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说课稿:《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9124453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说课稿:《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科学说课稿:《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说课稿:《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说课稿:《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是怎样传播的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是怎样传播的。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四个部分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在本课内容之前学生探究了光和影的关系,建立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在这一基础上再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我认为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巩固光和影子的科学关系,又为续学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的研究打下基础,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精神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课的内容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第二部分是“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五年级学生的已经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同时对实验课兴趣非常浓厚。

2、但是在思维上,逻辑性、严谨性不强,考虑问题不验操作,对学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有关深入、不够细致周密;同时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本节课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实光是直线传播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发现、探究、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力及多方面的素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科学课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的课程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2、过程与方法: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利用光的传播规律

3、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 难点:寻找假设的依据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三、说教法、学法有人将科学比喻为引导学生过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好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过河”的下脚石,但又不能越过这个度,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法确定如下:从教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探究”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每位学生都能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从而让学生学到探究科学规律的本领。本课通过让学生对光

4、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实验观察、研讨、推测、验证、解释。为了能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中我还同时综合运用了(讨论法、实验法、探究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从学的方面来说,本课主要采用(观察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等)多种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光传播的现象进行有意识的初步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进行探究实验,能充分发挥手、脑、眼的功能,从而获取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从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四、说教学程序设计我的教学设计是以“探究、开放、自主、合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下面是我对这节

5、课的教学设计的说明。(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光照的现象(出示图片及课件)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这些光是怎样到达被光照的物体上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猜测,激发学生利用实验获得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入,使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碰撞,这一锤就敲到了学生的心坎上,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很快使学生积极思维,进入科学探究的活动中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二)组织探究,得出结论。 (重点)需修改活动二出示有结构的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实验的方法,猜测实验的结果。因为教科书

6、上学生操作的验证实验,器材简单,操作容易,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合作制定实验方法和步骤,自行操作,但要求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果,在图中的卡纸上直接用箭头标出光前进的路线。在过程与方法中推测依据很重要。通过实验得出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手电筒的光就能到达最后的屏上,形成小斑点。否者就不会有此结果。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先让学生自主合作、大胆猜测光的传播是否沿着直线的方式进行的问题产生认知的矛盾,也就有了探究、验证的需求。这时,教师让学生进行验证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科学、有效的。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安排下,有的到实验材料区去选取实验所需的材料,有的负责记

7、录,有不同的看法互相交流,然后小组长把全组的意见整理、汇报,得出了“光是直线传播”这一结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的体现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三)扩展探究,培养热情 接着激发学生用其他的方法也来验证光的传播路线,可以是直管和弯管的对比观察,直管眼睛就能看到另一头的光,弯管就不能,进一步证明光是直线传播的。同时提醒学生不要用眼睛只对很亮的光源。还要给学生留个思考的空间,说说还有哪些方法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再利用光是直线传播的理论解释影子总是在光的背面的道理。为了更有效知识延伸,还可以用课件图片出示,光的传播速度以太阳为例,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所形成的概念得以巩固。令科学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由课堂走向社会。五、说板书设计为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我用简洁明了的词语进行板书,概况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结合课件展示,让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上是我对光是怎样传播的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