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273065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游基础知识》 课程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课程性质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基础作用。该课程主要讲授导游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的历史、地理、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风物特产等基础知识,导游员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增加讲解的内涵与品味,才能弘扬祖国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才能满足游客的文化知识追求,担任文化的传播者。丰富的旅游文化知识是导游员成为“文化大使”的前提和基础。本课程与前接课程中国旅游地理、平行课程旅游法规和后续课程导游业务有机地衔接,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开好这门课程,不仅是学生做导游的需要,同时,对学生

2、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积极的意义,对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重要的作用。二、课程设计2、1 课程基本理念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2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

3、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2、3 课程目标A、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知识,分析、讲解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2)能够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布局、宗教著名景观,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3)能够运用古代建筑知识分析古代建筑的基本情况、辨别古建筑的等级、建筑物

4、的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4)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分析旅游园林景点的构景要素与构景手段。B、知识目标(1)熟悉中国历史文化小常识;了解中国各民族的组成分布、汉族的传统节日等基本情况;掌握主要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禁忌等民风民俗。(2)了解中国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掌握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宗教著名景观等知识。(3)熟悉中国主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构成、分布及其特点。熟悉中国风景名胜区地理分布,掌握我国世界遗产及主要景区景点。(4)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掌握古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等级、分类、主要特点、著名古建筑代表。(5)了解中

5、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构景要素与常见的构景手段、著名园林代表;理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合的造园观念。(6)了解中国烹饪的发展简况,熟悉中国烹饪的主要流派以及各主要风味流派的特点、代表作品;掌握中国最具特色的名茶、名酒、名贵中药、丝织刺绣品、陶瓷制品、文房四宝以及各类著名的工艺品的基本常识。(7)了解河南的地理及历史文化概况,掌握河南的重点旅游资源及风景名胜,熟悉河南的古今名人、重点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C、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2)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3)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4)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三、课程总标准3、1 课

6、程标识计划学时:周课时4学时,共计76学时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3、2课程内容此课程是根据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和旅游行业对导游人员的要求,确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主要包括 八大模块。首先,这些项目模块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地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对一个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从业人员来说,是必备的,也是充分的。其次,这些内容模块也是我们河南省导游资格证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它既能满足对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也能和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另外,在实际导游工作中,不

7、论是导游词的撰写,还是实际的对客导游讲解服务,这些历史文化知识及其应用训练,都是必要而充分的。四、实施建议4、1教材选用导游基础知识陈珠芳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本教材对导游涉及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和讲解,知识面广泛,内容丰富实用,图文并茂。设计的互动栏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4、2课程特点(1)内容繁多,知识面广,涉及的领域十分丰富,包括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建筑、园林、饮食、风物等;(2)属于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考点多,记忆难度大;(3)知识的单调性、琐碎性与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相违背;(4)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如历史、地理知识的重新学习兴趣不大;(

8、5)涉及宗教、建筑等方面的内容比较抽象晦涩,学生不易消化。4、3教学方法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堵塞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性,同时还导致了教师很难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来调整教学计划。这就要求实施开放型教学,逐步地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会,从书本知识引向社会实践,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本课程采用以“快乐体验”为中心的综合教学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导游基础知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幻灯片、光盘、实物图片投影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9、。如:在“中国的民族民俗”一章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课件中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居住形式、饮食产品、生产生活等内容展现出来并配以解说,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并记住各少数民族的民俗,进一步开阔视野。课堂教学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出讲授知识,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调动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为便于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安排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和旅游景点参观。4、4考核评价要求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一次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要严格要求,考试方式为:闭卷,记分方法为:平时成绩占40%(10%的作业,10%的课堂表现,20%的课堂测验),期末考试占60%,其中10

10、%的课堂表现分数由老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三项各占1/3产生,加重平时学习权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第一课堂考核成绩占70%,第二课堂考核成绩占30%;同时期末考试除理论考试外还有实践操作考试,根据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的要求,理论和实践考试都必须达到60分才认定及格。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项目教学内容总学时理论课实训课备注第一堂课2201.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实训为核心;2.(1)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以能力为主;(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项目一中国历史常识862项目二中国地理景观 1064项目三中国古代建筑1064项目四中国古典园林1064项目五中国四大宗

11、教1284项目六中国民族民俗862项目七中国饮食文化880项目八中国风物特产862小 计765422考核方式与标准序号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成绩比例(%)1项目考核属于过程考核,在每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实施,具体考核学生业务知识。602笔试或口试属于阶段考核,共考核1次,具体考核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303小组互评小组成员根据小组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评分54自评自我评价5合计100五、学习情境标准学习情境1 设计项目目标以人民公园为游览场所,模拟导游服务程序学时:10项目任务掌握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特色、分类、组成要素、构景手段。步骤工作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议学时1准备相关理论知识(1)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

12、特色与分类(2)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3)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手段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42实施工作流程(1)准备园林讲解工作要求(2)了解核对讲解路线(3)掌握参观游览过程中的导游、讲解服务(4)熟练向游客讲解园林知识(5)结束当日活动中的服务要求讲授法提问引导法43检查与评估服务过程总结总结、分析小组讨论法24学生课内实践学生独立完成独立工作0学习情境2 设计项目目标中国宗教学时:12项目任务掌握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的基本知识步骤工作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议学时1准备相关知识准备(1)了解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的起源及发展(2)了解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的传播及基本教义(3

13、)掌握了解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的经典与标识、供奉的主要对象、主要节日、禁忌、建筑讲授法62实施工作流程(1)准备宗教建筑讲解工作要求(2)了解核对讲解路线(3)掌握参观游览过程中的建筑、雕塑讲解服务(4)熟练向游客讲解宗教知识(5)结束当日活动中的服务要求讲授法练习法多媒体教学法23检查与评估服务过程总结总结分析四步教学法练习法24学生课内实践学生独立完成独立工作2六、教学资源包括各类教师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资源、考试资源、网络资源,等等。具体措施是由课程责任教师负责,整合所有任课教师教学资料,形成教师教学资源库;整合所有学生学习资源,使之系统化、科学化;考试方法多样化,考核评价多样化,形成丰富的考试资源;充分利用各类网络资源,开辟拓展性学习网络。1、课程教材与指导书除此资源外,课程组还备有相关书籍、光盘、课件等。坚持使用本省考证教材,这些教材符合大纲要求,实用性强,知识面广,能反映与该课程有关的考证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考证同步,适宜于教学使用,教学效果良好。2、课程教学资源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借用了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为同学们提供信息、光盘等,同学们的兴趣高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