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测试题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1276593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点精华篇儿科学婴儿少尿的标准是每日尿量少于200ml(200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核黄疸(2001)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是性格改变(2004)肺循环血量增多,并伴左心房、左心室血量增多的先天性心脏病应是 动脉导管未闭 (2003) 好医生医考视频辅导 新大纲版 http:/ 46 天和 46岁(1999) 正常儿童新鲜尿沉渣镜检时,每个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应少于 3 个 (2005) 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动脉导管未闭 (2004) 缺铁性贫血早期最可靠的依据是 血清铁蛋白降低 (2002)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典型实验室检查结果是 T

2、4下降、TSH 明显升高 (2002) 早期确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实验室检查是 血清 T3、T4、TSH 测定 (2000) 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是 先耳后、颈部,延及额面部,而后躯干、四肢 (2000) 好医生医考视频辅导 新大纲版 http:/ 出疹后 10 天 (2001)麻疹出疹一般在发热后的 34 天(2003)36 个月婴儿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最常见的表现为 颅骨软化(1999) 金葡菌肺炎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首先应考虑 脓气胸 (2005)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点精华篇婴儿每日水的需要量是 150mlkg (2004) 小儿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扩容液

3、输注时间为 3060 分钟 (2003) 营养不良患儿应用苯丙酸诺龙的主要作用是 促进蛋白质合成 (2003) 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必有的临床表现是 水肿 (2005) http:/ Koplik 斑 (200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小儿最先出现的症状是 体重不增 (2001)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激期血生化的特点是 血清钙降低,血清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2000) 好医生医考视频辅导 新大纲版 http:/ 生长发育所需 (2005) 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形式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004) 胚胎期是指受孕后的 8 周以内 (2003) 母乳喂养儿粪便中主要的细菌是 乳酸杆菌 (

4、2001) 诊断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必备条件是 低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 (2000) 初次感染结核,产生变态反应的时间为 48 周(1999) 法洛四联症不应出现的症状是 贫血(1999) 尿中发现大量透明管型时,提示病变在 肾小管和肾小球 (2004)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严重病例常发生在 起病 12 周内 (2003) 结核菌素试验 72h 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直径 20mm,并出现水疱、坏死,判断结果是 强阳性 (2002) http:/ 岁小儿按公式计算,身高、体重及头围约是 105cm、18kg、50cm (2001) 慢性肾功能不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主要的原因是 维生素

5、 D 减少 (2000) 好医生医考视频辅导 新大纲版 http:/ 流感嗜血杆菌 (2005) 2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点精华篇法洛四联症心脏杂音响度主要决定于 肺动脉瓣狭窄程度 (2003) 我国现阶段采用的围生期规定为 从妊娠满 28 周至产后 1 周 (2003)奇脉最常见于 大量心包积液 (2000) 鉴别非典型苯丙酮尿症需进行 尿蝶呤分析 (2002) 新生儿溶血症的换血量约为婴儿全血量的 2 倍 (2001)正常足月儿的皮肤外观特点是 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 (2000) 早产儿的胎龄是 大于 28 周,小于 37 周(1999) 维生素 D 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惊厥是由于血

6、清中 钙离子浓度降低 (2005)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是 血 1,25-(OH)2D3 降低 (2004) 好医生医考视频辅导 新大纲版 http:/ 40kcalkg (2003) 1 岁以内婴儿基础代谢,每日每千克约需 55kcal (2001)12 岁幼儿 1 年中身高约增长 10cm (2005) 小儿腹泻发病率高的年龄组是 6 个月至 2 岁 (2000) 咽-结合膜热的病原体为 腺病毒 (2003)猩红热的皮疹出现在发热后 1248 小时(2005)支原体肺炎应用抗生素的疗程应是 23 周(2004) 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是 维生素类 (2002) ht

7、tp:/ 婴儿期、青春期 (2002) 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器官是 脾脏 (200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 红细胞中央淡染区大 (2001) 早产儿使用铁剂预防贫血起始的月龄是 2 个月 (2001)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点精华篇易并发硬膜下积液的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菌是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2002)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分类为 散发性、地方性 (2003)足月儿生后第 1 小时内呼吸频率是 6080 次分 (2005) 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最后累及的部位是 面颊部 (2005) 法洛四联症最早且主要的表现是 青紫 (2003) 我国新生儿败血症多见的病菌是

8、葡萄球菌 (2004) 各种补体成分浓度达到成人水平的年龄是 6 个月 (2005)小儿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的年龄是 1 岁 (2001)缺铁性贫血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血清铁降低 (2002) 生后第一年身高增长约 25cm (2003) 出生时新生儿的头围约 34cm (2004) 3 个月小儿按公式计算其身高、头围约是 60cm、 40cm (2000) 造成先天性 甲状腺功能 低下最主要 的原因是 甲状腺不发育或发育不全 (2002) 好医生医考视频辅导 新大纲版 http:/ 苯巴比妥钠(1999)外周血中 T 细胞绝对数达成人水平的年龄期是 婴儿期 (2004) 儿童风湿热的相关发病机

9、制是 型变态反应 (2003) 小儿腹泻的定义是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1999) 同时刺激多种感官的游戏和运动称为 感觉整合训练 (2003) 奇脉见于 大量心包积液 (2003)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由骨样组织增生所致的骨骼改变为 方颅 (2005)易位型 21 三体综合征最常见的核型是 46,XY-14,+1(14q21q) (2001)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知识点精华篇婴幼儿少尿的标准是昼夜尿量少于 200ml (1999)疑为苯丙酮尿症的儿童初筛应做 Guthrie 细菌生长抑制试验 (2005)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前常有皮肤感染,其前驱期多为 23

10、周 (2003) 儿童感染戊肝病毒后,常表现为 隐性感染 (2001) 患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 910 个月婴儿多见的骨骼改变是 方颅(1999) 食物中每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供给能量 (kcal)分别为 4,9,4 (2004) 正确测量头围的方法是将软尺紧贴头皮沿 枕骨结节最高点及眉弓上缘 一周 (2004)麻疹患者解除隔离的指标是 出疹后 5 天 (2004) 在严重颅内压增高的病例中,首选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是 甘露醇 (2005) 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产生部位主要是 肾 (2004)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是 ABO 血型不合 (2003) 判断小儿体格发育最常用指标是 体重、身高、头围 (2002)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是 性格改变(1999) 新生儿败血症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是 白细胞总数增加 (2000) 消除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是 糖皮质激素 (2004) 水冲脉 提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003)诊断缺铁最肯定的依据是 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 (2000)诊断急进性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