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卷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23542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测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必修二模块考试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1至4页,第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将试题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

2、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下列生产工具中,符合史书记载的是 A 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提花机3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4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

3、的是A都江堰 B白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5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6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从中得出的信息最确切的是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C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时间限制 D江南经济的繁荣7考古工作者从一艘打捞的沉船中整理出青铜器、开元通宝、珐琅瓷瓶和青瓷碎片等文物,由此判断该沉船最有可能是A商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8下列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稀疏而微弱B发展非常缓慢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4、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9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的数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掌握了茶、丝市场 D茶、丝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10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了“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企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代表性企业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福州船政局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11“传奇品质,百年张裕”,成立于1892年由爱国侨领张弼士投资兴办的张裕葡萄酒厂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葡萄酒生产经营企业。当初他选择在19世纪末投资创业的主要原因是A

5、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C为了抵制外商企业 D政府的鼓励与推动12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 A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 B公有制经济由21.3上升为92.9C国营经济由191上升为32.2 D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不足1131978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3624.1 亿元。 2003 年已达到 11.67 万亿元。我国国民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扩大商品出口 B发展服务贸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C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增强生产能力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14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上马车

6、夫”荷兰 B“日不落帝国”英国C珍妮机的问世阿克莱特 D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时代”151925年,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有 A报童叫卖申报创刊号 B握手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C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 D摩登女郎身着旗袍吃西餐16下列对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一位普通女市民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利用假日逛商场,看时装表演 B通过“安居工程”住上了宽敞舒适的住房C穿着草绿色的军装,起着自行车去上班 D周末在家用移动电话和人聊天17票证(见下图)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它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作用,仅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之物。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工业、

7、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18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19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展品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机器B英国展品占了绝大部分C美国在世博会上展示了令人吃惊的实力D日本的也有不少世界先进的展品20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下列发明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新时代”特征的是 A蒸汽机 B电灯 C飞机 D汽车212010年世博会将在我国上

8、海举办。上海世博会会徽形似汉字“世”,与举办年份的数字巧妙组合,三个人形,既代表三口之家,也代表“你”、“我”、“他”及全人类,表达了中国人民把这届世博会办成具人文思想、属于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据此判断,下列哪一图片最有可能是上海世博会的会徽 A B C D22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述了这样的情节: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A当时苏联国内物资极度匮乏B当时正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当时正值新经济政策时期D义务制劳动是保障苏联经历战争考验

9、的重要手段23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2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5下列有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包括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 B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

10、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C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26右图所示的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A实现“怀特计划” B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C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D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2720世纪90年代,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欧盟的成立 B世界银行的成立和运作C世贸组织正式开始运作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和运作28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罗马条约签署 欧盟成立 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A B C D29下列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下成立的

11、 B是地跨最广的区域组织C是中国倡导建立的D既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30对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B打断了经济全球化进程C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D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统一模块考试历 史第卷(非选择题,共55分)注意事项:1. 第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 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6分,共计55分。得分评卷人31(13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2、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风俗考 材料二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材料三 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年 份出 口进 口出超() 入超()1913年3,384,08811,094,7757,706,6871918年10,080,756947,4209,133,3361922年663,29018,059,75611,427,466(1)材料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什么?(2分)(2)材料二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这种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