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管理实施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247735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管理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管理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管理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管理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管理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管理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管理实施方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则.3第二章 培训体系与组织运作4第三章 培训需求确定与计划6第四章 培训实施8第五章 培训评估、记录归档及报账11第六章 课程开发管理.13第七章 师资管理.16第八章 培训专干管理.19第九章 培训纪律及考试管理.20第十章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22第十一章 中层及专家团队培训管理.24第十二章 对外知识服务管理25第十三章 教师及教学设备借用管理.27第十四章 附则.28课程开发立项申报表.29课程开发编写规范.30课程评审表.32合作点来厂实习培训跟踪单.33教师及教学设备借用安全管理责任书.34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目的本细则是培训管理程序的支撑性文件,为如何开展培训工

2、作提供操作指南。第二条 权利与义务员工有依法获得必要的培训的权利;员工有不断提高自身职业化素质和水平,努力增强终身学习和就业能力的责任。企业有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培训资源,组织进行培训评价与考评的权利;培养下属是各级管理者的义务,各级管理者要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员工培训。第三条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沙卷烟厂主业从业人员。第二章 培训体系与组织运作第四条 培训分类及定义:培训,提高员工意识、能力和素质所组织的活动或采取的措施。1. 根据其目的和要求,培训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新员工进厂培训:指为了使新员工进到企业后,了解企业而进行的一种普及性、宣贯性培训。2)上岗资格培训:指

3、为了获取某岗位所需的必备技能而参加的培训;3)任职资格培训:又称职业生涯发展培训,指为了在相应的职种上获得晋升而必须经历的培训,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4)在岗提升培训:指为了适应当前从事岗位新要求、新变化而开展的培训;5)继续教育培训:指为了提升知识结构而进行的一种学历学习。2. 根据培训的组织方式,培训分为两种类型:1)内部培训:指企业自行举办的培训。包括“计划内内部培训”和“计划外内部培训”。2)送外培训:指非企业自行举办的培训,包括“计划内送外培训”和“计划外送外培训”;3. 根据培训职能属性,培训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部门培训:即组织部门内员工进行的培训项目;2)职能培训:指因工作职能

4、关系组织其他部门员工一起参与的培训项目;3)对外合作点知识服务:指由企业提供师资为对外合作加工点提供的各类授课服务,又分为合作点来厂培训和到合作点授课两种方式。第五条 培训目标1. 员工人均每年接受培训不得低于15课时(其中中层管理人员人均每年接受培训40课时以上,四五级专家人均每年接受培训课时30课时以上)。2. 培训满意度平均88%以上;3. 中层管理人员每年平均授课1小时以上,四五级专家年度平均授课5小时以上。第六条 培训要求1. 需要培训的几种基本情形:新进厂员工、上到新岗位、本岗位职能变化、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接受新任务新要求、新制度文件颁布、工作被动或问题频出、技术技能储备、员工综

5、合素养提升、任职资格晋升需求、组织要求等;2. 一般情况下,新员工培训在进厂3个月内要执行完毕;3. 有上岗资格培训要求的岗位,上岗前必须完成培训且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4. 关键岗位(由各部门自行确定),每岗位至少储备一名以上的后备人员;5. 除上述资格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外,其他培训应以脱产的方式进行。第七条 培训职责划分1. 人力资源部负责健全企业培训体系并确定体系的有效运行;负责培训经费的管理;负责对各部门提供培训指导和培训信息;负责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重点培训项目的培训组织;2. 职能部门根据其主管职能负责牵头组织相关培训;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年度培训计划的编制、申报与组织实施;4.

6、人力资源部(副)部长负责组织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审批计划外内部培训项目;5. 培训主管领导负责审批年度培训计划与计划外送外培训项目;6. 人力资源部任职资格专员(定岗定员管理员)负责确定须经上岗资格培训的岗位,并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标注;7. 人力资源部培训专(管理)员负责督促培训计划的执行;负责培训实施与评估的过程管理;负责建立和保存员工的培训记录及档案;8. 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部门培训的管理、协调与实施组织,提交本部门培训记录,并保存其他培训资料,如考试试卷、培训满意度调查表等;并指定专人负责员工岗位异动前的岗位培训情况审核,确保须经上岗资格培训的岗位人员在培训合格后上岗。第三章 培

7、训需求确定与培训计划第八条 培训计划制定的原则1. 需要性:培训计划应以工作需要为依据,综合“打造一流的行业内加工厂”的企业发展目标,部门职责及个人发展需求和工作短板而制定。重点围绕安全、质量、成本和效率来开展;2. 实用性:有效利用培训资源,增加内培项目,适当控制送外培训;3. 系统性:部门在制定计划时,应结合员工职业发展需求,同时还应考虑从知识、技能、态度和习惯四方面来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4. 可行性:计划制定应充分考虑部门工作,受训人员的时间安排,师资、资金预算等,确保计划能够实施。第九条 培训需求申报要求1. 送外培训:以“人”为实施单位,时间控制跨度3个月;2. 内部培训:以“期”为

