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281436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171 大小:4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_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安全生产_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安全生产_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安全生产_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安全生产_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_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_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课件(1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我介绍,丛志华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国 家 注 册 高 级 审 核 员 联系方式 手机:13898664251 E-mail: ,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标准和审核培训 2015年6月,讲课内容,第一部分 标准背景和运行模式 第二部分 标准内容、做法及存在问题,第一部分 标准背景和运行模式,一、标准产生的背景 二、系统化管理模式 三、体系基本运行模式,5,一、标准产生的背景,4、GB/T28001 ( OHSAS1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999年英国、德国、法国、挪威等13个国家的著名的标准化组织颁布了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规范 主题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一、标准产生的背景

2、,2001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发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2001年12月,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 (GB/T28001-2001) 。 2007年7月OHSAS工作小组正式发布了OHSAS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7,一、标准产生的背景,我国于2011年12月30日发布、2012年2月1日实施GB/T280012011/OHSAS 18001:2007标准,等同采用 OHSAS 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二、系统化的管理模式PDCA,PPlan策划 DDo实施 CCheck检查 AAction评审

3、与改进,三、管理体系基本运行模式,GB/T28001运行模式,4.6 管理评审,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3.1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 控制措施的确定,4.3.2 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4.3.3目标和方案,4.4.6运行控制 4.4.7应急准备 与响应,4.4.1机构和职责 4.4.2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沟通、参与和协商,4.4.4 文件 4.4.5 文件控制,4.5.4记录 控制,4.5.1绩效 测量和监测,4.5.3事件调查、不符合、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5.5内部审核,第二部分,一、标准总体结构 二、标准条款讲解,一、GB/T18001标准结构,0前言 引言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4.3 策划 4.4 实施和运行 4.5 检查 4.6 管理评审,二、标准的讲解,几个相关的术语 标准的理解 标准要点 一般形成的文件和记录 常见的问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28001-2011/OHSAS18001:2007 代替GB/T28001-2001 2011-12-30发布 2012-2-01实施,1、范围,最低目标控制风险 HS职业健康职业病防治(员工) 最高目标持续改进,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5、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术语和定义,职业健康安全体系23个术语 涉及到相关的术语在标准讲解中一并进行。,4.1 总要求,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 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确定如何满 足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 组织应界定其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定和批准本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并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在界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范围内: a)适合

6、于组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 b)包括防止人身伤害与健康损害(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c)包括至少遵守与其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d)为制定和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提供框架 e)形成文件,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f)传达到所有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旨在使其认识到各自的职业健康安全义务; g)可为相关方所获取; h)定期评审,以确保其与组织保持相关和适宜。,4.3 策划,4.3.1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策划(环境因素) 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4.3.3

7、 目标和方案(目标、指标和方案),1、术语(3.6),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交通事故)。,危险源的根源可考虑:,根据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分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 管理缺陷。,危险源(物的不安全),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危险源分为 第一类危险源:过量能量及能量的载体, 第一类危险源反映了可能发生事故的规模和后果 第二类危险源:限制能量意外释放的限制因子 第二类危险源反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危险源辨识(3.7),识别危险源(3.6)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如:汽油管理不当,出现着火爆炸,其特性不一样,带来事故的后果不一样,3.

8、8 健康损害,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 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 神的不良状态。 如长期搬运引起的腰肌劳损;工作现场温度高、灯暗等状况。,3.8 健康损害理解,健康损害在通常的情况下可理解为“职业病”或“职业相关病症”。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并由国家以法定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3.8 健康损害理解,职业相关病症的范围包括:职业病、职业性多发病和与职业因素有关的身体不适,这些疾病需要有关授权的机构确认。 英国健康安全执行局(HSE)在1994年出版的一份文件中将

9、职业相关病症定义为:完全或部分地由于工作环境引起的使在该环境下的人的功能暂时或永久降低的疾病、工作能力丧失或其他身体问题(如噪声造成的耳聋等)。职业相关病症的概 念中还包括因工作环境因素使原来病症加重的情况。,3.23 工作场所,在组织控制下实施与工作相关的活动的任何物理地点。 注:在考虑工作场所的构成时,组织(3.17)宜考虑对如下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影响,例如:差旅或运输中(如驾驶、乘机、乘船或乘火车等)、在客户或顾客处所工作或在家工作的人员。,3.21 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3.8)的严重性的组合.,3.22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3

10、.21)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便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措施的确定。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风险评价的程序应考虑: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 访问者)的活动; 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已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 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 注1:按环境因素对此类危险源

11、进行评价可能更为合适。,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 设施、设备和材料; 组织及其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 或计划的变更;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 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 的适用法律义务(也可参见3.12的注),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 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 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组织用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应: 在范围、性质和时机方面进行界定,以确 保其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提供风险

12、确认,风险优先次序的区分和风 险文件的形成以及适当时控制措施的运用。,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对于变更的管理,组织应在变更前,识别在组织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或组织活动中与该变更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组织应确保在确定控制措施时考虑这些评价的结果。 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4.3.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消除;(剧毒品) 替代; 工程控制措施;(氧气瓶、乙炔瓶) 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 个体防护装备。 组织应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的结果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

13、 在建立、实施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保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确定的控制措施得到考虑。 注2:关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的进一步指南参见GB/T28002-2011。,3、 标准要点,1)建立并保持实施程序 2)辨识(相同规模、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企业,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应该是一样的吗?) 3)评价 4)确定控制措施 5)更新,4、应形成的文件和记录,1)全员参加辨识的记录(有利全员进行风险控制) 2)一般危险源台帐 3) 重要危险源台帐 4) 上述记录按要求进行签字和审批,5、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流程,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 制策划流程,业务活动分类(不能遗

14、漏) 识别危险源(为确定风险做准备) 确定风险(风险评价) 判定风险及控制等级(为风险投资策划提供依据),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 制策划流程,根据需要制定风险控制计划(为运行控制、应急预案策划提供依据) 评审控制计划是否充分,识别危险源,危险源辨识方法: 经验法 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识别危险源,调查表 现场观察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等。 以上几种情况需结合起来进行,危险源辨识-1,危险源辨识-2,确定风险(风险评价),后果的严重程度 发生危害的可能性,术语,安全: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风险

15、: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术语,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在可容忍的全过程。 可容许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重点管理与分级管理 管理决策的统一 全员教育与培训 持续改进,风险评价的意义,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 事故树FTA (定量或定性) 事件树ETA(定量或定性) 作业场所危险性评价法(LEC) 道化学公司法(DOW) 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半定量、半定性的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的方法。 4.3.1风险评价

16、(LEC).doc,判定风险及控制等级,不可承受的风险(D 320) 极其风险, 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风险(D =160320 ) 高度风险,需立即整改 中度风险(D = 70 160) 显著风险, 需要整改,风险控制优先等级,消除或替代 * 禁用剧毒物质或以低风险源物质替代等 工程控制 * 自动化、通风、机械安全防护、隔音墙等 管理控制 *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程序、工作许可、监督、培训等,风险控制优先等级,个人防护用品、警示 紧急应变措施、风险预知训练 4.3.1危险源辨识评价表(流程性生产).xls,6、常见的问题,1)辨识不全面(主要缺少异常情况和相关方等方面内容); 2)评价的不合理,不符合企业实际(有的企业没有将火灾爆炸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3)没有理解重要危险源(有的基层单位没有重要危险源和环境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