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及其监测工作的开展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1279541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及其监测工作的开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及其监测工作的开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及其监测工作的开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及其监测工作的开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及其监测工作的开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及其监测工作的开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及其监测工作的开展(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品不良反应知识 与监测工作的开展,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二OO六年二月,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 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物不良事件 (Adverse Drug Event,ADE) 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不利的医学事件,但该 事件并非一定与用药有因果关系。,一、ADR/ADE的定义,药品不良反应包括: (1)副作用 (Side effect):治疗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治疗时所用一个作用,其它作用就成了副作用。 (2)毒性作用 (Toxic

2、effect):指治疗量下出现的毒性反应。可由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它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出现毒性。如因过量服用药物而产生的毒性作用,则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二、药品不良反应分类,(3)变态反应 (Allergic reaction): 药品刺激机体而产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药品自身为抗原或与某些高分子载体蛋白结合形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机体再次接触药品后,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与药品剂量无关或关系很少,治疗量或极小量都可发生。 (4) 继发反应 (Secondary reaction): 由于药品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为治疗矛盾。如抗生素引起的二重感染。,(5) 后效应 (

3、After effect): 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生物效应存在。少数会引起永久性器质性伤害。 (6)特异质反应 (Idiosyncratic reaction): 有些人服用某种药物后出现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也和一般人群不同的反应。这种情况大多与个体遗传素质所引起的代谢酶缺陷有关。 (7)“三致作用”: 致癌作用、致突变、致畸作用 (8)其他: 停药反应、药物的成瘾作用,三、药品不良反应产生原因,(一) 药物方面: 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理作用具有二重性,往往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药物的杂质:制剂中主要成分的分解产物、代谢产物,原料中的副产物,以及制剂中的附加剂、溶剂、稳定剂

4、、色素、赋形剂等都可引起不良反应。,(二) 用药方面: 药物相互作用:为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重要 因素,用药种类越多发生率越高。 合用5种药物 4.2% 6-10种 7.4% 11-15种 24.2% 16-20种 40.0% 21种以上 45.0%,药剂学的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注射液混合,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产生沉淀、气体、颜色,或引起pH值的改变。 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影响另一些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改变组织或受体对另一些药物的敏感性,改变体液和电解质平衡从而引发不良反应。,药物的使用方法: 给药途径、用法、用量

5、、间隔时间、给药速度、药物浓度、合并用药等均会影响不良反应的发生。,(三) 机体方面: 年龄:一般儿童和老年人ADR发生率高。 性别:部分药物反应存在性别差异,一般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 遗传:不同种族、民族的人有不同的遗传特点,有色人种与白色人种对药物敏感性明显不同。 个体差异:药效学差异、药动学差异、 过敏性 病理状态:疾病既能改变药物的药效学,也能影响药物的代谢动力学 其他:饮酒、食物、营养状态,所以 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下也可能引发药品不 良反应。 区别于 1、药品质量问题 2、用药不当引发的医疗事故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特别规定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

6、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 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报告主体: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 报告范围:医疗卫生机构和经营单位要求报告发现的所有可疑药品不良反应。 “可疑即报”是我国ADR报告制度遵循的原则。只要怀疑是由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都可以向相应的ADR监测中心报告,即使经查实并非药品不良反应,也不会追究报告人和报告单位的责任。,报告内容:医疗卫生机构要求填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和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在同一地区,同一时

7、间段内,使用同一种药品对健康人群或特定人群进行免疫防治,普查普治,群防群治过程中出现的多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药品群体不良反应/事件中的典型病例要求填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报告程序: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 广州市ADR监测中心 广东省ADR监测中心 国家ADR监测中心,报告途径: (1)电子方式:访问国家ADR监测网,从基层用户登录,在线填写、提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2)纸质方式:复印或打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填写相关项目后,以邮件寄送或传真方式报送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3)Email方式: (4)电话方式:86504827,

8、报告时效性: 死亡病例要求死亡即日报告,最迟不超过3个工作日上报。 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要求于发现之日起15日内报告。 一般的药品不良反应要求最迟于发现之日起3个月内报告。 除一般的ADR以外,其余病例均要求向市监测中心呈报药品说明书及病例摘要,死亡病例还需同时呈报死亡小结。,五、ADR报告表的分级,0 级(无效报告) 缺少 单位名称(医院名称/企业名称) 患者姓名 不良反应/事件名称(不良反应名称) 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 商品名称/通用名称(药品名称) 任何一项,ADR报告表根据填写情况好坏分为5个级别。,级(基本级别) 单位名称(医院名称/企业名称) 患者姓名 不良反应/事

