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批品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237729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品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品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品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文学批品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第一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二节 陆机的文赋,第三节 刘勰文心雕龙,第四节 钟嵘的诗品,第五节 萧统的文选,建安以前,中国没有文学批评的专著。建安时代起,文学创作活跃,文学创作的自觉精神有了显著的提高,品评文章的风气也逐渐形成。,并且,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批评的专著。如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同时,还出现了最早的文学总集萧统编选的文选,对文学研究与批评有重要参考价值。,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专论,一篇开文学批评风气的重要论文。,第一节 曹丕的典论论文,他在论文中首先反对自古以来形成的“文人相轻”的积习,指出“文人相轻,自古而

2、然”、“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相轻之由源之“自见”。,他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1.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了文学的社会价值,文以致用的思想;,2.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即强调作家的气质、个性对于文风的影响。,曹丕谈“气”,还是一个难以准确定义的概念。但这里是指“文气” 即作家的才性在文章中反映,是十分清楚的。,他说:“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合而观之,他所讲的文气是与后世批评家所说的“建安风骨”相通。后来有人干脆就说“气即风骨。”这种“气

3、”的思想被以后的文学批评者所承继。,他又指出,各种文体均有区别,其本不同,这就为各体文章的创作和批评找到了初步的客观标准。,“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尤其“诗赋欲丽”的主张,更显示了建安文学渐趋词采华丽的新风尚。,总之,曹丕的这篇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他不是单纯根据个人主观爱憎来评论文章,而是有目的地去探求文学发展中的一些共同的问题。,陆机的文赋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系统论述文学创作问题的理论专文。,第二节 陆机的文赋,文赋首次把创作过程、写作方法、修辞技巧的问题提到文学批评的议

4、程,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文赋的宗旨是为了解决创作中“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矛盾,所论以创作构思为中心,主要是论述“作文利害之所由”,即文章写作的方法技巧和艺术性的问题。,他说:“余每观才士之作,窃有以得其用心,夫放言谴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利害之所由。他日殆可谓曲尽其妙。”,文赋生动描述了作家创作的过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渺渺而临云。”(创作动机产生) “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进

5、入创作过程) “其致也,情曈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浮藻联翩,意能称物),接着又指出立意与选辞之间的先后主从关系,进一步强调“文”能“逮意”的用意。“理扶质而立干,文垂条而结繁”、“要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值得指出的是:在“诗言志”说之外,陆机提出了“诗缘情”说(“诗缘情而绮靡”)。,很多研究者认为这是文赋中最有价值的论点。它反映了魏晋以来个人意识、文学自觉意识的觉醒。,文赋是文学自觉时代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两汉以来传统审美观念的转变,反映了一种新的审美情趣,给晋宋以后的审美风尚的发展以深刻的

6、影响。,文赋是以辞采纷呈,声调流利,富于美感的赋体写成的,被梁代萧统选录进文选之中,成为文学范本。,从西晋到宋齐,文学创作又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革,创作的经验和教训更加丰富了。这为刘勰文心雕龙打下了更充实的基础。,第三节 刘勰文心雕龙,刘勰字彦和,早年丧父,家境贫寒,无力婚娶,20多岁出家,帮助当时名僧僧佑校定佛经,同时钻研佛家经典,达十多年之久。,自称在30多岁时曾捧红漆礼器随孔子南行,醒来后,欣喜之至,立下了著书立说,宣扬儒家经典的决心,想凭此树德建言,传名后世,所以撰写文心雕龙。,此书约在梁初成书,共3.7万余字。因其出身庶族,不为世人所重,于是便背负书稿,立于街头,在沈约车前求见。沈乃当

7、时文坛领袖,读过文心雕龙便大加赞赏。,不久,刘勰步入仕途,做到几任小官,当时昭明太子爱好文学,对刘勰深加赏识。敕令刘勰于定林寺撰经,而完成后他便落发出家,改名慧地。不久,死于佛寺。,文心雕龙究竟是一部什么书呢?,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中说:“文心”,是“言为文之用心”(探索作文的用心),也就是讲如何用心写文章;“雕龙”,取义于“谈天衍、雕龙奭”,即指言辞修饰得很细致,“雕褥成体”,也即讲究文采。(应指出的是,对于“文心雕龙”的解释各有其说),文心雕龙共 50 篇,除序志外大致可分四个部分。,1、论指导写作的总原则:(原道徵圣宗经正纬辨骚等 5 篇 ),原道徵圣宗经3 篇说明圣人之文,是文章的典范,

8、作文必须取法五经,才能达到思想和艺术的完美境界。,正纬辨骚2 篇, 强调纬书(即跟经相配的称纬,不跟经相配的称谶,此类书均已失散)的辞采可以吸取,纬书中有些事与辞可以有助于加强文章的色彩。因当时写作讲究骈俪对偶,所以这些辞藻是有用的。,2、论各体文章的性质、源流、体制和规格要求:自明诗至书记20篇,既有有韵之文,又有无韵之笔。有韵之文如明诗乐府诠赋等篇所论;无韵之文如史记诸子论说等篇所论。,3、论写作方法与技巧:从神思至总术19篇。其中谈到创作构思,篇体的风格,组织结构,用词造句,敷设文采等。,4、杂论: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等 5 篇。前两篇谈文学同时代、自然景物的关系;知音论文学批评的态度和

