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学年教师培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24959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培训_学年教师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企业培训_学年教师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企业培训_学年教师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企业培训_学年教师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企业培训_学年教师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培训_学年教师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培训_学年教师培训(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 :教师必读(一) 一、我们的学生观: 1、相信学生的内心都有向上、向真、向善、向美的愿望。2、要坚定地相信学生会发展和进步。3、只要是内心向上,并为之而努力的学生,都是好学生。二、我们的教育观:1、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期望进步。2、欣赏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3、爱心相对,换取爱心,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生命激励生命。三、我们教育的途径:1、小事入手,发现闪光点备加爱护;发现不足,爱心帮扶。2、体验过程,丰富情感,增加学生对生活的认识。3、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四、我们的教学观:1、教学不只是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形成对待学习的品格和态度。2、只抓成绩的老师很自私,因为表面

2、上很好看,可能错过了学生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期,反而害了学生。3、教学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为核心。五、教师的境界 1、园丁:悉心栽培,爱心呵护。2、伯乐:发现优点,备加赏识3、导师:制定规划,激励引导内容 :教师必读(二) 六、教师爱心的境界 1、热爱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教学;2、博爱坚定信心,有教无类,爱所有学生,爱学生所有3、真爱无私的爱,不计任何回报的爱。只要尽自己的努力,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便无怨无悔七、我们的家长观:1、感谢家长对我们的信任,有了家长的信任,我们才有一份这样的工作。2、不向家长要求太多,家长理解我们,我们感谢;不理解我们,我们宽宥。3、家长始终是站在自己孩子是否进步的立

3、场上的,其他的是白搭。八、我们的格言: 让每个孩子快乐和幸福是我最真挚的追求。 师以德为本,心以爱为源;以真理教书,用真情育人。爱是一种信任、尊重、鞭策、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懂得欣赏,石头也会放光彩;不会赏识,金子也会被埋没。让每个学生都自信,让每个学生都成功。没有爱就没有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每个孩子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的。内容 :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如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一) 当前教育面临诸多问题,比如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现象。针对这些现状从宏观上谈三个概念:一、教育1.剩余理论:诺贝尔奖奖得者德国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

4、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后所剩余的东西。既然如此,我们该教什么,使忘却的最少呢?(1)教师的人格和思想,魅力和责任。(2)知识易忘,能力永存,所以发展能力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这也是新课改为什么强调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外墙上写着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3)自主学习的东西最难忘,所以要设法让被动学习更多地转化为主动学习。结论: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想学爱学并学会自主学习;2火把理论:3000多年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普多塔尔说:“人脑不是一个可以灌注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可以点燃的火把。”目前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原因就在

5、于此。讲个小笑话。联合国针对非洲粮食缺乏问题拟定了一个选题,让几个地区和国家的儿童回答-题目是:请用自己的观点阐述一下如何解决非洲粮食缺乏问题。但孩子们都没有答上来,其原因令人深思。非洲儿童因为太穷所以不知道“粮食”是什么含义;欧洲儿童因为什么都不缺所以不知道“缺乏”是什么含义;美国儿童以为美国就是世界,而世界就是美国所以不知道“非洲”在哪里;中国儿童什么都知道,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观点”是什么!你们说,如果一个连观点都没有的人,如何谈创新?结论: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发表自已观点的机会,让他们能提出问题,独立思考。3.自尊理论: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不要

6、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请记住促使儿童学习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使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他对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感;我们的教育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学习的幸福而快乐。我们过多地强调了失败是成功之母,却没有想到,更多的人在失败面前不是重新崛起而是彻底倒下,一粒种子顶着巨石钻出地面固然勇气可嘉,然而故意把巨石压在种子的上面看它扭曲着身子钻出石缝不也是一种很残酷的事情吗? “激励赏识参与期待”即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才华,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期待每

7、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也没有教育。结论:我们的教育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新课程最终达到的目标简单的说就是使每一个学生赢得尊严,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内容 :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如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二) 二、文化教育的另一个说法是:教育就是传承文化,传递人类文明。那么什么是文化呢?(1) 关于文化的几种定义:1、一位捷克总统曾说:文化在一般意义上说是通过教育达到的文明规则,在高层意义上讲则是一个社会或组织心照不宣的精神默契。2、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人格的沉淀。3、企业文化,当人们在一起工作时显现出的独特群体特性,有时是不一定能说

8、出来的但大家心领神会的规矩。4、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方针发展的方向;是领导作风师德师风素质的体现;是人文关怀、凝聚人心、服务的意识。结论: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粘合剂。有时我们常常将其说成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2)中西文化的一些差异:1、西方文明:希腊的哲学,罗马的法,英国的政治,基督教的精神。宗教文明:以善为本,彼此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西方国家基础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应来源于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血液中的这种宗教思想。2、中国文化:北京师大著名博士生导师肖川对传统的儒家文化说到:就我个人认为儒家文化没有太多精华,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它重视教育,但它的目的是为了出人关头地,自己能够做官

