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正义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91272980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经济与正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市场经济与正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市场经济与正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市场经济与正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市场经济与正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经济与正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经济与正义(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市场经济与正义,一、市场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的实质:给经营者和个人以经营和交易自主权,受公共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经营和交易自由。 自由与效率,与计划经济对比 多蒂:资本主义与贪婪,多蒂的亲身经历和现身说法。 有德者的贡献没有无德者的大。 无德者的提价约束了购买者的购买欲,避免了浪费;无德者有资本进一步为被大雪封住了的小镇提供商品。(注意市场的激励作用),能不能说市场经济不需要道德?,人的行动 (1)损人不利己的;(2)损人利己的;(3)利己利人的;(4)损己利人的。 一般人都反对(1)(2)两类行动。 “文革”期间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特别鼓励(4)类行动,要求人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市场

2、经济特别激励(3)类行动,“双赢”、“共赢”、“互惠”。,市场经济诚然不要过多的美德,市场经济尤其排斥梭罗、颜回、“为圃者”、“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市场经济需要聪明人,不要有大智慧的人,需要在物质创造、技术发明等方面不断进取的人,不需要圣人。 自由、效率、公平是市场经济凸显的基本价值。 自由必须以平等平衡之,否则会回到“丛林”,自由与平等的张力就体现为公平,无公平就没有市场。 重效率,就须启动私利这一有力杠杆。,效率:以私利促繁荣,理性人的行动逻辑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投机取巧的逻辑,张力,自由,平等,公平,不能没有道德!市场经济不能没有公平!,二、公平市场经济 不可或缺的道德,公平是市场

3、经济的根本道德原则,是市场经济内在的道德维度。理想的市场是自由且公平交易的市场。 市场经济的基本预设是交易者是自由、平等的个人。 不允许强卖强卖,要求交易者尊重他人的自主性(交易要求最低水平的自主性)。这样市场才不是“丛林”。,何谓尊重他人的自主性? 个人的自主性指个人能够自我作主、自我决定的性质。 现代性设定每个身心健康的成年人都有这样的能力。人是目的。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确立人生理想和目标,更不用提自己的消费偏好,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对自我利益的意识。自由主义宣称,我自己做出的决定无论好坏(选择)都比别人强加给我的好。,尊重他人的自主性即(1)不把自己的意志(决定)强加于他人,即不滥用武力;(2)

4、不欺骗他人,不滥用智力。 显然,尊重他人自主性的要求涵盖了不伤害他人的要求。,何谓买卖公平? 等价交换?,买卖公平归根结底体现为理性人之间的两相情愿的交易。 理性人指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人:(1)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知道自己需要什么;(2)有基本的推理和计算能力,能根据投入-产出计算法(成本-收益分析法)进行计算。 买卖公平也体现为遵守交易规则,如信守诺言(合同),但归根结底要求交易者尊重他人的自主性。 尊重他人的自主性是公平交易的基本要求。,尊重他人自主性的要求涵盖了诚信的要求。 能不能说欺骗他人也是尊重他人?(有没有善意的欺骗?道义论与后果论之间的分歧) 尊重他人的自主性,一贯公平交易,只在

5、互惠的交易中谋求利益,是否不仅要求个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且要求知道别人需要什么?要求个人能推己及人?,人人公平、诚信的市场是最理想的市场,是交易成本最低的市场,但这是从来就没有过的市场。 正因为不可能人人公平、诚信,所以,必须有政府、法院、监狱等,简言之,无政府主义不能成立。 公平就是正义。尊重他人的自主性是个人正义的基本要求。,三、市场经济与“囚徒困境”,“理性人”与“经济人”(参见前面的说明)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甲,乙,(1,1)是“合作的奖赏” (5,5)是对“背叛的惩罚” 1人合作,1人背叛时,合作者被判10年是“傻瓜蛋的下场”,背叛者被释放是“背叛的诱惑”。 当“诱惑”优于“奖

6、赏”,“奖赏”优于“惩罚”,“惩罚”优于“傻瓜蛋的下场”时,在经济人那儿就会出现“囚徒困境”。 傻瓜蛋可能是看重道德义务的人,经济人较缺乏道德义务感。,市场是个分工-合作体系,理想的市场不仅要求个人有不懈进取的欲望,还要求有合作精神。 “囚徒困境”说明只考虑自我利益最大化,有时反而得不到最大利益。 多人博弈的“囚徒困境”,理性人的选择:逃税,人人逃税则没有国家安全和公共福利。 “公有地的悲剧” 如何走出“囚徒困境”?,市场是个分工-合作体系,理想的市场不仅要求个人有不懈进取的欲望,还要求有合作精神。 “囚徒困境”说明只考虑自我利益最大化,有时反而得不到最大利益。【个体理性之和不等于集体理性】

7、多人博弈的“囚徒困境”,理性人的选择:逃税,人人逃税则没有国家安全和公共福利。 “公有地的悲剧”。 如何走出“囚徒困境”?,对市场的两种批评,基于公平的指责(The fairness objection):人们在不平等的条件下进行买卖所产生的不正义。 例如,一个农民为了养活他的家人把他的肾卖给一位富商。虽然他同意这种交换,但他却是被迫这样行为的。,对市场的两种批评,基于腐化的指责(The corruption objection):它指的是市场价值和特定物品以及实践的交换所具有的腐化效应。根据这种指责,某些道德的善和公民的善会由于买卖而削减或腐化。 例如,金钱不能购买友谊,虽然它可以购买表达友

