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7-201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81619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2017-201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州市2017-201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州市2017-201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州市2017-201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州市2017-201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州市2017-201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2017-201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苏州市2017-2018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新人教版)江苏省苏州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期末试题 第卷(客观题,共26分)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每题的正确答案并填在答题卡相应处,每小题1分,共16分。) 1. 下列不属于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变化的有 ( ) A性机能的成熟 B身体外形的变化 C自我意识增强 D内部器官的完善 2. 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以下对青春期的认识错误的是 ( ) 青春的我们既要追求外在美,也要体现内在美 青春期萌发的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思维的

2、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 青春期的矛盾心理会让我们产生烦恼,不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A B C D 3 男女同学在交往时应把握好“度”。对于“度”的理解,下列网友的观点正确的是() 甲:要相互帮助、优势互补 乙:要单独交往、承担责任 丙:应内心坦荡、举止得体 丁: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A B C D 4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发表的元旦致辞中提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不驰于空想、 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正值青春的我们要做到 ()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磨砺坚强意志,抵制各种诱惑 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从点滴小事做起,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A B

3、C D 5 “成功的秘诀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 做到这点,就能掌控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控。”这句名言启示我们() A喜、怒、哀、惧是人的基本情绪 B痛苦与快乐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C成功取决于激发正面情绪,避免负面情绪 D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6“国际枕头大战日”,全世界有100多个城市举行了不同规模的“枕头大战”。“枕头大战”是一种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减压聚会方式。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属于( ) A转移注意 B合理宣泄 C自我激励 D改变认知评价 7下面关于情绪与情感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有 ( )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两者都是复

4、杂多样的 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情绪是相对稳定的 我们对人或事物持久稳定的情绪可以产生某种情感 情由心生,它是在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 A B C D 8德国谚语“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这句话所揭示的道理是() A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B任何个人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 C集体的力量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D集体的力量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 9如图漫画其他的一概看不清楚反映了() A要优先考虑个人利益 B应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C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要服从个人利益 D有些人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上 10我生活在集体中,集体和我不可分割

5、,集体生活成就了我,我要感恩生活的集体。你认为我感恩集体的原因有 () 集体生活成就了我良好的品格 集体生活让我感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 每个人都是自己个性的工程师 我在集体中发展了自己的个性 A B C D 11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和生活的精神家园,是从不完美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建设美好集体靠你、靠我、靠大家。下列对于建设美好集体,说法正确的是 () 建设美好集体要有共同的愿景、良好的氛围 美好集体应该是民主的、公正的、充满激烈竞争的 美好集体需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建设美好集体需要大家各尽其能,发挥所长,承担责任,学会担当 A B C D 12“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他谁触电;法律

6、是个保护神,惩罚犯罪保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法律() 规范人们的行为 维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A B C D 13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该法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如:参加工作、订立合同、投资理财、出外旅行、结婚、养育孩子,处理父母子女关系,赡养父母,兄弟姐妹、亲属之间的关系都在民法上有规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我国的法律体现公民的意志 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是规范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 A B C D 14下列生活场景中的做法与“四大保护领域”的要求对应一致的是

7、() 序号 生活场景 保护领域 爸爸指导小明完成安全知识网络竞赛 家庭保护 某中学定期开展火灾安全疏散演习 学校保护 人民法院审理未成年案件时一般不公开审理 社会保护 中小学校周边不得开设营业性网吧 司法保护 A B C D 15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中小学生欺凌问题,是因为 ()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 未成年人都没有自我保护能力 A B C D 16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我国如此重视法治中国建设,是

8、因为 ()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法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唯一保障 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A B C D 二、判断(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把“A”涂黑,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把“B”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 17创造是社会实践的源泉,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双手去尝试、探索 、实践。 ( ) 18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 ( ) 19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有自信就一定会成功。 ( ) 20

9、人的情绪包括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和害羞、焦虑、厌恶、内疚等复杂情绪。( ) 21情绪与情感密切相 关,两者都是复杂的,情绪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 ) 22“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就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成就其深。”这句话告诉我们个人离不开集体。 ( ) 23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两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 ) 24在校园歌手比赛中,杨凡同学作为赛事评委,利用机会为本班歌手打高分。这种做法是犯了小团体主义的错误。( ) 25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 ) 26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保护是未

10、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 ) 第卷(主观题,共24分) 三、简要回答(本大题共2小题,第27题7分,第28题6分,共13分。) 27材料一:2018年2月,清代袁枚的一首20字小诗苔(诗句如右图所示)被一名深山支教老师梁俊和一群山里孩子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让亿万中国人都在那一刻被感动。 材料二:2018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激励莘莘学子“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习总书记教诲我们“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

11、 请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1)一首小诗何以唱哭人,请你运用青春的证明相关知识回答:步入青春的我们 要学习“苔花”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2分) (2)奋斗的青春最幸福,除了要学习“苔花”的这些优秀品质外,有同学认为:“青少年只要敢于创新,就能成就幸福的青春”。请你综合运用第一、第二单元的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5分)28同学们,进入初中已经一年了,在班集体生活中大家彼此关爱,互相鼓励,分享学习,共同进步。某班以在集体中成长为主题开展班会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悟,也有一些疑惑。请你参与其中,答疑解惑。(6分) 感悟 同学提问 我的回答 小明:在集体生活中我学会了关心别

12、人,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与同学们友好相处。 这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2分) 小华:我被同学们推选为劳动委员,但做劳动委员会浪费他大量的学习与休息时间,我 推辞了。 请你运用共奏和谐 乐章的相关知识劝 说小华同学。(2分) 小丽:最近我关注新闻,和大家分享。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小丽关注的新闻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知识呢?(2分) 四、分析说明(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 29【合力并举】 材料一: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的校 园暴力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关注。2017年12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中小学

13、校要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加强家长培训,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 识,落实监护责任。司法行政部门要建立未成年人司法支持体系,做好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 (1)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的?(4分)【法德同行】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家庭作为人类社会最小的单位,起 到的作用却不小。常言道:道德传家,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家庭风气无不相关。 (2)法治时代,为什么杜绝校园暴力需要加强家庭教育和家风养成?(4分)【从我做起】 材料三:面对校园欺凌现象频发,需要反思家长、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但我们青少年更要从自身做起。 (3)请用我们与法律同行的知识,就解决“校园欺凌”的问题,从青少年角度 提几条建议?(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