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25016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G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G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G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G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1章节(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点此播放教学视频,本课内容结构,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一、坚持经济制度 1、我国为实现共同富裕,制定的“三步走”战略是什么?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点此播放教学视频,2、建国100周年,我国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2、,基本实现现代化。 3、公有制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在我国的经济大舞台上,唱主角的是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的组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国有经济的含义(什么是国有经济):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点此播放教学视频,5、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6、国有经济的作用?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

3、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点此播放教学视频,7、集体经济的含义(什么是集体经济):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集体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经济的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点此播放教学视频,8、非公有制经济组成: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

4、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 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点此播放教学视频,9、 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由什么决定: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10、为什么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同时,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11、怎样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怎样让公有制

5、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二、实现共同富裕 1、与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分配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怎样防止贫富差距变大、分配时应怎样做)? 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点此播放教学视频,3、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6、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但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点此播放教学视频,5、我们社会的“四个尊重”的方针: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个尊重”的意义: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泉源也将充分涌流。 6、为了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我们个人应该怎样做?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件,发挥

7、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三、学会合理消费 1、人们的消费选择、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闲、交通、通信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 人们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我们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 除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外,主要表现于日常的消费和理财。 学会理财,是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点此播放教学视频,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合理消费(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在消费时更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

8、目; 在消费前,我们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 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仍要节俭。 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命题预测 把握方向】 由于本课理论性比较强,因此中考思想品德对本课的考查一般会结合时事材料来进行,而不会单纯考理论知识。比如结合“十八大”、“”考查身边的发展变化,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创业考查我国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及共同富裕,结合人才、科技的作用考

9、查“四个尊重”、抓住机遇成才等。本部分的题型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时候也会出现分析题,只不过问法会相对简单一些,题目难度不会很大。同时,还是注意“学会合理消费”的实践活动题目。,点此播放教学视频,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这说明我国 ( ) A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C还是世界上很落后的国家 D人民生活还处于温饱水平 2“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

10、、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中,投资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获得的收入属于 ( ) A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 B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C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 D按风险高低分配所得的收入,A,B,3、2012年9月1日,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一周年。一年来,新个税法的实施有效减轻了中低收入者得得税负:全国个税收入连续十个月下降,6000万人告别个税。个税调整 ( ) A、免除了国家税收 B、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C、违背了社会公平 D、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4、2012年10月2日,墨西哥前驻华大使李子文说,过去10年里,世界经历多次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却能保持稳定而高速的增长,这与中国在经

11、济政策上审时度势分不开的。这表明 ( ) A、中国经济政策适合所有国家 B、中国已经是经济强国 C、我国的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D、中国已经跨越了初级阶段,D,C,点此播放教学视频,5、2012年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鼓励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制定情况汇报,部署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工作。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就业的重要力量。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1)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积极鼓励、支

12、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稳定、健康发展;(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6、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近年来,安徽的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正在越做越大。201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0052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9%,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字增长,从而成为全国第14个国内生产总值超万亿的省份。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想一想: 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分配制度?你认为分好这个“蛋糕”有何重要意义?,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答:(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共享改革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