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91244534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说课稿:《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说课稿:《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说课稿:《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体与绝缘体说课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导体与绝缘体。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的第五课。教材共两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检测区分25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第二部分是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教材的重点是检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实验过程,难点是究意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二、学情分析现在的四年级学生,年龄还小,对电的知识还很陌生和缺乏,时于电路的知识组织的材料等都没有很好的科学认识。学生前面几课已初步认识了电与

2、我们生活联系,电的形成,电路等相关知识,本课继续围绕生活中有些地方希望有电,有些地方不需要有电,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有些物质、容易导电,它们被称作导体。有些物质不容易导电,它们被称作绝缘体。过程与方法:学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制定小组研究计划进行实验检测猜想整理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四、说教学准备1、每组学生一份材料: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材料,如电路检测器、玻璃、橡胶、钢管等25种待检测的物体和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有的实验材料让学生自己准备,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3、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五、说教学策略(说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利用多媒体进行引导学生教学。四年级学生思维正处在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具体形象。因此,在教学时,我设计并运用课件动画图。让学生置身于本课所描述的情景之中,缩短了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也更容易接受。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日常经验出发,通过让学生猜想,实验,让学生有自己真实的,可行性研究。这个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收集事实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过程,着重训练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找出结论。2、说学法猜想质疑探究。教学

4、时遵循重视学生个体参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的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展示交流,主动探索,构建新知,体验收获。六、说教学过程1、情景激趣,引出问题。课件出示二幅动画图,图1的内容是:一个工人叔叔修理带电的电器时,用钢丝钳剪断一根带电的电线;图2的内容是:一位农民伯伯好心地捡起地上的裸线。接着出现二个问题:“工人叔叔会不会触电,为什么?”“农民伯伯呢?”围绕这两个问题,引出课题:导体与绝缘体。(并板书课题。)设计理念 采用这种方式引出课题,唤起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2、引发矛盾,合理推测。课件出示物体材料,让学生分别找出并说出

5、它们的名称,从而熟悉实验材料。我出示一块橡皮,让学生猜测一下它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学生开始交流,有的说是导体,有的说是绝缘体。没有谁能说服谁。在学生互动对话中生成问题。总结引导:大家都猜测非常好!究竟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只靠猜测是不行的,要靠科学的事实来证明一切,那么,怎么证明呢?教师的总结引导,从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探索研究,观察现象我以橡皮作示范,演示检测过程,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步骤。以小组形式对物体材料进行检测的实验活动,并在科学检测记录表上作好记载。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激情,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学习的乐趣。实验结束后,根据学生预测和实验汇报的结果,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对照

6、,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可研究的信息。让学生回答课件上提出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很自信地回答:“工人叔叔不会触电,因为钢丝钳的柄上套有橡胶,而橡胶是绝缘材料不会导电”。“农民伯伯可能会触电,是因为裸露的导线是导体材料会导电”。4、归纳定义,强调重点。让学生通过归纳出导体与绝缘体的定义。(并板书)强调“能通过”、“不能通过”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学生归纳根据时,所用到的科学术语可能是多种多样。教师不必强求一律,尽可能选用既通俗又说明问题的科学术语。5、联系生活,应用知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我们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学生交流,讨论。收集学生信息汇报交流,讲解安全用电事项。6、活动拓展,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调查内容:你周围的哪些人、动物受到过电的伤害和触电原因。引导学生对导体、绝缘体和安全用电知识延伸到课后研讨。以上这些就是我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