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91193606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孝感市201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答题前,请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答案都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答案标号涂黑。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理解(一)现代文宣传单李新移到桥西头的太阳,掉进楼房背面,王可从城区澴水河东岸的机配制造公司下班了。忙碌一天,虽然疲惫,想到妻子可口的饭菜和聪明伶俐的女儿,回家路上,王可不禁哼唱起了农民工之歌,“昨天我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城市的新主人意气风发”回到桥东街道最尽头的住处,进得厨房,王可向妻子递上一个鼓嘟嘟的大红

2、包,得意地说:“俺的奖金。”(感叹号,表示语气的强烈,体现王可获得先进人物称号后在妻子面前的得意与自豪)。惊喜不已的妻子,忙端上饭菜,顺手递过一张宣传单。王可瞅了一眼,上面写着“高薪招聘焊接技术工。”展开细看,是一家生产大型风电设备的国有企业招聘,最基本应聘要求高中文化、5年工作经历、有焊工证、埋弧焊等操作经验。王可全都符合。“你干了这么多年电焊工,一个月才赚3000多元,这是个好机会,试试吧。”妻子说,用手指着传单的大红字体,“看清楚,这月薪可是9000元起呀。”王可是偏远的大山村里人,读了3年职业高中,学的是机电专业。毕业后在广东打工时认识同乡的妻子,结婚有了女儿后,便进了县城机配制造公司

3、当电焊技工。收入虽不高,养家糊口还成,工作还算稳定。王可常对在超市打工的妻子说,“咱一个山旮旯的农民当上工人,也算知足了吧。”王可所在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按客户订单要求,由车工、钳工、焊工、钣金工等照订单图纸设计的流程加工和组装。工作尽管辛苦,但王可有一席用武之地,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员工。上周,王可又获得年度先进人物称号,今天从财务部领回4000元奖金。去年初,公司引进最新的自动化智能生产线,从用料到加工、组装、再到装车发货,所有工序一气呵成,员工需要做的只是在生产线旁进行数控操作。智能生产线上马后,工作轻松了,也不需要那么多员工。80多人的车间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自然减员到19人。王可较幸运,他不懂

4、数控技术,公司上智能生产线时,王可获得商家培训员工的机会,最终保住了岗位。但商家培训只针对该设备的基础操作,为期仅15天。说是数控操作,其实只是照本宣科。超出设备之外的,比如最关键的自动化编程,王可连常识都不懂。这给王可带来了危机感。工作虽然保住了,但因为劳动强度下降,工资也跟着降掉了500元,拿到手3500元。加之,家里最近在县城贷款买房,孩子快上初中了,经济上捉襟见肘,妻子只能敦促他加劲努力赚钱。工资少了,妻子一直耿耿于怀。王可只是告诉她想自费报自动化编程培训班,学费7500元,每周上课一天半,学习一年半。当初培训工程师说:“如果学会自动化编程,一个月拿1万元工资不成问题。”目标很是激励人

5、,但公司不给员工进修提供任何资助。妻子说又费钱又误工,不同意。今天,王可盯着宣传单上“9000元起”的数字,对妻子摇头说:“我怕是干不了这个活。”“你不试一烙铁,又怎晓得呢?”妻子激将着王可。眼见王可不自信且犹豫的怪样,妻子便直接打开手机免提语音,替王可拨通传单上电话。对方询问年龄、工作经验后,问道:“机械加工的数控切割编程熟练吗?”王可迟疑着说:“这个能看懂,但,不熟。我现在干的都是固定编程的几种部件。”对方公司又抱着希望耐心地问:“图形转换编程可以吗?”王可再度结结巴巴,对方随后又问了几个数控编程方面的问题,终于,失望地挂断电话。王可把传单递给旁边的妻子,说:“真的不行,丢掉吧。”妻子这时

6、不再说话,转身进了房间。出来时,拿着3500元连着刚才的红包递给王可说:“明天就去交自动化编程培训班的学费吧。”王可愣着神,妻子把宣传单往桌子上一拍:“吃饭!”王可笑呵呵地看着妻子,也把桌子一拍:“好!吃饭!” 选自2019年5月7日孝感日报,有删改)1.梳理全文,完成下表。(3分)情节到城里工作智能生产线上马(2)妻子鼓励王可心理(1)感到危机失望不舍(3)2.小小宣传单,却在王可和妻子的生活中起到了大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2分)3.联系上下文,品读第段划线句子,说说妻子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2分)4. 本文在叙述故事时匠心独运,采用了插叙的方式,其中介绍王可“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员

7、工”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2分)5.仿照第段中对感叹号所做的阅读批注,为第段中的省略号做阅读批注。(2分)6.你觉得王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本文用这个人物表达了什么主题?(3分)一品紫砂壶余显斌一个茶人,拿着一把紫砂壶,泡上一壶茶,坐在古柳大树下的青石上,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简直是山水田园般的生活。这一刻,什么名利,什么得失,都已了无踪迹,心中唯有茶花如雪,清香细细,唯有蝉鸣声声,山泉溅溅。周作人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不是山中饮茶,是都市茶寮饮茶。山中饮茶,当用紫砂壶,与田园生活,与篱笆豆角的山村风光很是吻合。陶渊明

