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247675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培训_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职业道德基本常识一、 本章学习的基本知识内容和主要技能点:1、掌握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点2、掌握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内容3、了解职业道德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二、练习题(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这一原则,是企业培训师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2、“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培训师要做到热爱本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勤奋敬业。( )3、职业道德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4、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都有鲜明的职业烙印。( )5、提高职业素质是端正职业态度的重要内容。( ) 6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

2、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表现。( )7 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二)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C、“五爱” D、承担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C、承担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D、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3、职业道德可采用“守则”、“公约”、“章程”、的形式,体现出( ) A、形式的单一性 B、形式的规范性 C、形式的多样性 D、形式的稳定性4、( )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A、职业态度 B、职业声誉C.职业能力 D、职业利益5、培训工作只有与(

3、)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A、效率 B、效益 C、技能 D、就业6、( )是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A、职业责任 B、职业成就感 C、职业能力 D、职业效益7、社会主义义道德具体体现在( )A、职业素质 B、职业道德 C、职业分工 D、职业能力8、职业声誉是培训师职业的( )A、资格 B、素质 C、生命 D、动力 E、威信(三)多项选择题1、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A、爱岗敬业,恪尽职守B、遵纪守法,为人师表C、勤奋敬业,任劳任怨D、勤于钻研,精益求精E、以人为本,开拓创新2、社会主义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有()A、尊老爱幼、男女平等B、夫妻和睦,勤俭持家C、邻里团结D、遵纪守法E、服

4、务群众、奉献社会3、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 )A、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B、爱护公物、保护环境C、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大公无私 E、遵纪守法4、所谓职业道德是指( )A、人们在业余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B、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C、人们在公共场所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D、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E、人们在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5、企业培训师的主要工作包括( )A、策划、开发培训项目 B、制定实施培训计划C、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D、培训咨询和教学活动E、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6、( )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A、重视人 B、尊重人 C、理解人 D、依靠人 E、选用人(

5、四)判断并说明1、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标准都打上了鲜明的职业烙印。( )2、培训师应该有渊博的知识。( )第二章 政策法规基本常识一、本章学习的基本知识内容和主要技能点:1、掌握宪法、教育法、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等关于职业培训的有关规定2、了解三代领导人重要教育思想论述的指导意义二、练习题(一)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民办教育属于高盈利性企业。( )劳动法为规范劳动关系及其附随一切关系之法律制度之全体。(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层次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法律、宪法、行政法规、规章 B、法律、行政法规、宪法、规章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D、宪法、规章、法律、

6、行政法规2、我国哪部法规首次明确提出“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的概念()A、教育法 B、职业教育法C、劳动法 D、职业技能鉴定规定3、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我国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必须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 B、提高国民素质C、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必须同劳动生产相结合4、当前评价劳动者生产技能水平的主要方法是()A、“职业技能鉴定”制度 B、“工人考核”制度C、“技师聘任”制度 D、“科技攻关”制度5、()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A、科学确定职业分类 B、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C、提高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D、实行培训与使用相结合6、()的出台,为我国工人考核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

7、奠定了基础。A、职业技能鉴定规定B、工人考核条例C、企业职工培训规定 D、职业培训实施管理规定7、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 )A、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就业 B、为人民服务的原则C、人人平等的原则 D、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三)多项选择题1、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是1981年由以下( )颁布的A、教育部 B、劳动部 C、中共中央、 D、全国人大 E、国务院2、与职业培训直接相关的法律包括( )A、 公司法 B、劳动法 C、教育法 D、职业教育法 E、企业法3、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 )的主要依据。A、求职 B、任职 C、开业 D、就业 E、用人单位录用(四)、简述题1、 企业培训师为什么要学习和

8、掌握职业培训的有关法律法规?2、 为什么说开展职业技能签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第三章 经济学基本常识一、 本章学习的基本知识内容和主要技能点:1、 掌握市场经济的供求原理,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职业培训应如何遵循市场规律运作2、 了解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异同点3、 了解信息不对称的含义以及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方法二、练习题(一) 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劳动力需求弹性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对工资水平的反映程度。( )2、市场机制主要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二)单项选择题1、知识经济以( )为第一生产支柱A.智力资源

9、B.高新技术 C.高技术产业 D.高等教育2、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政府在配量资源过程中坚持()A.宏观调控原则 B.市场化原则 C.价格机制原则 D.供求平衡原则3、市场经济配置效法是以追逐利益为中心,通过()来实现的A、价值规律 B、供需平衡 C、企业自主 D、竞争机制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A、 产品价格 B、技术进步 C、人员的流动 D、外延扩大再生产5、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追求的目标是( )A、利润的最大化 B、利润的最小化 C、成本的合理化D、商品的多样化 E、质量的最优化(三) 多项选择题1、影响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有()A、人们的习惯B、技术进步 C、可供选

10、择的机会D、劳动力流动E、人们的收入效应2、下列市场中属特殊商品市场的有( )A、 消费品市场 B、劳动力市场 C、技术信息市场D、生产资料市场 E、金融市场3、人们通过市场机制可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即()A、为谁生产 B、生产什么 C、如何生产 D、生产成本E、生产水平4、以下哪些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A、习惯与工作态度 B、收入效应 C、产品价格D、技术进步 E、外延扩大再生产5、根据经济学基本常识的有关介绍,失业类型主要有( )四类。A、摩擦性事业 B、混合性失业 C、替代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 E、周期性失业 F、季节性失业6、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A、商品生产社会化 B、产

11、权关系明晰化 C、生产要素商品化D、经济关系市场化 E、资源配置市场中心化7、影响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有( )A、习惯与工作态度 B、收入效应 C、产品价格 D、技术进步 E、外延扩大再生产8、失业率必须以下面概念相联系( )A、就业人数 B、就业者 C、失业者 D、非劳动人口 E、劳动人口(四)、简述题1、 请简述什么是劳动力需求弹性?2、 企业培训师为什么要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第四章 教育培训基本常识一、本章学习的基本知识内容和主要技能点:1、 掌握现代教育和培训的基本特点2、 掌握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主要指标以及计算培训效益的方法3、 了解职业培训的作用和意义二、练习题(一)是非判断题(

12、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只要有人类社会,教育就会持续发展。( )2、利用企业内部各组织间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对人才的数量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称之为趋势外推法。(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 )4、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 促进经济发展 B、提高国民素质 C、提高企业竞争力 D、完善市场机制2、根据教材介绍,以下哪一项属于教育的基本规律()A、教育的政治化规律 B、教育与生产力相互作用的规律C、教育自身理论完善规律 D、教育的法制法规律3、()属于培训统计的基础工作A、统计设计 B、统计分析 C、建立统计台帐 D、制定统计指标(三)多项选择题1、教育的基本特点有()A、规范性B、永恒性C、历史性D、相对独立性E、严肃性2、现代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可概括为()A、教育终身化B、教育法制化C、教育民主化D、教育科技化E、教育国际化3、教育培训统计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A、资料的初步整理B、集中量数与分散量数C、相关和直线回归D、众数和频数的估计E、差异假设检验4、人力资源预测方面的指标包括()A、未来人才需求的数量、规格、质量指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