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版二年级艺术上教案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25842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版二年级艺术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新世纪版二年级艺术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新世纪版二年级艺术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新世纪版二年级艺术上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新世纪版二年级艺术上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世纪版二年级艺术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版二年级艺术上教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课件吧 http:/ 第一单元 秋天的歌单元概述:秋天是美丽的季节,那飘飘洒洒的落叶,鲜活绚丽的色彩,是大自然为秋天勾画的一幅美丽的图画。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挂满枝头的果实,还有那满登登的粮仓,是秋天为人类呈现的丰收的喜悦。城里的学生爱秋天,是因为它的美丽;农村的学生爱秋天,是因为它承载着希望。从艺术与生活的关联出发,围绕秋天的主题设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秋天,增强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艺术课学习的兴趣。本单元设计了“多彩的秋天”、“秋天的叶子”、“秋天的收获”三个课题。引导学生从最明显的季节特征中把握秋天的主旋律。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欣赏秋天的艺术作品、学

2、唱歌曲、进行绘画创作和粘贴树叶等艺术活动,抒发自己对秋天的感情,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学目标:1、秋天是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小学生认识秋天,往往是从色彩变化开始的。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色彩的作用,观察自然界的色彩,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事物。2、欣赏表现秋天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它们之间在艺术表现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特点。3、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秋天树叶的实物、图片或录象等,发现秋叶形、色的特点,并运用肢体语言、绘画、粘贴等形式表现秋叶的形态和动态。4、组织学生欣赏表现秋天丰收场景的艺术作品,在体会丰收带来人们喜悦心情的同时,学会用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教学思路建议:1、色彩表现秋天2、欣

3、赏秋天3、表现落叶,学唱歌曲4、画树叶5、根据树叶画,创编故事6、歌唱表演7、水果大拼盘8、歌舞表演教学思路拓展: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设计适合本学校学生的特色教学。如:在我校设计用“我是秋天的,我想对你们说!”为主题,进行一次演讲、故事等形式的比赛,让学生将自己所了解的秋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说出来。课时安排:5课时 课题一 多彩的秋天教学目标:1、秋天是一年中色彩最丰富的季节,小学生认识秋天,往往是从色彩变化开始的。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认识色彩的作用,观察自然界的色彩,学会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事物。2、欣赏表现秋天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它们之间在艺术表现表现手法上的不同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

4、备:表现秋天的图片(色彩要求尽量丰富)或录象带;与秋天有关的录音带学生准备:彩色笔、图画纸、彩纸、胶水、剪刀等用具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艺术作品,从中比较油画、年画、儿童画以及摄影图片在表现秋天时的不同手法,(在绘画作品中,表现秋天所用的色彩最丰富,这是秋天最明显的季节特征之一。)2、教师展示描写秋景的图片或播放录象带,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秋天的色彩变化,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眼中的秋天。教师也可以重点介绍“火红的、绛紫的、墨绿的秋天”中的色彩变化。3、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作品中色彩变化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如表现秋天的艺术作品多以暖色为主,给人一种温暖、热情的感受。4、学生利用

5、各种颜色进行绘画或不同材料粘贴出一幅表现秋天的作品。学生和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把作品保存在学生的艺术档案夹中。活动二:1、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儿童诗,体会诗歌中描写的秋的意境。2、让学生结合秋游或采摘活动,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收获的感受(学生对此活动都有亲身体验,这里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强化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3、播放教材中秋天的歌曲磁带,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教学评价建议:1、组织学生对自己的绘画或粘贴作品进行相互评论和交流,从而发现作品中运用不同色彩的特点。2、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进行随机的、鼓励的评价。教学课时建议:本课题需要一课时施教时间:8月30日-9月2日第一课

6、时教学内容:1、欣赏秋天的画2、学会秋天的诗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表现秋天的图片(色彩要求尽量丰富)或录象带;与秋天有关的录音带学生准备:彩色笔、图画纸、彩纸、胶水、剪刀等用具课型:欣赏课教学过程:一、导课:利用秋天的景物、儿歌或谜语,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季节,然后描述自己所认识的秋天是怎样的。二、新授:赏一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艺术作品,从中比较油画、年画、儿童画以及摄影图片在表现秋天时的不同手法,(在绘画作品中,表现秋天时所用的色彩最为丰富,这也是秋天最明显的季节特征之一。)看一看:教师展示描写秋景的图片或播放录象带,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秋天的色彩变化。谈一谈:让他们谈一谈自己眼中的秋天。

7、教师也可以重点介绍“火红的、绛紫的、墨绿的秋天”中的色彩变化。想一想: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作品中色彩变化带给人们的不同感受,如表现秋天的艺术作品多以暖色为主,它会给人一种温暖、热情的感受。贴一贴:学生利用各种颜色进行绘画或不同材料粘贴出一幅表现秋天的作品。学生和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把作品保存在学生的艺术档案夹中。听一听: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儿童诗,体会诗歌中描写的秋的意境。说一说:让学生结合秋游或采摘活动,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收获的感受(学生对此活动都有亲身体验,这里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强化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唱一唱:播放教材中秋天的歌曲录音带,带领学生一起学唱。三、课堂小结:评一

8、评:组织学生对自己的绘画或粘贴作品进行相互评论和交流,从而发现作品中运用不同色彩的特点。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进行随机的、鼓励的评价。板书设计: 课题二 秋天的叶子教学目标:组织学生通过观察秋天树叶的实物、图片或录象等,发现秋叶形、色的特点,并运用肢体语言、绘画、粘贴等艺术形式表现秋叶的形态和动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秋天有关的歌曲磁带学生准备:收集秋天的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树叶;绘画纸、彩色纸、胶水、剪刀等用具教学活动建议:活动一:1、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秋叶从“大树妈妈”身上飘落的图片或录象(有条件的地区,可组织学生去野外或树林里观察),仔细观察秋叶的形状和色彩。2、以歌曲秋叶为背景音乐,

