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279781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_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安全生产_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安全生产_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安全生产_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安全生产_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_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_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管理培训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 安全生产管理,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 编制人:黄荣友 于庆云 徐厚良 2013.3,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的安全生产管理,1)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状态。 2)管理: 是指和别人在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有效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3)安全生产管理: 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永恒的主题,众所周知,安全问题是随生产而产生,随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工业

2、技术日趋复杂,工业规模向大型化、自动化发展,安全问题便日益严重。如果发生事故,不仅企业本身损失巨大,而且会波及周围居民,其后果不堪设想。一方面由于安全具有依附于生产这个特性,因此,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或较长时间不发生事故,就容易使人们看不到安全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常常又是隐蔽的,因而人们往往忽视其转化过程而不加以防范,造成有的领导和部份职工平时不重视安全,发生事故时,则又惊慌失措,追悔莫及。 安全问题关系职工生命和家庭幸福,关系企业财产损失及社会稳定的大事,人人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3、;,关于安全意识,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安全作业行为动机的主体就是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安全素质水平的标志,是辨识风险和容忍风险的能力,集中体现为“识险、排险、避险”的综合能力。“识险”是产生安全意识的前提,排险、避险能力是安全意识的主体。意识的强弱主要通过能力来表现,安全意识的强弱主要通过排险和避险能力来表现,这种能力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向和行为方式。,安全意识中辨识风险和容忍风险二个指标可以产生四种组合,一个人辨识风险的能力越强,容忍风险的能力越弱,他的安全意识就越强;一个人辨识风险的能力越弱,容忍风险的能力越强,他的安全意识就越差;一个人“识险、排险、避险”的能力越强,他的安全意识越强,反之

4、越弱。 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熟悉,讲的是武松在阳谷县喝了18碗酒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趁酒兴上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的性格,沉着机智大无畏的精神。,武松打死猛虎以后,成了英雄并出任阳谷县 步兵都头。用现在的语言就是武松打虎后, 不但从一个无业人员录用为公务员(现役军 人),而且还破格提拔他做了县公安局长 (刑警队长)或武装部长。 用现代安全生产的观点来分析武松打虎的 故事,将会得出另外的结论。,首先,武松没有遵章守纪的观念和意识。在酒店时,店主说明酒店有“三碗不过冈”的规定,并交代了过量饮酒的后果“要醉倒人,没药医!”武松不遵守酒店的规定,不以为然“我吃了三碗

5、,如何不醉?”“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这样一连喝了18碗酒。武松在店主人对自己违法行为的好意规劝时,不仅不听而恶语相加,没有意识到老虎对自己的威胁。,二是武松对警示标志的提醒不以为然,麻痹大意。当地官府在一大树皮上设置了警示标志,“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 三是武松没有避险的意识,容忍风险的能力强。在看了阳谷县政府的公告后,知道真的有虎,意识到了老虎对自己的威胁,也想打退堂鼓再回酒店里来。但由于虚荣心的作用“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仍然冒险上冈,进入险境。,四是武松自我保护

6、意识差。在本身就十分危险的过冈过程中,思想麻痹,反而自我安慰“哪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准备在一块大青石上睡觉。 五是武松武艺高强,排险能力强。打死了吊睛白额大虫,才侥幸保住了性命,而且还当了英雄。但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不具备武松的武艺即排险能力的,结果只能丧身虎口。,由于武松辨识风险的能力弱,而容忍风险的能力强,因此,武松安全意识极差。通过上面的分析,将会得出如下结论:这是一起性质严重的人身死亡未遂安全事故,由于武松安全意识极差,不听劝阻,违章违纪违法,酒后冒险作业,是未遂事故的主要责任人。,作为气体分装企业,必须坚持保人身、保设备及财产的原则,必须十分重视安

7、全生产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位。 企业的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分析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几乎都是由于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在工作过程中违章违纪造成的,违章的员工往往既是事故的直接肇事者又是受害者。安全意识不强,违章作业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如果武松生活在现代社会,是我们企业的员工,抛开虎是保护动物不说,等待他的不是破格提拔,而是严厉的处罚。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武松麻痹大意的思想、违章作业的不良行为,而不具备武松的技能的人大有人在。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但要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还要认真进行安全技能训练,从“识险、排险、避险”三个方面全面具体地进行学习,提高安全意识。要

8、学习武松的技能,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杜绝武松麻痹大意的思想、违章违法的不良行为,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要有“一朝被蛇咬,十年 怕井绳。” 的安全意识。,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三方面着手,采取相应措施。 1)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 2)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 安全教育对策主要使人知道,在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 安全管理措施则是要求必须怎么做。,液化石油气事故的预防,

9、1)防止外泄 凡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容器和管道应具有足够的耐压能力和可靠的密封性。与液化石油气相关的设备及其建筑物、构筑物要有满足要求的防范保护设施和防火间距。 2)严防火种 凡与液化石油气相关的站区和环境要杜绝明火、电火花及静电火花的产生,并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不得有使液化石油气集聚、存积的地方。 3)禁止超装 储罐、钢瓶等容器储装液化石油气时,要按规定的储装量充装,严禁过量超装。,液化石油气站的安全间距,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2)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4)系统安全理论。,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

10、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1931年,美国的海因里希在工业事故预防一书中,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即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事故的发生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人的缺点是由于不良环境诱发或者是由先天的遗传因素造成的。,海因里希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在多米

11、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中间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他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能量意外释放理论,1961年吉布森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在吉布森研究基础上,1966年哈登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伤害的分类方法,将伤害分为两类: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阀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

12、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哈登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能量大小、接触能量时间长短和频率以及力的集中程度。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系统安全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研制洲际导弹的过程中系统安全理论应运而生。 系统安全理论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系统安全理论,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的故障在事故致因中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2)没有任何一种

13、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及其风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减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时,也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安全技术,安全技术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来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按照导致事故的原

14、因可分为: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是指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采取的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有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等。 1、消除危险源 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但是,按照现代安全工程的观点,彻底消除所有危险源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往往首先选择危险性较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以消除的危险源,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彻底消除某种危险源。,2、限制能量或

15、危险物质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蓄积,安全地释放能量等。 3、隔离 隔离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采取隔离技术,既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 4、故障-安全设计 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称为故障-安全设计。通过设计,使得系统、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处于低能状态,防止能量的意外释放。 5、减少故障和失误 通过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等来减轻物的不安全状态,减少物的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防止意

16、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 或减轻其对人伤害或对物破坏的技术称为减少事故 损失的安全技术。 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扩大, 避免引起二次事故发生,从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常用的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有隔离、个体防 护、设置薄弱环节、避难与救援等。 1、隔离 作为减少事故损失的隔离,是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等隔开。隔离措施按照被保护对象与可能致害对象的关系可分为:隔开、封闭和缓冲等。,2、个体防护 个体防护是把人体与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开,是一种不得已的隔离措施,但是却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3、设置薄弱环节 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如锅炉上的安全门、电路中的熔断器等。 4、避难与救援 设置避难场所,当事故发生时人员暂时躲避,免遭伤害或赢得救援的时间。事先选择撤退路线,当事故发生时,人员按照撤退路线迅速撤离。事故发生后,组织有效的应急救援力量,实施迅速的救护,是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措施。 此外,安全监控系统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