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三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一关键实词译到位课件201712141138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278080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三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一关键实词译到位课件201712141138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三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一关键实词译到位课件201712141138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三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一关键实词译到位课件201712141138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三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一关键实词译到位课件201712141138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三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一关键实词译到位课件201712141138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三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一关键实词译到位课件2017121411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精练三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一关键实词译到位课件201712141138(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题点精练三 三大翻译得分点译到位,第一章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无疑是文言文阅读复习训练中的重头戏,也是考生得分的关键所在。翻译题是按点赋分,也就是说必须把其中的得分点准确翻译出来,才能得分。可是,这得分点涉及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很细微,有时译错一个字就难以得分,导致考生翻译时译得很艰难却得分不多。问题出在缺乏得分点意识,有了意识又很难把它们落实到位。,精练先做,精练点拨,精练再做,栏目索引,一、关键实词译到位,精练先做,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予与承式同举于乡。今年,(承式)始得处之青田。青田在万山中,足以读书谈道,优游自适。承式为人敦朴敛约,不喜论说,而中有自

2、得者。高皇帝初定建康,青田刘文成公,实与景濂及丽水叶景渊、龙泉章三益四人,首先应聘而至。当是时,居礼贤馆,日与密议。浙东儒者皆在。承式入公之里,而与其子弟游,能无慨然有感矣乎!夫山川之气,积二百年,当有发者。况以先王之道,六经孔孟之语训迪之。将见括苍之士,必有文武忠孝出而为国家之用者矣。 (选自归有光送狄承式青田教谕序),1,2,3,4,5,(1)承式为人敦朴敛约,不喜论说,而中有自得者。,答案 狄承式为人敦厚朴实含蓄内敛,不喜欢谈论辩说,然而胸中自有心得。,译文,(2)承式入公之里,而与其子弟游,能无慨然有感矣乎!,答案 狄承式来到文成公的故里,同文成公的后生晚辈交游,能不有所感慨吗!,参考

3、译文,1,2,3,4,5,我和承式在乡试中同时中举。今年,承式才得以在青田县任职。青田县坐落在群山之中,足以研读诗书、谈说义理,悠闲自适地居住其中。狄承式为人敦厚朴实含蓄内敛,不喜欢谈论辩说,然而胸中自有心得。高皇帝最初定都建康,青田县的刘文成公(刘基),实际上和宋景濂以及丽水县的叶景渊、龙泉县的章三益四人,首先应聘到这里。在这个时候,居住在礼贤馆,每天与他们一起密切商议。浙东的儒生都会聚在一起。狄承式来到文成公的故里,同文成公的后生晚辈交游,能不有所感慨吗!山川的灵气,积聚了二百年,应当有所生发了。何况凭借先王之道,六经孔孟的言论来教训启迪他们。我将看到括苍(丽水县)的读书人,一定会有文武忠

4、孝的人出现而为国家所用。,参考译文,1,2,3,4,5,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告仑等: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汝等心志未立,冠岁行登,能不自惧?吾不能远谕他人,汝独不见吾兄之奉家法乎?汝等又见吾自为御史来,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选自元稹诲侄等书) (1)吾谪窜方始,见汝未期,粗以所怀,贻诲于汝。,答案 我被贬官外放刚刚开始,再见到你们的时间难以预期,我简略地把所想到的心思,留给你们作为教诲。,译文,解析,解析 得分点:“谪窜”“期”“所怀”“贻”。,1,2,3,4,5,答案 效命职守从无躲避灾祸的念头,遇到情况就有舍弃生命的心志,你们

5、还知道吗?,译文,(2)效职无避祸之心,临事有致命之志,尚知之乎?,解析,解析 得分点:“效职”“致命”“志”“尚乎”。,参考译文,1,2,3,4,5,告仑侄等:我被贬官外放刚刚开始,再见到你们的时间难以预期,我简略地把所想到的心思,留给你们作为教诲。你们的志向还没有确立,却将要满二十岁而成年了,你们能不自己警惧吗?我不能远以其他人作比,你们难道没见我兄长是如何奉行家法的吗?你们又看到我自从做了御史以来,效命职守从无躲避灾祸的念头,遇到情况就有舍弃生命的心志,你们还知道吗?,参考译文,1,2,3,4,5,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某江南一愚儒耳,自景定甲子以虚言贾实祸,天下号为