9、件名称(不良反应名称) 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 商品名称/通用名称(药品名称) 五项均没有缺漏 以上项目空白或填写“不详”、“不知道”、 “不清楚”、“不清”、“不明”等视为缺项,2 级 单位名称(医院名称/企业名称) 患者姓名 不良反应/事件名称 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 商品名称/通用名称(药品名称)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 用药起止时间,1 级,3 级 单位名称(医院名称/企业名称) 患者姓名 不良反应/事件名称 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 商品名称/通用名称(药品名称)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时间 用药起止时间 用法用量(日剂量) 用药原因,2 级,4 级(优秀级别

10、) 报表中所有项目填写完整齐全 “不良反应 /事件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一栏填写具体详实,具体详实必须体现出三个时间和四个项目。 三个时间,即 用药后到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 不良反应从发生到转归*的持续时间; 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到不良反应转归的好转时间。 (* 转归的含义为上报单位所能得到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最后结果)。,四个项目,即 第一次药品不良反应出现时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药品不良反应出现动态变化的相关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采取的干预措施(具体到干预原则); 采取干预措施之后的结果(包括治愈、好转、正处于治疗中、自动出院或转院)。,不良反应/事件的表现尽可能明确

11、、具体。 与可疑不良反应/事件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尽可能明确填写,并填写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相关的病史。,六、ADR报告表的填写,ADR报告的倾向性问题: 已知的ADR更易被报告; 严重的ADR不易被报告; 新上市的药物报告率高; 媒体及管理行为都会对报告率及报告的倾向性产生影响。,ADR工作对医疗单位其他工作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1、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 通过开展ADR的监测工作,有助于提高医、药、护各专业人员对ADR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提高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自觉性,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提高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提高临床的利用率和周转率,降低医药费开支,从

12、而提高医疗单位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七、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的意义,美国:2.5亿人次。住院患者严重ADR6.7%,死亡0.32%;占死因第4位,仅次于心脏疾患、癌症与中风。由药源性病症带来的损失高达$760亿; 英国:有5000万人次。每年用于救治ADR受害者的费用可达26亿英磅,约合$39亿; 中国:估计造成2025万人死亡;增加医疗费¥40亿。,2、有助于一些医疗纠纷的 妥善解决; 过去经常发生的医疗纠纷中,有不少是由于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情况下发生不良反应而引起的。许多病人和病人家属对此缺乏认识,而不少医务人员也不理解国家批准的药物为什么会引起严重的甚至致死的不良反应,许多司法机关

13、的人员对此也缺乏正确的认识,造成一些医疗纠纷久久不能解决,甚至造成误判、误罚。通过开展ADR监测工作,许多人对这个问题提高了认识,使不少医疗纠纷能顺利解决。,住院病人ADR发生率10-20%,其中5%发生严重的ADR。 药源性死亡占住院死亡人数的3.6%-25%。 老年人ADR发生率为22%-50.6%。,3、有助于推动医疗单位的科研工作; ADR的发病机理和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临床上用药品种很多,许多ADR的发病规律人类还没有掌握,这个领域有无穷无尽的课题,国内外还没有深入、系统地进行研究。这方面的科学研究全靠动物实验不行,必须主要通过临床实践来研究,这方面的科研容易选题,不需要花费大量经费去

14、购买大型仪器设备,而且可以达到国内外的先进水平,也有助于医、药、护各专业人员的考核、晋升。,广东省ADR监测中心将与广东省卫生厅联合开设提取ADR监测信号方面的若干课题。 即将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卫生厅联合颁布的实施细则中第二十八条规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项目纳入执业医师、执业药师、执业护士继续教育内容。,4、有助于医、药、护专业人员加强合作 ADR和药源性疾病属于同一范畴。所有的药源性疾病都可以认为是ADR;而不良反应达到一定的程度、符合一定的诊断标准就可以认为是药源性疾病。在不良反应的识别鉴别、诊断治疗和因果关系分析评价等工作中,需要医、药、护不同专业的人员协同配合,而不良反

15、应的监测报告工作本身又能进一步促进这种协作配合,互相看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八、医院开展ADR监测工作的建议,(一)提高医务人员认识,消除对ADR工作的误解 1、害怕ADR与药品质量有关;怕负连带经济责任; 2、害怕ADR与医疗事故有关,怕承担责任,不愿报、不敢报,担心自己遇到麻烦; 3、认为ADR工作是赔钱的买卖,没有认识到这项工作是从事医药行业的专业人员的义务和责任。 实际上开展ADR工作是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认证和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的必备条件。,(二)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临床科ADR报告员 院外ADR信息收集,药师 护师 医师,患者及亲属 学术会议 各地ADR监测中心 计

16、算机联网查询 报刊杂志 医药公司 上级ADR通报,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医院ADR专家咨询室 医院ADR监测室,二级(含二级)以上医院设立与本单位情况相适应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组,由主管业务的院级领导负责,小组成员由医务、护理和药事等部门的负责人和业务人员组成,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各业务科室均设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 一级医院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各业务科室均设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 其它医疗卫生机构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本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未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组的医疗卫生机构,由主管业务的院级领导直接负责本单位的有关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工作。,(三)确定专职ADR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