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安全与科学救援心理学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277842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8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_安全与科学救援心理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安全生产_安全与科学救援心理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安全生产_安全与科学救援心理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安全生产_安全与科学救援心理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安全生产_安全与科学救援心理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_安全与科学救援心理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_安全与科学救援心理学讲义(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与科学救援心理学,一、关于救援心理学学科 二、造成救护队自身伤亡事故的因素 三、救援人员自我身心理调试和训练 四、矿山救护队员的心理训练内容和方法 五、提高救护指战员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一、关于救援心理学学科,人类历史是与灾难抗争的历史。面对广泛长久且危害严重的灾难,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与之抗争,这就是灾难救援。灾难救援主要有:工程救援、医学救援和心理救援三个方面。 (1)工程救援:是把人从危险和死亡境地中解救出来,其目的是保存生命,着眼点是战胜或逃离灾难环境。 (2)医学救援:是把人的生命从灾难造成的伤残和濒临死亡中解救出来,其目的是保存生命和健康,着眼点是解决身体伤病。 (3)心理救援

2、:是心理救援T作者采用灾难心理评估和干预的原则和方法处理遇难有关人员心理应激的相关问题,以救护生命和维护心身健康。,现代心理救援学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对灾难心理有应激机制的研究,对应激障碍的判断有心理评估和精神病学诊断的研究和实践,对应激障碍的干预有心理治疗和精神科治疗的研究和实践,在心理救援的组织、体制和法规上已经有了灾难心理干预体系、预案和相应的卫生法规,特别是在学科专属位置上,我国的大学里已经有了救援医学专业,心理救援是其必修课目.,心理救援尚不是一个专业。第一,名称不一,中文有“心理援助”、“心理救援”的不同叫法。第二,这些叫法无法归属,没有救援学或援助学这样的上位学科

3、,因此不能叫心理救援学。实际上,不管对它的研究还是关于它的实践都是研究灾难心理救援问题,且如上面所述,研究和实践都很成熟,已经具备了作为一门专业学科的条件。这样我们根据教学和研究的需要,把心理救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统合为一个学科,命名为救援心理学,视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1.1救援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救援心理学是研究灾难心理救援的现象和规律,指导心理救援实践的学科。 灾难心理救援的有关因素是:救援主体、原则和方法、对象、目标、工作方式特征、目的、性质等。,1.2救援心理学的学科属性、 研究范围和任务,救援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灾难心理救援的现象和规律,研究目的是帮助心理救援工作者处理灾难心理应

4、激救护生命和健康。救援心理学的定义表达了学科的定位即研究现象和规律,具有理论属性,帮助心理救援工作者处理灾难心理应激具有应用属性,救援心理学属于理论和应用双重属性的学科。,救援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即以心理救援为主线,研究体现灾难心理救援的现象和规律的有关因素及其表现和内外部关系,有关因素具体包括心理救援主体、对象、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等。,1.2救援心理学的学科属性、 研究范围和任务,二、造成救护队自身伤亡事故的因素,1、身体素质因素 2、仪器因素 3、心理因素 4、违章因素 5、不可抗拒因素,1、身体素质因素,由身体素质因素导致自身伤亡的显著特征是产生疲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必须由参战人员的劳

5、动来实现,而超强劳动就会产生疲劳,疲劳会使思维活动能力受限,使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性降低。,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一方面是参战人员自身身体素质差,先天不足,不能满足高强度、大运动量的抢险工作需要。在抢险工作中,动辄超越了自身生理能力限度,使体力“透支”,不能适应整个战斗集体的节奏,在某个环节上出现差错,造成事故。另一方面是指挥决策上的失误造成的疲劳。有时为了追求高速度,急于求成;有时抢救任务重,工作量合理投入的时机分配欠缺。,1、身体素质因素,实例,1990年4月4日,灵石县两渡镇庙沟煤矿3名矿工发生CO中毒事故。为了尽快抢救遇险人员,救护队员们连续3次入井,在井下搬运遇险人员的时候,有1名