6、风汉注,先生之所知也。昔岁程御史将旨招贤,亦在物色中,既披肝沥胆以谢之矣。朋友自大都来,乃谓先生以贱姓名荐,朝廷过听,遂烦旌招。某乃丙辰礼闱一老门生也,先生误以忠实二字褒之。入仕二十一年,居官不满八月,断不敢枉道随人,以辱大君子知人之明。今年六十三矣,学辟谷养气已二十载,所欠惟一死耳,岂复有他志?自先生过举之后,求得道高人者物色之,求好秀才者物色之,求艺术过人者物色之,奔走逃遁,不胜其苦。(选自谢枋得上丞相留忠斋书) 注 风汉:疯汉。,1,2,3,4,5,(1)昔岁程御史将旨招贤,亦在物色中,既披肝沥胆以谢之矣。,答案 前几年程御史拿着皇上的诏书招纳贤才,(我)也在考察对象之列,(当时)己经诚

7、恳地谢绝了。,译文,参考译文,(2)入仕二十一年,居官不满八月,断不敢枉道随人,以辱大君子知人之明。,答案 (我)进入仕途二十一年了,实际任职不足八个月,我绝对不敢违背道义随从别人,从而使您知人之明的名声受到辱没。,1,2,3,4,5,我不过是江南一个迂腐的读书人罢了,自从宋理宗景定五年因为推想之言招惹来灾祸,天下人都称我为疯汉,这是先生您所知道的。前几年程御史拿着皇上的诏书招纳贤才,(我)也在考察对象之列,(当时)已经诚恳地谢绝了。有朋友从大都过来,说先生您推荐了我,朝廷也错误地听信了您,于是烦劳您以朝廷的名义来招纳我。我不过是您在宋理宗宝祐四年通过礼部考试考中的一个老门生而已,先生您错误地

8、用“忠实”二字来褒奖我。(我)进入仕途二十一年了,实际任职不足八个月,我绝对不敢违背道义随从别人,从而使您知人之明的名声受到辱没。我今年六十三岁了,学习不吃饭作定心功夫已经二十年,(现在)所欠的只有一死罢了,难道还有其他想法吗?自从先生错误地举荐之后,(朝廷)四处寻找得道的高人、好秀才和艺术过人者,(他们)奔走逃跑,不堪其苦。,参考译文,1,2,3,4,5,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扶风武王骏(复姓司马),字子臧。武帝践阼,进封汝阴王,邑万户,都督豫州诸军事。吴将丁奉寇芍陂,骏督诸军距退之。迁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少好学,能著论,与荀 论仁孝先后,文有可称。及齐王攸出镇,骏表

9、谏恳切,以帝不从,遂发病薨。追赠大司马。 (选自二十四史全译晋书第二册 扶风王骏) (1)吴将丁奉寇芍陂,骏督诸军距退之。,答案 吴国将领丁奉入侵芍陂,司马骏统率诸军抵御击退敌军。,译文,解析,解析 得分点:“寇”“督”“距退”,文辞通顺。,1,2,3,4,5,解析 得分点:“出”“表”“甍”,文辞通顺。,译文,(2)及齐王攸出镇,骏表谏恳切,以帝不从,遂发病薨。,答案 等到齐王司马攸出京师去自己的封国,司马骏上表劝谏恳切,因为皇帝不从,于是发病去世。,解析,参考译文,1,2,3,4,5,扶风武王司马骏,字子臧。武帝登上皇位后,晋封为汝阴王,封邑一万户,都督豫州诸军事。吴国将领丁奉入侵芍陂,司

10、马骏统率诸军抵御击退敌军。迁任使持节、都督扬州诸军事。司马骏年少时好学,能著书立论,与荀 论述仁与孝的先后,文章有可称道之处。等到齐王司马攸出京师去自己的封国,司马骏上表劝谏恳切,因为皇帝不从,于是发病去世。追赠大司马。,参考译文,1,2,3,4,5,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郁离子者,诚意伯刘公在元季时所著之书也。郁离者何?离为火,文明之象,用之,其文郁郁然,为盛世文明之治,故曰郁离子。其书总为十卷。其言详于正己、慎微、修纪、远利、尚诫、量敌、审势、用贤、治民,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慨矫元室之弊。有激而言也。传有之曰:楚虽有材,晋实用之。