9、方法;其余两篇评论历代作家的才能和品德。,综观全书,刘勰认为魏晋以来的骈体文学,文辞过于浮靡华艳,内容也不真实,更缺乏美刺讽喻的作用。为了纠正这种文风,他大力提倡宗经,希望通过学习五经的朴实风格,使当时浮靡文风得到改变,以期达到华实并茂的效果。(而文心雕龙即骈体文典范著作),全书涵盖为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如他的文体论既有反对当时文风的一面,也有和当时文风的一致之处。当时有所谓文笔之辩:有文采的韵文是文,如诗经;无韵而有文采的为笔,如左传;而不讲文采的为言,如尚书。而当时萧统排斥经子史为文,刘勰则认为经书是文。,其创作论则强调:“为情造文”,而反对“为文造情”。强调文章要有风有骨,风

10、即思想与感情,骨即事理与结构。又提出“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主张。,其批评论则指出批评家应“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思想,并提出一些批评方法。,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说:“文心体大而虑周。”“体大”是指它论述的全面;“虑周”是指它体系完整。中国文学批评著作中,论及文学几乎所有方面的问题,而又构成统一体系的著作,至今只有文心雕龙一书。,近代对文心雕龙的研究风起云涌,黄侃的文心雕龙札记的面世,标志着文心雕龙研究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龙学”。这之后如范文澜、刘永济、王利器、杨明照、周振甫、陆侃如、牟世金等都对文心雕龙有多方面研究。,诗品是一部著名的诗歌理论批评专著。钟嵘生活在齐梁时代,与刘勰

11、年岁相当,但他的诗品写作要比刘勰的文心雕龙要晚。,第四节 钟嵘的诗品,诗品评论了122位诗人,分析了每一位诗人的思想艺术特征及其历史渊源,按照他们的成就的高低,分为上、中、下三品,以五言诗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诗歌发展的历史,以及有关诗歌创作的重要问题。,钟嵘是仿汉代“九品论人”的品评人物的方式而写成的品评诗人的著作。当时诗、文、书、画等批评理论都很发达,如谢赫有古画品录、庾肩吾有书品,等等,诗品也就是在这种社会风气之下产生的。,诗品强调诗歌乃人之感情的表现,是受现实生活的感触而产生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种“人心感动”的思想,礼记乐记中就已谈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

12、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后动,故形于声。”这里是讲音乐,其原理也通于文学。,在诗歌创作上强调风骨与辞采并重,提出了“滋味说”,提出创作应“干之以风力,润之丹采”。他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耶!”“宏斯之义(即赋、比、兴),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这里强调的“滋味”即审美趣味。而他所说的“风力”,概括起来有以下特征:,1、要有慷慨悲壮的怨愤之情,且鲜明强烈; 2、要直抒胸意,自然真切; 3、形象鲜明突出,风格

13、简洁明朗。 如曹植的诗就很有“风力”,钟嵘评曰:“骨气奇高,辞采华茂。”,钟嵘从自然美的角度出发,反对刻意雕琢的形式主义的美学观。认为“文多拘忌,伤其真美。”,诗品的影响很大,它是我国最早的未标“诗话”之名的“诗话”作品。后世如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宋严羽沧浪诗话、明胡应麟(诗薮)、清王士祯(渔洋诗话)等都程度不同地受其影响。,特别是司空图的诗品,因有钟嵘所作在先之故,后人便将司空图的诗品称为二十四诗品。,文选是六朝时编选的最早的文学总集,对文选的研究和注释已发展成一项专门学问“文选学”。,第五节 萧统的文选,这部总集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在东宫时延集文人共同编订的。它为后人研究先秦至梁的文学发展

14、概貌提供了重要资料。,昭明太子在文学上主张文质并重,认为文章应该“丽而不浮,典而不野”。,他在文选序中谈到选文的标准时,认为经史诸子等都以立意纪事为本,不属于词章之作。只有符合“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标准的文章,才能入选。,也就是说:只有善用典故成辞,善用譬喻,辞采精巧华丽的文章,才合乎他的选文标准。,文选选录的作家、作品,略古而详近。 收录周秦诗文作者5人,诗文24首; 两汉作者32人,诗文100余首(含无名氏作品); 三国晋作者66人,诗文370余首; 南朝收27人,诗文244首。,文选的文体分类,对后世很大影响。 他把文体分为37本,(有人提出38体、39体、40体等,刘勰则分34体)

15、。可以说,文选的文体分类和文心雕龙的文体论均具有集大成性质。,37体分别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策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谏、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或曰“移”、“难”亦为体)。,文选选文标准依据“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强调“沉思”与“翰藻”,故认为诗经是经书,不能入选。先秦诗歌只入选了荆轲的一首(“风萧萧兮易水寒”),而把楚辞又归入“骚”体。 两汉诗歌选录了古诗十九首,而古乐府只有3首,很不够。,魏晋诗歌主要是五言,约选200首,“三曹”的选录了20余首,而“七子”只选录了王粲、刘桢的23首,可见其选录标准之严。萧统选录陶渊明诗8首,数量虽不多,但比起文心雕龙只字未提与诗品仅列入“中品”,也属十分难得,可见萧统对平淡自然的陶诗是十分重视的。,文选选陆机的诗52首,选谢灵运的40首,选江淹达32首,足见其偏好。 可以说,文选所选作品大体为名篇佳作,且所选作品之多寡,大体与文心雕龙、诗品等的评论相一致。,文选被称“为编总集的正式祖师”,从此以后,诗文集编选大抵皆受文选影响。如南朝陈徐陵的玉台新咏、唐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元方回的瀛奎律髓、明高棅的唐诗品汇、清姚鼐的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