8、谊的礼物。友谊的维持需要互相帮助,分享快乐和悲伤等等,若将友谊纯粹金钱化和商品化将腐化它的价值。,如何限制市场的消极作用,如何实现市场经济交易中的公平正义?,由自私的理性人走向有正义德性的理性人。 德性是后天培养的品质,品质是习惯性的行为倾向和意向。一个人能习惯性地尊重他人的自主性,他便具有正义德性。具有正义德性的行为者才能充当市场经济中合格的买家和卖家。,我国市场经济的根本缺陷是什么?,我国市场经济的缺陷是什么?,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的最优,利益的最大化 国家:监管市场的秩序,对资源进行宏观调控,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正要求(即通过税收等方式进行社会利益的再分配),食

9、品安全问题,“三聚氰胺”、“苏丹红”、“染色馒头”、“地沟油”、“瘦肉精”、“毒豆芽”、“毒大米”、“红心蛋”、“回炉面包”、“毒红薯粉”、“吊白块”、“毒花椒”,等等,这些不断出新的新奇名词并不是在考察你的想象力,而是每个名词后面对应的都是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已经不是道德范畴内的事情,而是丧失人性的犯罪行为。,1974年,联合国粮食组织就在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中将食品安全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是由于资源匮乏或技术落后产生的食品问题,而是由于企业伦理缺失而产生的食品问题。 这背后透露出的伦理问题是深刻的:不惜以伤害

10、消费者为代价片面追求利润;不重视企业信誉;漠视他人的生命。,我国市场的主要缺陷也许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法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2)企业家缺乏对人性的基本尊重;企业过于注重利润和效益,忽视对企业员工的关怀;(3)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缺乏谈判能力。 对企业我们应该提出什么样的伦理要求?,对企业的伦理要求,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诚实守信、公平交易、提供有质量保证的、对社会有益的产品、倡导绿色生产(使用可降解材料,不过度包装,减少工业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等等)、企业家做慈善和公益事业以回馈社会。 企业内部管理的责任: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

11、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等);营造一个安全、互助、友爱的工作环境,让企业的成长与员工的成长连为一体。,收入分配差距,一 般所说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指人群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即所谓高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乃至贫困线以下人群间的收入差距。人群间收入分配差 距是一个社会贫富差距的综合表现。在中国现阶段,除了人群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外,还存在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以及企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这四个意义上 的收入分配差距,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群间的收入分配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研究收入分配的权威专家提供的数据表明,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

12、收入分配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收入分配差距(城乡),中国目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在3.2倍左右。 1978年时,这一差距为2.37倍。 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提高农产品价格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收入,至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为1.70倍。 此后逐步回升,到1994年,达到2.87倍,尔后又再次出现下降。 但是,从1997年起,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2007年,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为3.33倍。 显然,如果考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因素,城乡居民间的实际收入差距可能达到5倍,甚至更高。这一演变过程表明,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

1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另一方面,一旦采取积极措施,这一差距缩小也会在较短时间内见效。,收入分配差距(东西),1985 年时,最高的东部是最低的西部的1.27倍,此后逐步拉大。 1999年,这一倍数扩大到1.42倍,2006年时,为1.56倍。 尽管如此,还是可以验证一个经验判断:中国城镇间的收入差距是有限的,如果再用生活成本指数进行调整,这一差距会进一步缩小。由于基数较低,在改革开放初期,四大区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距较小,在1986年时,东部为西部的0.86倍。以后也逐步扩大,1999年时,为1.51倍;2006年,扩大到2.26倍。 近年来,由于西部地区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14、地、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收入分配差距(行业),行业间收入差距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越来越大,现已成为首要的直接影响因素。改革之初,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察业和水利管 理业为高收入行业,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收入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时期,全社会总体收入都不高,高低收入之间的差距不是十分明显,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1.8倍左右。此后,这一差距即开始不断扩大。 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 到2005年,这一比例已增至4.88倍。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

15、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超过3倍则需要加以调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 在20个行业门类中,收入高低差距4.77倍。最高的证券业是全国平均的5.9倍,是最低的畜牧业的15.9倍。 。,收入分配差距(企业),企业内部存在收入差距,是人力资本差别的体现,是经济活动效率的要求,同时,劳动力和人力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收入水平及其差距。因此, 这一差距的合理存在,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在全社会层面应该相对稳定的差距,现在扩大得太快。高管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特 别是劳动报酬和资本回报之间的差距太大,且缺乏劳动报酬协商的保障制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16、关于工资水平的一份调研报告表明,相对于近年来国民经济增长和劳 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企业员工的总体工资水平增长偏慢。,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思路和措施,以是否公正为标志,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可分为两类: 制度“不公”的因素,如因在垄断行业、公共部门工作获得较高收入; 个人天赋和能力的因素,如具有创业者或企业家才能,或因特别努力工作获得较高收入。 对于前者,是尽可能消除;对于后者,则是适度调节。经验表明,收入分配差距不仅是可控的,而且可以通过综合治理,有效地缩小差距。,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思路和措施,缩小全社会的收入差距,一方面需要采取对人群间收入差距缩小有直接意义的措施,如机会公平、社会保障等,另一方面,还要从缩小城乡、地区、行业和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入手,标本兼治,使收入分配差距有较明显的缓解。,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思路和措施,第一,加快建立收入申报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可以仅针对特定人群,如达到某一公职级别及以上的政府官员,以及将要晋升至该级别的政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主要作用是反腐败,收入申报制度的作用就远不止于此,即便分配保障性住房,也需要以收入申报制度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