11、公之谓也。初公著书,本有望于天下后世,讵意身亲用之?虽然,公之事业具于书,此元之所以亡也;公之书见于事业,此皇明之所以兴也。呜呼!一人之用舍,有关于天下国家之故,则是书也,岂区区一家言哉?(选自徐一夔郁离子序),1,2,3,4,5,解析 得分点:本,以为;审,通晓;矫,矫正。,(1)本乎仁义道德之懿,明乎吉凶祸福之几,审乎古今成败得失之迹,大慨矫元室之弊。,答案 以仁义道德的美好风范为基础,明了吉凶祸福的苗头,通晓古今事业成败得失的情况,对矫正元朝的弊病有深深的感慨。,解析 得分点:用舍,被任用还是弃置不用,此处为被动用法;是,这,指示代词。,(2) 一人之用舍,有关于天下国家之故,则是书也,

12、岂区区一家言哉?,答案 一个(有才能的)人是被任用还是弃置不用,关系到天下和国家兴衰(缘故),那么这本书,难道是微不足道的一家之言吗?,译文,解析,参考译文,1,2,3,4,5,郁离子,是诚意伯刘基在元末时写的书。郁离是什么?离是火,有文采的样子,使用它,文章就文采兴盛,国家就会达到太平治世,所以叫郁离子。这本书一共十卷。书中详细谈论了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谨慎处理微小的细节、修缮法纪、不求近列、推崇规劝、侦察敌情、审视形势、任用贤才、治理百姓,以仁义道德的美好风范为基础,明了吉凶祸福的苗头,通晓古今事业成败得失的情况,对矫正元朝的弊病有深深的感慨。有激愤的言论。传上说:自己国家的人才不被任用,

13、就可能被敌国使用。这就应该说的是刘公吧。,参考译文,1,2,3,4,5,当初刘公写这本书,本来寄望于后世使用它,怎料到会亲身实践?虽然如此,刘公的功业都体现在这本书上,这是元朝失败的原因;刘公的书(里面的思想)被运用于事业中,这是我朝兴盛的原因。哎!一个(有才能的)人是被任用还是弃置不用,关系到天下和国家兴衰(缘故),那么这本书,难道是微不足道的一家之言吗?,1,2,3,4,5,一、审题要审出主要“分点”关键实词 说到审题,似乎与文言翻译不搭界。其实,文言翻译也有个审题问题。所谓文言翻译审题,就是一审语境,审该句的外部语境(上下文),审该句的内部语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二审“分点”,只有审

14、出“分点”,才知道在哪里应该格外注意,才能得分。就实词而言,哪些实词可能成为“分点”呢? 1.从词性上看,首先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名词。另外,代词也不可忽视。 2.从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常作为“分点”。,精练点拨,3.从特殊性来看,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语(如“妻子”“前进”“亲信”)可能是重要实词;用其本来意思实在讲不通的通假字可能是重要实词;符合活用规律的词语(如两个名词连用,主谓之间的名词,带了宾语的名词、形容词)可能是重要实词;较难理解,需要借助推断的实词可能是重要实词。 在确认这些实词为“分点”后,就用一些特殊符号(如着重号)标出,以便在翻译中

15、落实。,二、四类实词译到位 1.古今异义词区别、拆分 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点,考试中将其设为分点的频率相当高。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谷”“金”等,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二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当成两个词拆分开来翻译。当然,须警惕的是类似今天双音节词的同形词不一定要是“异义”的,有时可能是“同义”的,这时叫同义复词,具体翻译时可进行同一处理,如“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以戏弄臣”中的“戏弄”就是这样。,2.多义词语境推断 重要实词虽然有许多义项,但在具体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义项切合。因此,要学

16、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该实词的准确义项。在语境中确定多义词的义项,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义项“爱护”“爱怜”“爱惜”较难区分;“坐”字,义项“犯罪”与“判罪”易混;“治”字,何时作“治理”,何时作“治理得好、天下太平”等。不管多么易混,只要真正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这时,也只有细辨语境,代入检验来确定了。记住:只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3.活用词语法判断 翻译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也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碰到活用词,其法有二: 一是根据语法准确判断。首先要学会语法分析。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然后再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确定其词类活用的类型,并据此推断其意义。,二是译到位。何谓译到位?即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译出来。例如,(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