍等多个兴趣小组,每年上下学期各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突出我校传承艺术项目的特色,学生参与面达到100%。学校组建的瑶舞队曾多次在文艺

9、汇演中取得优异的成绩:2009年代表瑶族乡参加炎陵县首届民族民俗活动展示获二等奖;2011年3月参加炎陵县教师民俗文化展演中获得优胜奖;2011年炎陵县体艺节中舞蹈队获全县三等奖。瑶拳在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获省金奖。在广泛开展瑶族舞蹈文化兴趣小组的基础上,还建立了校级学生艺术社团,定期编辑出版学校的瑶族文化刊物,活跃了学习生活,增强了文化氛围。我校瑶族文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正确的价值指向,弘扬民族精神、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方向,符合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给青少年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哺育。学校广播、网络以及教室、走廊、宣传栏、橱窗等环境布置遵循育人宗旨,符合校园文化审美要求,营造出了瑶族文化浓厚氛围

10、。学校开展的瑶族文化活动凸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校园的精神理念,以校园文化长廊和宣传栏等为宣传主阵地,筹建设立“瑶族文化宣传廊”、“瑶族文化小标牌”,大力宣传瑶族传统文化。还开展了瑶族文化美德事迹演讲比赛、瑶族知识竞赛、学习交流会、主题辩论会等活动,使瑶族文化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传播,建立起了“学瑶学,比瑶学,用瑶学”的良好风尚。本校传承该艺术项目的目标、计划、策略和措施等(另附1500字左右材料)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艺术,是弘扬民族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好举措;是落实学校艺术课程,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艺术教育质量,凸现

11、“真、善、美”和“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必经之路。一、预设目标: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获得多元的艺术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欣赏与评述、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生活情趣,形成乐学、求美、创新等品质;让学生充分享受愉快的学习生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基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及学校改革的目标,瑶族舞蹈课程总的设计理念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实践、创新等综合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编写适合教学的相应教材,让瑶族舞蹈成为学校特色教育内容。2、根据寓教于乐,

12、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将瑶族舞蹈纳入日常音乐课教学,定期组织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瑶族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3、使学生掌握瑶族舞蹈的相关知识,掌握瑶族舞蹈的特点。4、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使传统文化得到新生的力量,以此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让瑶族舞蹈文化得以传承。二、传承该艺术项目的计划:1、将瑶族舞蹈引进音乐课堂,运用一些瑶族舞蹈观摩课和自编的瑶族文化校本教材来对瑶族舞蹈做一些基础知识了解,以此普及瑶族舞蹈的学习。2、成立校瑶族舞蹈团体,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同探讨、研究、制订详实可行的适合于训练的教学计划,做到时间落实,教学内容落实,人员落实。利用每

13、周下午的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进行训练,争取创造佳绩。三、传承该项目的策略和措施1、加强音乐课堂教学研究我校的瑶族舞蹈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试验工作的通知要求为指导,制定探索我校瑶族舞蹈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瑶族舞蹈从创作、传承、展演都融入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性格,尤其是集体的长期的智慧和美的提炼,把瑶族舞蹈的教学引入音乐课堂教学,能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修养身心。2、课堂教学与团队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着重全方位的瑶族舞蹈文化基础学习,达成一般性的目标,培养学生瑶族舞蹈文化的兴趣和认知,“瑶族蹈”在课堂上

14、只能以适当的时间比例进行教学,在舞蹈动作的提升方面,需要另组团队,以不同深浅的课程内容进行多元化的学习。每年要定期举行汇演活动,在活动中,尽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退出“辅导”、“教练”的角色,将每一个演出活动的要求,设定具体可行的课程目标,将教材内容分散在平时的教学中,依计划集体展现教学成果,发展为学校特色。3、建立瑶族舞蹈文化实践基地瑶族舞蹈文化的教学过程要结合当地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活动,提高学生对瑶族舞蹈文化的自豪感和学习的积极性,同进也能引起参与者和欣赏者的情感共鸣,普遍接受瑶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加强瑶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不仅需要课堂和课外的教育和实践,还需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走出

15、校门,参加校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文艺演出、比赛等,将当地瑶族武术文化有组织地进行表演,运用互动的方式建立良好的交流环境,以此来普及宣传瑶族舞蹈文化,亲身体验瑶族舞蹈文化的奥秘与真谛,这样,学生不仅在演出风格上向民间学习,也在实践中获得了收集、记录、整理瑶族舞蹈文化的能力,生动地领悟了瑶族舞蹈文化与技巧。4、加强对传承项目各方面的保障(1)加强领导形成以“学校传承项目领导小组传承项目研究小组传承项目实施小组”为核心的三级科研管理网络,重点研究学校瑶族舞蹈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重视培训主要采取“带出去、引进来”的模式,加强负责传承项目的教师资质提升。(3)物质保证不断更新现有的训练室及道具,使之更加现代化。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使校园整体氛围充分彰显瑶族特色。县(市、区)教育局意见 (盖章) 负责人 日期: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