9、,其教育的目的已经喧宾夺主,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他读书的价值取向是出人头地,而不是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使人具备创造能力,成为一个能够真正适应社会的人。所以它的教育虽然也讲树人但其目的或者说价值取向是错误的。(3) 因文化不同形成东西方不同的思维和行事方式。1、价值取向,中国人以善为主,而西方人以真为本。2、做事方式,中国人注重结果,而西方人注重过程,比如大家常说的一个小故事,说一个美国老太太遇到了一个中国老太太,两人聊天,中国老太太说:我奋斗了一辈子终于攒够了买房子的钱,美国老太太说:我奋斗了一生终于将我住了一辈子的房子的贷款还清了。3、好学生

10、的标准,中国人认为老实听话就是好孩子,而西方人认为善于表现自己,能提出问题,有个性有号召力才是好孩子。4、工作方式,中国人往往和为贵,依赖性强。而西方人喜欢竞争,独立性强。5、处事原则,中国人好面子,说话好转弯抹角,遇事时情感第一,法律第二。而西方人说话坦诚直率,遇事法律第一,情感次之。结论:我们的学校管理应以人为本,要努力培养一种和谐的学校文化,从而形成学习型团队。内容 :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如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三) 三、职责(1)心态问题小故事:编蓝子。二战时期,德国军队曾经把一批革命者抓起来,关在阴暗潮湿的小屋子里,每人一间,寂寞难熬。更糟糕的是每天让他们干同样一件事情:编蓝子。没多久,

11、好多人精神忧郁,神情惶惚。几年以后,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为什么?原来他的至胜法宝是:他非常喜欢编蓝子。这就是心态,他告诉我们对一些不能改变的事,与其痛苦地接受它,不如愉快地拥抱它。对待工作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一项任务去完成,可能就觉得枯燥乏味;但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的话,那肯定会觉得美好快乐。(2)如何认识自己希腊特尔斐岛上有一座阿波罗神庙,神殿里镌刻着一条“神谕”:认识你自己。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生存,安全,交往,尊重,自我超越)的术语来说,社会上多数人认识不到自己的生存价值,这对社会和个人都是一种损失。歌德说:“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绝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通过实践,尽力去履行你的

12、职责,那你就会立即知道你的价值。可是你的职责是什么呢?就是当前的现实要求。”原来认识自己的过程就是不断履行时代赋予你的现实要求的过程,就是这么简单!同时职责不同于职业,职业可以终身不变;职责却是与时俱进的。(3)如何履行职责美国西点军校的一句精典名言:no excuse!(没有任何借口)。西点军校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的别称,因其坐落在美国纽约东南部奥兰治县山区哈德逊河畔的西点镇而得名,200年来,西点为美国培养出了三位总统,五位五星级上将,3700名将军及无数的精英人才。在西点有一个广为传诵的悠久传统,就是遇到军官问话,只能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

13、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它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如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小学教研室 张正荣去年的4月份我对全区所有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专题培训讲座,题目是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如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一共讲了三个概念:教育、文化、职责。在营子中心校讲完后,李长福老师当即送给了我六个字,也是他听后的内心感受:明

14、目、开心、增智。我非常高兴,因为能为大家做一点有益的事,一直是我的人生哲学。一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再次相聚,希望今天的讲座同样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3月份我到全区各学校听了一些课,总的感觉:喜忧各半。高兴的是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尽管环境一般、条件较差、待遇不高、任务繁重,但仍然能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尽职尽责、无怨无悔。担忧的是我们很多年轻教师在不知不觉中由于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的一件工作,而慢慢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淅淅缺乏了对学生的爱心,有的专业水平甚至开始下滑(故事1:水煮青蛙 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一次著名的实验。实验人员捉来一只健康的青蛙,冷不防把它丢进一个煮沸的开水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

15、一发的生死关头,说时迟那时快,用尽全力,跃出那势必让它葬身的水锅,安然逃生。隔了半个小时,他们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这一回往锅里放入冷水,然后把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进锅里。青蛙自在地在水中游来游去,接着实验人员在锅底偷偷地用炭火加热。青蛙不知究底,自然悠悠地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慢慢地,锅里的水越来越热,青蛙觉得不妙了,但等到它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令它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已经为时太晚,它欲跃乏力,全身发软,呆呆躺在水里,直到被煮死在锅里。)因此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当然这当中不少教师不是不想干,而是不会干。基于这种情况,我和刘局长、薛局长进行了沟通,经他们同意决定召开这次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现场培训会。下面我就接着去年的内容讲四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学?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教师?一:好的教育1不为分数、不为选拔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从宏观上知道教育的三个层面,否则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办教育。教育:一是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二是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成为一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