6、队员因体力不支而被碰掉口具,给其佩戴备用的2h呼吸器才将其安全救出。,2 、仪器因素,仪器因素不仅指个人使用的氧气呼吸器,还包括小队装备中的备用氧气呼吸器、自动苏生器、光学瓦斯检定器、一氧化碳检定器、氧气测定仪等。,瓦斯检定器、一氧化碳检定器、氧气测定仪等气体检测仪器,由于仪器本身质量或人为因素造成测量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巨大误差,又因指战员对仪器测量结果的必然依赖,这就可能造成对自身的伤害。 氧气呼吸器是救护指战员在灾区工作必备的个人防护装备,是维系救护指战员生命的第一要素。但由于呼吸器故障,如:技术性能指标不符合规定、呼吸软管被压、未装药剂、未打开氧气瓶等都是造成自身伤亡的原因。,2 、仪器因

7、素,实例,(1)1990年7月28日,柳湾矿一号井六采区发生自燃火灾。救护队员在隔绝火区构筑板闭过程中,检查CO未超限,于是便取下呼吸器工作。幸亏这时矿检测员来检测,告知CO已严重超限。经检查才发现一氧化碳检定器插检知管的胶皮管破损,导致测量值偏低产生误差。他们便立即佩戴呼吸器工作。次日队员们感到头昏、全身发软。回想起来后果不堪设想。,(2)2001年3月15日,洪洞县山头乡笔家村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救护队员在下井搬运遇难人员时,没有做战前检查,有1名小队长刚刚到事故地点便摔倒在地。后面的队员发现后,立即打紧急求救信号,然后全小队人员一边给其按手动补氧,一边轮换搀扶出井,险些造成伤亡事故。经对其

8、呼吸器进行检查,发现气囊和冷却器没有连接,造成整机不气密,吸入了井下的有害气体,致使其中毒。,实例,3、心理因素,心理作用是人的思想意识对其行为的作用和控制,它左右着复杂的反应过程,对正在或将要进行抢险救灾的参战人员来说,其影响作用是不能低估的。我们不能把救护过程简单地概括为入井抢险升井,这里面包含着复杂的大量的工作细节。指战员在对每一个工作细节的实施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便会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或兴奋、或压抑、或沉稳、或浮躁,情绪的不稳定便是造成自身伤亡事故的根源。,(1)恶劣环境下的恐惧心理,所谓恐惧心理,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其表现为:神经高度

9、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思想陷入停顿,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而失去用理智解决问题的能力。 恐惧是一种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先天都具有的一种情绪反应。恐惧反应是面对应激源时一种预期将要受到伤害或极不愉快的情绪反应,通常产生回避行为。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救护队员在井下处理灾害事故时,环境极其恶劣,如得知工作环境有害气体浓度严重超标极易引起中毒或爆炸事故,发现自己的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氧气耗尽或鼻夹脱落,发生迷路或退路被堵等现象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另外,由于新队员实战经验不足,遇到多人伤亡事故惨不忍睹时,也会产生恐惧心理。此时自己不能自主,失去工作能力而导致自身伤亡事故。

10、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救护队员在井下处理灾害事故时,环境极其恶劣,如得知工作环境有害气体浓度严重超标极易引起中毒或爆炸事故,发现自己的氧气呼吸器发生故障氧气耗尽或鼻夹脱落,发生迷路或退路被堵等现象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另外,由于新队员实战经验不足,遇到多人伤亡事故惨不忍睹时,也会产生恐惧心理。此时自己不能自主,失去工作能力而导致自身伤亡事故。,(1)恶劣环境下的恐惧心理,(2)应激状态时情绪导致的情绪心理,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当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都处于高度的经络状态,这种高度的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应激”可以简单的描述为“

11、心理的巨大混乱”,会产生全身兴奋,并导致注意、知觉范围缩小、言语不规范、不连贯,行为动作紊乱。,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心理状态,情感则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应激状态时的情感对情绪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强烈而长期的应激情绪,会产生全身兴奋,并导致情绪心理,使注意、知觉范围缩小,言语不规范、不连贯,行为动作紊乱,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如同情心、同志情、友谊情等,若这种情感把握不好,有时就会造成事故的恶性连锁反应,使灾情扩大。如果队员在救护过程中发现同事遇难,情感冲动,情绪发生作用而盲目采取行动,其结果导致自身伤亡事故发生。,(2)应

