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几种情况属于签订的无效劳动合同

上传人:法**** 文档编号:91193457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哪几种情况属于签订的无效劳动合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哪几种情况属于签订的无效劳动合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哪几种情况属于签订的无效劳动合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哪几种情况属于签订的无效劳动合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哪几种情况属于签订的无效劳动合同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入职哪个单位都需要签订劳动合同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但是很多人也不清楚哪些属于无效合同,那么哪几种情况属于签订的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机关是哪一个?针对这几个问题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哪几种情况属于签订的无效劳动合同1、口头约定的合同个别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经营者出于企业自身需要,在招聘时故意不与求职者订立劳动合同,仅作一些简单的口头约定。由于求职者大多数极为珍惜这一就业机会,一般不敢对此提出或坚持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如此,一旦出现纠纷,求职者权益就将受到损害。我国劳动法第19条

2、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合同订立,因此,口头约定合同在我国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2、显失公平的合同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其约定条款明显倾向用人单位一方,此种情形目前相当普遍,应引起求职者的重视。求职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一定要逐条审查,对一些不合理、显失公平的内容应坚决拒绝。3、胁迫的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招工时,强迫劳动者交纳巨额集资款、风险金,并胁迫劳动者与其订立所谓的自愿交纳协议书,企图以书面协议掩盖其行为的违法性。劳动法第17条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4、附带保证的合同部分企业为约束劳动者的行为。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

3、同时,硬性规定另签一份保证书,其内容是强迫劳动者接受一些不合理的规则和条件,并把该保证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来约束劳动者。5、真假合同某些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或集体企业为应付劳动仲裁部门的监督管理,与劳动者签订真假两份合同。以符合有关规定的假合同应付劳动管理部门的检查,实际上却用按自己意愿与劳动者订立的不规范甚至违法劳动合同来约束劳动者。6、抵押性质的劳动合同部分用人单位为防止劳动者跳槽,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将其身份证、档案、现金作抵押物,甚至扣留劳动者应得的福利或工资,一旦劳动者跳槽,用人单位便将抵押物扣留。这种做法不但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而且严重损害了劳动者权益。7、无保障的劳动合同一

4、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不具备病、伤、残、死亡补助和抚恤等内容,或虽有此条款但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劳动者一旦发生病、伤、残、死亡等情况时,企业或者以较低的金额给予一次性补助,其额度远低于实际发生的医疗费和国家有关的法定标准,使劳动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二、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哪些1、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合同法第28条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有相应的规定,即劳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付出的劳动,

5、一般可参照本单位同期、同工种、同岗位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由此可见,在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情况下,劳动者付出劳动后,企业应按照用人单位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支付给劳动者报酬,而不按照原来合同的约定支付。这是因为,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的,就自始没有法律效力,如果按照原来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逻辑上存在矛盾。2、赔偿劳动者损失劳动合同法第86条规定,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26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条第2款规定,根据劳动法第97条之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比照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赔偿劳动者因合同无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三、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机关是哪一个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2款也有类似规定: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因此,对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的确认,不能由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一方说了算,在发生争议的时候,任何一方都不能随便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而是应该立即提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要求确认劳动合同的效力,等裁决书下来之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才能决定是否终止劳动合同。以上内容转载自找法网http:/,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