9、组织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落叶飘落时的形态和情感(学生通过形体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等方面的变化,模仿秋天树叶的不同形态。如用双臂轻微的摇摆,下肢以小碎步移动来表现树叶的随风飘舞;用身体快速旋转表现狂风中飞舞的树叶等)。活动二:1、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树叶图或录象带,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的颜色和形状,谈一谈自己所了解的落叶的特点,为画树叶活动做准备。2、学生运用自己搜集的树叶实物,进行画树叶的活动(也可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通过自主研究,发现树叶画的制作方法,表现想象中的树叶形状和特征)。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树叶画添加上不同的表情。如高挂在枝头的树叶、四季常青的树叶和随风飘落的树叶等,它们各自具有怎

10、样的“心理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4、教师和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撕、剪、贴、拓印、添画等方法制作“树叶画”(适应不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要求)。活动三:此活动是在上一个活动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树叶画,编一个和树叶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此项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想象力)。活动四: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或集体创作“大树妈妈”以及“树叶宝宝”的头饰。2、学生戴上自己创作的头饰,按照头饰所代表的角色,进行自由即兴的歌舞表演(教师播放和本课有关的音乐做背景)。3、教师弹奏或播放树叶的音乐,全体学生扮演树叶从高高的树上飘落的动作(学生可自由发挥想象),音乐结束后,保持一个

11、动作不动,表示树叶在地上。教师扮演“扫落叶”的人,拿扫帚扫“落叶”。扫帚碰碰谁,谁就往中间靠拢,把所有的“叶子”都扫拢后,教师边说“让我去拿簸箕来”,边回到旁边,弹奏由低音区向高音区刮奏,表示一阵大风吹来把“叶子”吹开了。学生回到座位上(这个游戏的活动侧重对学生音乐的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教师评价建议:1、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富有创意的表演活动,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2、针对学生作品,结合学生自己的描述,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课时建议:本课题需要二课时施教时间:9月1日-9月4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秋天的诗歌2、学习秋叶的儿歌3、欣赏秋叶并伴音乐做秋叶飘落

12、的表演教学准备:与秋天有关的歌曲磁带、诗歌、儿歌等素材课型:综合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导课:利用上节课的有关秋天的诗歌。首先可以作为复习巩固,同时再一次回忆秋天的风景,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的场面进行描述,从而导入新课。二、新授:看一看: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秋叶从“大树妈妈”身上飘落的图片或录象(有条件的地区,可组织学生去野外或树林里观察),仔细观察秋叶的形状和色彩。学一学:学习书上有关秋叶的小儿歌。模仿一下:以歌曲秋叶为背景音乐,组织学生用肢体语言模仿落叶飘落时的形态和情感(学生通过形体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等方面的变化,模仿秋天树叶的不同形态。如用双臂轻微的摇摆,下肢以小碎步移动来表现树叶的随风飘舞

13、;用身体快速旋转表现狂风中飞舞的树叶等)。谈一谈: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树叶图或录象带,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树叶的颜色和形状,谈一谈自己所了解的落叶的特点,为画树叶活动做准备。演一演:教师弹奏或播放树叶的音乐,全体学生扮演树叶从高高的树上飘落的动作(学生可自由发挥想象),音乐结束后,保持一个动作不动,表示树叶在地上。教师扮演“扫落叶”的人,拿扫帚扫“落叶”。扫帚碰碰谁,谁就往中间靠拢,把所有的“叶子”都扫拢后,教师边说“让我去拿簸箕来”,边回到旁边,弹奏由低音区向高音区刮奏,表示一阵大风吹来把“叶子”吹开了。学生回到座位上(这个游戏的活动侧重对学生音乐的感受和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三、课堂小结:评一评:

14、针对学生在本课中的表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尽量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他们想象的翅膀更加丰满。特别是在听音乐自由表演时,更是应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达到预期的目的。板书设计:树叶娃娃,妈妈抱大 只会拍手,不会说话。 秋风羞它,脸儿红了, 一个一个,跳到地下。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树叶画2、创作粘贴画教学准备:秋景图片和录相带(教具),学生收集秋景资料、秋叶实物、各种色笔、胶水、剪刀、色纸。(学具)课型:欣赏与创作教学过程:一、导课:二、新授:谈一谈:讨论油画、照片表现秋天的不同方式。P234说一说:说一说秋天的色彩变化,自己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暖色调为主。赏一赏:说一说书上秋叶的特点

15、,展示自己收集的秋叶。贴一贴:创作一幅自己的秋景作品,利用秋叶实物绘画、粘贴、拓印、添画、撕均可。(播放关于秋天的音乐过程中)编一编:展示作品,说说自己作品中的故事。编一个和秋景有关的故事。三、课堂小结: 及时鼓励学生中表现较好的,让他们互相观察一下,说出大家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不足,共同进步。板书设计: 札记: 在做范画时我发现:新鲜的树叶作的画,干了以后就会卷起来很难看,而干树叶作的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提前了三天布置学生间来树叶夹在书里压干,这样课上的作业效果就好多了。所以说教师提前体验作业是很有必要的。 课题三 秋天的收获教学目的:组织学生欣赏表现秋天丰收场景的艺术作品,在体会丰收带给人们喜悦心情的同时,学会用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描写秋天庆丰收场面或农民辛勤劳作场景的图片或录像。学生准备:一人准备一个秋天的水果;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