12、激状态时情绪导致的情绪心理,(3)麻痹思想产生怠惰心理,怠惰心理是一种对工作、对自己生命极不负责的心理,它对救护人员构成很大的威胁。这种心理在平时表现为贪图安逸,得过且过,对氧气呼吸器等装备不进行认真检查、维护保养等。工作中投机取巧,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均可导致自身伤亡事故发生。,(4)经验主义导致侥幸心理,侥幸是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祸,进而给人的认识、思维造成的错觉。如有些救护队员认为过去就这么干没出问题,或经常都这样做没有出过事,明知是违章操作,但还是要坚持去做。抱着侥幸心理去工作,就有可能会发生自身伤亡事故,(5)无原则的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

13、能自立或自主的思想状态。比如在处理事故中,有的矿领导或现场指挥缺乏救护知识,违章指挥,而救护人员在权利的驱使下盲目服从,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无原则的信赖心理导致自身伤亡事故。,(6)其它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家庭因素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情绪好坏,如配偶死亡、离婚、亲人病重或去世以及家庭纠纷等,精神上的压力过重而影响工作质量造成自身伤亡事故。 社会因素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事情往往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一些不能如愿的事件也构成人的不安全心理,如事业上受挫、工作负担过重或工作不如意等,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导致自身伤亡事故。,4、因违章因素,(1)通过口具讲话。在行进或作业中,通过口具交换意见、报告情况、

14、发布命令;或因检查CO浓度较低就摘掉口具讲话,吸入了有害气体造成伤亡。 (2)单独行动。因不熟悉巷道或因高温、浓烟而迷失方向,进入窒息区或采空区等造成伤亡。 (3)违反煤矿救护规程的规定和要求。下井人员不足、携带的技术装备短缺,如:未带2h呼吸器,当出现险情时会贻误抢救时机,拖延抢救时间而导致伤亡。 (4)因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当或未按规定措施进行工作导致自身伤亡事故。例如:在实施灭火过程中,向火源中心直接喷水等。,实例,(1)1991年4月20日,在处理洪洞县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吕梁地区救护大队的1个小队进入灾区工作,有1名队员的仪器发生故障,因未带2h呼吸器而跑到在附近工作的救护队借

15、用2h呼吸器,由于往返路程拖延了抢救时间,该队员不幸身亡。 (2)1992年7月5日,我队3名队员私自外出为孝义市梁家鄢煤矿处理气体事故。由于严重违章(救护队员进入灾区工作不得少于6人),致使3名队员全部气体中毒。矿长找到我队告知此事我队立即紧急出动,当我们赶到现场时,其中的2名队员已经因抢救无效而身亡。,5、本身不可抗拒因素,此类事故具有突发性、随意性,对救护队构成严重的威胁,是在当前科技条件下救护队本身难以预料、不可抗拒的。例如,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发生二次爆炸、连续爆炸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先进监测设备的出现和应用,此类问题可以逐渐加以解决。,三、救援人员自我身心理训练和调试,

16、矿山救援队员在矿难救援抢险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变化对救援任务和日后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必须有针对地进行心理训练。研究探讨矿山救援队如何进行心理训练,旨在为创建规范、科学、系统和有效的心理训练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完善矿山救援队的整体训练体系,提高矿山救援队员的心理素质 。,矿山救护队平时训练内容包括:矿井灾害事故处理、矿山救护规程、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医疗急救、典型案例分析等理论知识,创伤急救训练、军事化队列训练、体能训练、一般技术操作、设备仪器操作、救援装备维护与保养、实战演习等,唯独缺少心理训练,所以对矿山救护队员平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心理训练,以提高矿山救护队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减少和避免在矿难救援时或救援后出现各种心理卫生问题。,3.1 建立心理训练制度,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消防部队已将心理训练列入了训练大纲,对官兵进行系统性训练。矿山救援队要向部队学习,把心理训练作为一项研究课题,边研究、边探索、边实施、边训练,使之形成一门训练内容合理、系统、科学的训练体系,同时要探讨扩展心理训练的内容,研究新的模拟器材、模拟环境;开办矿山救援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