8、实施单位,时间控制跨度1个月。第十条 培训年度计划编制步骤1. 根据企业计划、预算进度要求,各部门综合企业实际和生产管理对员工岗位能力的需求,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及发展计划,对下年度培训需求进行前期的资料收集与沟通,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模块或建立书面表格,并经部门领导审批后提交;2. 职能培训,由培训学员部门向职能所属部门提培训需求,由职能部门审核后统一录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培训模块并提交;3. 人力资源部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统筹和平衡各部门的申报需求,编制下年度培训计划,提交培训主管领导审批;4. 经培训主管领导审批后的年度培训计划,于12月28日提交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并按公司要求提交

9、相关登记表,审核后的培训计划以电子版本的形式公布。第十一条 计划调整1. 增加送外培训:填写“计划外培训项目申报表”,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交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签字审核,送培训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组织实施,原则上不得超过本部门的年度培训预算总和;2. 增加计划外培训:由部门负责人签字后,经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签字同意后,组织实施,原则上不得超过部门年度培训预算总和;3. 培训计划的调整:每季度最后一个月月底,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向人力资源部提交下一个季度“培训计划调整申请表”,人力资源部据此调整培训计划。第十二条 考核1. 培训需求了解不准确、随意申报培训计划或培训计划针对性不强,考核(C);2

10、. 培训计划提交不及时,考核(D);3. 培训计划在“时间、组织方式、人员落实”等方面不符合要求,每1项考核(E)。第四章 培训实施第十三条 培训实施细则 1.培训组织者(或领队人员)的培训准备:1)内部培训:培训通知:一般情况下需提前2-3天发布,且发布途径须便于受训者知晓;主题、时间、地点、参加对象、老师、主要内容、咨询电话、组织部门等信息应准确无误和清晰,不得使人产生歧义;地点布置及设备调试:实施前一天须对培训场地和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关键控制点有:白板、白板笔、白板擦、练习纸、电源、电源插口、话筒、音响、电池、饮用水、纸杯、电脑、投影仪、投影幕布、座位数量及摆放、灯光、空调等;资料准备:

11、有教材、讲义或其它培训资料要求的,需提前一天准备;培训当天准备好签到表、笔及办班满意度调查表等。2)送外培训:在培训前3-7天,与培训组织机构确认培训能否按时举行;弄清到达路线,确认能够买到出发的车(机)票;2. 培训参与者的培训准备根据培训时间,协调好手头工作;明确培训目标,熟悉授课大纲和教案,准备好需要咨询的问题;必要时准备U盘、照相机、录音笔等,以备备份教学资料。3. 培训组织1)所有职能培训由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2)新员工培训: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组织实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简介、企业文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卷烟工艺、安全知识等;3)上岗资格培训的组织:由各部门自行组

12、织,质管员需经过企业管理部考试认可,工艺员需经过生产管理部考试认可,特种工和其他需要外部培训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4)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组织:由安保法规部牵头,各部门共同组织实施。我厂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根据年度计划实施,使之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三级安全培训:由安保法规部及各部门共同组织对新员工进行厂级、部门级、班组级安全培训,培训内容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管理规定中相关规定执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特种作业类岗位(如电工、叉车工、焊工、车工、压力容器操作工、电梯工、司炉工、制冷操作、锅炉水处理等岗位),需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方能上岗,其培训组

13、织由安保法规部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及上级文件、通知等有关规定执行。其他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各部门可根据其工作性质,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普及安全知识的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其它安全培训: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的针对性安全培训由设备工程部配合相关部门组织:仓库、化危物品保管员以及视频、清控人员的培训按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执行。5)其他培训:由各部门根据培训计划采用内部培训或送外培训完成。内部培训:由组织部门直接负责确定课程设计、参加培训人员、培训场地、教学资源准备,组织实施。送外培训:由组织部门直接根据培训计划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确定受

14、训人员名单,填写“员工培训记录”,经部门领导审核和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审批后,方可执行。有共性培训内容的送外培训,受训者回厂后须进行分享。4、培训控制:培训必须严格按计划实施。1)培训内容控制:培训实施内容必须与计划项目一致或相近。2)培训时间控制,特殊情况下可申请延期或提前一个月,但不得跨年度。3)培训人员控制:送外培训人员名单如有变动,必须经人力资源部审核。5、培训经费管理:1)部门培训经费按部门年度总预算进行控制,超过部分由部门自行解决;2)送外培训,与培训无关的“考察费”、“资料费”不予报销;3)企业为员工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与受训者签订“培训服务协议”,约定服务期。第十四条 考核1、培训计划,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内培每1项,外培每1人考核(D),年度内未完成,内培每缺1项、外培每缺1人考核(C)。2、有上岗资格要求的岗位,未取得上岗或有效期到期未及时办理复审培训,考核(A)。3、未经审核实施计划外培训,考核(C),且只能在部门年度结余的培训费用内报销。第五章 培训评估、记录归档及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