8、诗歌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时,茶饮还不普及,紫砂壶更未出现,否则“归去来兮”的他,捏着一把紫砂壶,在东篱下一边品茶一边观赏着菊花,真有一种“人淡如菊”的情态。紫砂壶的出现,要晚于许多茶具,譬如邢瓷、青瓷、兔毫盏等。可是紫砂一出,后来居上,竟然成为一品茶器,也成为文人的喜爱之物。文人,竟然将一把紫砂壶,当作一方宣纸世界,作为抒发情感的对象。于是,造壶已经不只是匠人之事,也成为一些文人写诗填词之余的爱好。紫砂壶能葆茶香,能提茶味。明末文震亨谈论紫砂壶的妙处时说:“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壶让茶香清新如初,毫无异味,毫无变更。紫砂因茶而兴,茶也得紫砂而香远益清。文人

9、收藏紫砂壶,已不仅仅是为了品茶,更是为了在闲暇之余,在竹影琳琅、绿影映墙之时,拿在手里细细把玩,修身养性、涵养品德。紫砂壶也因之成为文人梦寐以求的茶具,甚至千金难求,罕如美玉。紫砂壶名家供春所制紫砂壶,清朝时期成为极品。雍正年间的状元周澍曾得到一款供春的紫砂壶,绘画著文之余,泡茶独品,清雅非常。此壶价钱,用他的文字描述:“供春小壶一具,用之数年,则值金一笏。”紫砂壶古朴厚重,如君子的为人;紫砂壶外实内虚,如君子的品德;紫砂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特质,如君子的 。文人赞美紫砂壶:“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

10、士,脱俗如衲子。”这说的是紫砂壶,也是中国文化的君子风度。一品的紫砂壶,一品的君子人格。(选自2019年5月1日中国教师报,有删改)7.上文用细腻的笔触分别介绍了紫砂壶的出现时间、特点、 、 、文化内涵等内容。(2分)(请补全横线上的内容)8.联系上下文,请在第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两字词语。(1分)9.细读全文,选出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3分)A.拿着一把紫砂壶,泡上一壶茶,会使人忘却得失,感受田园生活般的宁静。B.紫砂壶的出现晚于许多茶具,但一经出现,立即成为一品茶器,也成为文人的喜爱之物。C.“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紫砂壶壶形各异,不是方形就是圆形。D.紫砂壶能保持茶

11、的清香如初,又无熟汤气,常常融入文人制作的心血,一把名壶的价值可以罕如美玉。停下来,做个发现者张勇李斌先生在文中谈到,大学时的老师来北京出差,邀请三两门生去喝茶。老师亲自沏茶、斟茶,并传授洗杯、闻杯、品茶的技巧。临走时老师特别叮嘱:“只有学会停顿,才能发现不同的自己,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给自己留出一点品茶静思的时间。”忙是一种节奏,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生活。现在社会,何人不忙?何事不忙?生活的逼迫,学习的压力,梦想的追求,常常让我们行色勿勿,不肯停下前进的脚步。于是,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感到无力,彷徨,孤单.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如停下来。立陶宛有一种叫做“螺旋树”的松树,这种树在

12、幼年时,长势过快,一味地疯长,顶端的幼芽就显得柔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每当刮风下雨,这些脆弱的幼芽往往是不堪一击,几乎全被毁掉。顶芽被毁后,螺旋树就生长出许多侧芽来顶替,这样一来就渐渐地长成了弯弯扭扭的螺旋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样才能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人可以精力无限、奔腾不息,忙碌周期与休憩周期相结合才能让生命充满精彩。适度的停顿犹如登山过程中的休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激昂迈向激昂的必经阶段。就像电影镜头,长短镜头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缤纷多彩的画面节奏; 。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让人们在“

13、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走得更快捷。 “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是中国古人智慧在“亭”中的形象体现。“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面对山之厚重,水之浩淼,难道你就不会有些许所感所悟么?那些洗净铅华,浮躁的心灵同样可以清丽脱俗,摄人心魂,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现在你,需要整装待发,重新起航。不偶尔停一下, 你如何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呢?不偶尔停一下,你又怎能成为生活的主人,美的发现者、欣赏者。(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0.通读全文,说说作者认为“偶尔停下来”会有哪些收获?11.选

14、出下面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当我们行到水穷处时,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如停下来,坐看云卷云舒。B.举螺旋树的例子是从正面论证人如果急于求成,不懂得适当的停顿就会根基不稳,以承受生活的重压。C.只有学会劳逸结合,在停中补充体力,才能为今后的行路增添力量。中国的“亭”形象地诠释了这一智慧。D.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尽情领略生活的美好。12.请在第段横线上补写一个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2分)(二)古诗文13.按要求默写填空:(1)留连戏蝶时时舞,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2)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5、,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 , 。”(岳阳楼记),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4) 高度决定视野,古代许多诗文包含这样的哲理,请写出上下相连的古诗文名句: ,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第14、15题。【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4.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 。(1分)15.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6-第20题。【甲】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