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检测试卷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1199314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检测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邹忌讽齐王纳谏1.战国策是一部_体历史著作,相传为西汉末年_(人名)编订,共33篇,记录了_。2.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_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巧妙运用_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谓其妻曰/亦不详其姓字 B.齐国之美丽者也/吾妻之美我者C.窥镜而自视/学而不思则罔 D.欲有求于我也/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请选出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今齐之地方/千里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

2、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期年(满一年)之后 B.闻(使听到)寡人之耳者C.宫妇左右莫不私(偏爱)王 D.吾妻之美(漂亮)我者,私我也。6.翻译句子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文后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3、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私我也()(4)王之蔽甚矣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并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关键在于他有自知之明。B.听了邹忌的谏言,齐威王仅仅说了一个“善”字,凝练传神,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C.妻、妾、客的回答,虽然同为赞扬,但态度语气明显不同。妻是热情的,妾是逢迎的,客是畏怯的。D.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9.文中齐威王的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1.国别刘向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2.直言不易设

5、喻说理(类比说理)3.A 4.C 5.D6.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漂亮、英俊)?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啊!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我的妻子认为我比徐公美,是因为偏爱我啊。7.(1)长,这里指身高。(2)穿戴 (3)偏爱 (4)因受蒙蔽而不明 8.A9.告诉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虚心听取别人的好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进步。邹忌讽齐王纳谏(B卷)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昳丽()朝服()衣冠()窥镜() 期年() 间进()2.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1)邹忌讽齐王纳谏。古义

6、:_ 今义:_ (2)明日徐公来。古义:_ 今义:_(3)今齐地方千里。古义:_今义:_(4)谤讥于市朝。古义:_今义:_(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_今义:_(6)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_今义:_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皆朝于齐 能谤讥于市朝C.齐国之美丽者也 吾妻之美我者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门庭若市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C.齐/国之美丽/者也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5.下列对邹忌的赞美,语气由重到轻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

7、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A. B. C. D.6.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中,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都饱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B.秋天的怀念我用残损的手掌苏州园林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史铁生、戴望舒、叶圣陶、都德。C.成语“温故知新”“豁然开朗”“门庭若市”分别出自论语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D.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7.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中华儿女的心田;它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让我们一起

8、走进国学,分享智慧吧!(1)【扬国学精神】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为学校的电子显示屏设计一条宣传语。要求:宣传语中含有“经典”一词。示例: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成长。用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_(2)【诵经典华章】经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弟子规中有句话:“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论语中也有与之相近的阐述:_,_。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二章中与这一看法相同的句子是:_。(3)【晒百家观点】在诵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作用,是“封建糟

9、粕”,弟子规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打算怎样说服他?_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以得事情。钩距者,设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郡中盗贼,闾里轻侠,其根株窟穴所在,及吏受取请求铢两之奸,皆知之。长安少年数人会穷里空舍谋共劫人,坐语未讫,广汉使吏捕治,具服。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

10、。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选自汉书赵广汉传,有改动)【注】广汉:即赵广汉,字子都,西汉时期涿郡蠡吾县人。钩距:辗转推问,得出实情。参伍其贾:反复比较其价钱。参,同“三”。铢两之奸:数目很少的贪污受贿。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穷里:隐蔽的里巷。豫:事先准备。调:治办,办理。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或夜不寝至旦( )(2)广汉将吏到家( )(3)又素闻广汉名( )(4)即开户出( )9.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