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读后感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273040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读后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有感博识教育培训学校皮来正作为一个“赏识老爸”,周弘用二十多年的时间把双儿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为留美博士。于是,周弘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证明了赏识教育的正确性。这本书全书都是周弘总结在这些年赏识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家长提问和家长来信,言语间透漏着周弘对待孩子的爱心和表扬孩子的一些具体方法。因为以前也没有真正的学习过心理学,所以一直感觉自己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不够。经过告诉孩子你真棒和如何表扬,孩子更努力;怎样批评,孩子更爱听这两本书的阅读,我认真的思索了一下表扬孩子的真正含义。表扬是一个家庭教育中永恒的话题,每个家庭在家庭教育中针对表扬都有自己的方法。经过简

2、单的了解,表扬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属于“正强化”,是形成自尊、建立自信的重要手段。家长通过对孩子进行正确的表扬,使孩子获得自信,体验成就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健康成长的动力。但是,不是任何表扬都能给孩子以成就感。如果表扬的不当,不但起不到激励孩子的作用,还可能使其形成一些不良的品德。那么,作为老师怎样才能正确地运用这一方法,使表扬更有效呢?第一,我觉得应该更认真的关注孩子的优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的理念:“教子要严,严师出高徒,棒下出孝子”。由于这种理念的影响,大多数老师家长对孩子要求严厉,不轻易表扬孩子。多数老师习惯于把目光盯在孩子的缺点上,而对孩子的优点却

3、视而不见。这种做法是对孩子教育的片面理解。虽然,严厉的教育有时可以表面上让孩子很听话,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却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许多数据显示,在管教十分严厉的老师班级长大的孩子,性格上常常会出现胆小、懦弱,或者逆反、暴躁两种极端的表现。老师的目光就像阳光,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就像种子。老师的目光盯在孩子优点上,优点的种子就会生根、发芽、成长;反之,老师的目光盯在孩子缺点上,缺点的种子也会生根、发芽、成长。因此,老师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优点,把目光盯在孩子的优点上,让孩子感觉自己存在的价值。当孩子有了自我价值,他成长的生命火焰被点燃了,就会产生出自我完善的欲望,会让自己表现得更好。第

4、二,老师要科学运用表扬的语言,把表扬指向孩子行为的过程。表扬孩子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口头语:“你真棒”、“宝宝真聪明啊”这是老师表扬孩子经常用的一类口头语。这样的表扬作为老师对孩子的一种整体性的判断,指向孩子自身。“这次考得不错”、“这篇作文写得真好”这是老师经常用的另一类口头语。这样的表扬反映的是孩子行为的客观结果。“你今天做作业能认真思考”、“你处理这件事的做法很正确”这也是老师用的口头语。这样的表扬是对孩子行为过程中的努力程度或运用的方法进行的肯定和表扬,指向行为的过程。这三种不同指向的表扬,尽管都能起到激励孩子的作用,但认真琢磨一下,它们对孩子所起的长期作用是不一样的。用第一种表扬方法进

5、行表扬孩子,孩子不明白被表扬的具体点,经常接受这样的表扬,孩子成功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天生聪明,能力强。因而信心十足,甚至趾高气昂。可同时当他面临失败的时候也不明白具体的失败点,所以就会觉得自己脑子笨,能力弱,因而丧失信心,听任失败的再次到来。而用第三种表扬方法来表扬孩子的时候,孩子知道是因为哪里,做了什么被表扬了。孩子面对成功就会认为是自身这方面努力的结果,就会鼓励自己继续在这方面努力,并预期今后再次获胜。而当面临失败时,则会认为是自身这方面努力不够造成的,会产生只要这方面继续努力,一定能获得下次成功的想法。由此可见,老师在对孩子进行表扬时,一定要注意表扬语言的科学运用,更多的运用过程取向的表扬

6、,减少或尽量不用个人取向的表扬,使表扬真正达到激励、鼓舞孩子继续努力,健康成长的动力。第三,要注意掌握表扬的时机和节奏。表扬要即时。孩子经过努力取得成功,或是经过努力有好的行为,就应马上给予表扬,不要延缓。不然,孩子会弄不清为什么受到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从而降低了强化的作用。表扬的次数也不宜太频繁。如果孩子总是在被表扬之中,他就会为了表扬而作为,会阻碍孩子内在动力的形成。书里有位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连续程式的强化在教新任务时最为有效。间隔式强化比起连续式具有较高的反应率和较低的消退率。所以,在学习的后期要进行间隔式强化。”根据这个观点,孩子在进行一个新任务的早期阶段要多给以表扬,随着行为的发生和稳定,表扬的次数就要逐步减少,以降低强化的消退率。经过以上对表扬的理解,我觉得孩子的表扬真的是相当有意义。今后我一定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好好的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