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游戏缺失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20450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幼儿游戏缺失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幼儿游戏缺失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幼儿游戏缺失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幼儿游戏缺失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幼儿游戏缺失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幼儿游戏缺失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幼儿游戏缺失的调查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学前教育中幼儿游戏缺失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为什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场面: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问: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游戏同时又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爱活动是幼儿的天性,寓教育于多种活动之中,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像人体的维生素一样必不可少,是适合孩子人格健全发展的活动。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早已被大家所肯定。游戏本身所具备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就能得以充分体现。因此我们就在日常游戏中注重改善氛围、利用玩具、现代游戏、民间游戏等为特点的策略体系,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发展、完善。通过游戏我

2、们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游戏虽是孩子喜欢的活动,但游戏种类繁多,方式多,十分复杂,这就要孩子“会”玩。怎样让孩子学会玩?怎样达到教育的效果呢?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指导幼儿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二、测查的对象、方法、步骤(一)对象:幼儿园小朋友。(二)测查方法:对游戏缺失现象和特例跟踪调查,找出形成现象的愿意和探索新模式的游戏教学方法。(三)测查步骤:1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和自己工作经验说明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举例出现阶段社会普片存在的游戏流失现象特例;2.总结出案例形成原因和其存在的

3、弊端;3.结果分析和阐述自己身观点。四、正文(一)特例分析特例 1:设计的游戏一位幼儿园老师设计了这么一个游戏情境:老师扮演“鸡妈妈”,小朋友们戴上头饰当“小鸡”,“鸡妈妈”领着“小鸡”们到小猫家串门,小猫不在家,但在家里的地板上留下一些写着数字的卡片,让“小鸡”们找出这些卡片,并且根据这些数字在地板上绣花,卡片上写着几,就绣几朵花。这样的游戏在如今的幼儿园里非常典型,老师是想通过这个游戏检查一下孩子们是否掌握简单的数字概念。”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黄进说,“但是我们却不禁要问:孩子们在老师设计好的游戏里,在老师的带领下没有一点自己去开发新的游戏情节的想法,这样的游戏其本身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是不是

4、成了一种点缀?有专家认为,不少幼教工作者把游戏当作“糖衣”,靠“糖衣”来诱使孩子们吞下知识这个“苦片”。“人们认为在幼儿园里游戏对学习重要,是因为人们希望游戏能赋予孩子们一些经验、技能和知识。”黄进说,“但却忽视了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即孩子们在游戏中自主的、欢愉的体验。在前不久举办的“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学者提到了当前学前教育中的游戏缺失现象。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系教授李季湄说,所谓游戏缺失,更多是从游戏被成人控制这个角度而言。不少专家认为,老师成了游戏的设计者,游戏成了老师导演下的“一台戏”,成了外部强加的活动,成了变相的作业或上课。 游戏应该是孩子自发感受到乐趣的行

5、为,但现在许多幼儿园里游戏是按成人的意愿在玩。经常老师带着孩子玩完以后,孩子会说:老师,我们现在可以玩了吗?孩子们根本不把这认为是游戏,是玩。游戏被当成了工具。 李教授说,“当然寓教于乐也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不能都是这样的所谓游戏,大部分还应该是孩子自发的游戏。”特例 2:自发的游戏成都市第五幼儿园的老师曹伟的经验是:让孩子们玩自己的游戏。她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她跟班上的孩子们一起吃卤花生,有孩子突然问:这种有很多味道的花生是怎么做出来的?于是,孩子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很快孩子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卤花生是种出来的,另一派认为是煮出来的。曹老师提议孩子们干脆一起来做试验,看看卤

6、花生究竟怎么做出来的。于是一组孩子开始种花生,另一组孩子则开始煮花生。答案当然很快就出来了,但煮花生的孩子却很有兴趣地加入到种花生的行列中。种花生的过程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怎么才能让种出的花生有味呢,有孩子说直接把辣椒和花椒加到土里,但立刻又有孩子说不对,应该把辣椒和花椒泡水浇到土里;随即又出现了新问题:用热水泡、温水泡还是冷水泡?“这些问题,我都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曹伟说,“他们完全能够解决,孩子们的能力和创造经常会让你意想不到。”曹伟说她班上的孩子们玩的游戏主题经常是从孩子们讨论的感兴趣的话题中找出来,游戏情节怎么发展进行下去也由孩子们来决定,谁在游戏组织中扮演什么角色,不是由老师来指派,

7、而是由孩子们自主决定,最后游戏做完了,再让孩子们自己来作评价。“那你呢?起一个引导作用?”记者问她。“严格来说,引导这个词不准确,不是引导,我只需要在一旁观察和发现他们,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帮助。”曹伟说,“我跟他们是平等的,是他们的一个玩伴,跟他们一起玩。”(二)现象剖析“提前开始”、“越早越好”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对于婴幼儿教育的普遍信条,望子成龙的家长希望通过这种“提前开始”的学习,让自己的孩子赢在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幼儿被剥夺了游戏时间,不得不去学习英语、弹琴、绘画等等。另外,教育商业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三)游戏的作用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培养

8、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幼儿的同伴关系与处理问题的能力2、游戏能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提高3、游戏能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4、游戏有利于解决幼儿心理上的主要矛盾, 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5、游戏可以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其优良的性格(四)调查总结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好和更快地发展。游戏虽是孩子喜欢的活动,但游戏种类繁

9、多,方式多,十分复杂,这就要孩子“会”玩。怎样让孩子学会玩?怎样达到教育的效果呢?这还必须依靠教师的指导,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指导幼儿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具体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幼儿进行好游戏的前提。从幼儿的心理需求上来说,轻松自由的气氛,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只要给幼儿创建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才能够激发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但家长和教师不要因为孩子弄乱了房间和教室,而责备限制孩子的游戏,干预孩子的玩法,改变孩子的游戏规则。如果这样,就会改变游戏本身自由、愉快、自然及探索的特性。我们应该在幼儿每次游戏时去认真地观察,并把

10、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从中去分析幼儿在游戏中情绪、情感并且要去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求,那么我们才能更好的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表现自我,真正让孩子享受到游戏的乐趣。良好的品质也是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光靠家长和教师们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而让孩子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能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在游戏中可大大缩短幼儿掌握道德行为规则的过程,从而促进幼儿思想道德和良好品质的发展。2、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从游戏的本质来看游戏是游戏者自己决定的,是轻松而愉快的活动,应该让幼

11、儿有自主感、责任感,也就是说,幼儿应是游戏的主人,不要轻易地去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的游戏。幼儿在每次选择游戏内容时,总是积极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内容。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么样玩、和谁一起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但同时也存在少数内向、胆小的幼儿坐在那里静静的看着老师,不敢大胆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被动的等着老师的安排。为了调动这部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就要根据幼儿的平时的表现情况,去用心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从实际出发引导生活及自理能力强的幼儿讨论确定主题,进行游

12、戏,或启发有某种生活经验的幼儿去帮助和指导没有这种生活经验的幼儿去玩他们的游戏,从而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及自主性的培养。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幼儿的自信心是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受到肯定或获得成功而培养起来的,对于平时那些胆小、内向、羞涩的孩子们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逐步树立自信心,敢于参与各种活动,并能够大胆的和其他幼儿进行游戏。家长和老师在孩子游戏中要相信他们,如果幼儿经常听到家长和老师对他们说:“你行”他们自然会产生“我行”的感觉,就会对自己有自信。同时要相信每个孩子都很有上进心,有了这样的认识,在教育孩子游戏时就有了一个积极的心态,使孩子在发展过程中

13、,始终有一个良好的精神支柱。家长和老师的积极支持可以使孩子保持一种更加乐观的态度。在教孩子游戏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意识,让孩子养成不依赖大人,能自己独立的玩。但是,对于不同年龄特征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进行游戏。如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幼儿在游戏时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新出现的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喜欢玩某一类游戏时,教师就要在幼儿的附近,用与幼儿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这样就会引导幼儿模仿,对幼儿起了暗示性指导的作用。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则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即

14、: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或教师认为有介入指导的必要时,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参与幼儿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段时间,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的问题、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其次,对于不同的游戏主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幼儿在玩游戏时,由于使用材料不同、游戏的规则不同,在游戏中活动范围的大小不同等因素,会表现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在不同的游戏主题中表现出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在角色游戏中可能是因不会与人交往而发生冲突,或材料不能满足需要而产生问题。所以教师要对做游戏的规则和遵守方面要给幼儿做出指导等等。喜欢和同伴玩是孩子的天性,到了幼儿期,与同伴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这时,家长不要拒绝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或者老师要求某个孩子不要和某个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与人如何相处的。如果孩子长期在家长和老师的这种思想下,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霸道自负的行为,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孩子与伙伴一起游戏,让孩子从游戏中得到锻炼,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发展孩子的合作意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