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2012历史一轮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19344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7.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2012历史一轮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2012历史一轮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2012历史一轮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2012历史一轮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2012历史一轮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2012历史一轮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大众传媒的变迁新人教版2012历史一轮必修二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请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获得信息?,“知讯者生存!” 广告语,导入新课,书籍、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互联网,第十六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家想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呢?,今天我们如何传递信息?,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课标要求,了解报刊,影视发展的基本史实; 了解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了解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基本史实,及给人们生

2、活方式带来的影响,认识大众传媒的力量。,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识记: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 (2)通过对近代传媒的发展变迁,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 (3)通过学习近代传媒的发展变迁,比较出四大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和历史比较法对本课探讨和学习; (2)通过历史分期、社会调查、文字表达等方式渗透历史学习的新思维、新方法; (3)通过展示背景材料,生成问题

3、,让学生运用归纳、对比、概括、探究等方法来感悟历史,即感知新知识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体会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文化媒介的学习,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社会生活发展史,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各种媒介在产生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通过辨证地认识、分析这些媒介,就能使它们为我所用,为社会造福,从而进一步明确大胆借鉴

4、、用于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难点:如何认识大众媒介的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当代报刊,一、报刊业走向繁荣,导入新课,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唐代就出现具有新闻传播初步功能而且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思考: 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整理出我国报刊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唐代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大众报业的发展,邸报,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出版的周报是: 1609年德国的报道或新闻报 最早的日

5、报是: 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 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 是1833年美国的纽约太阳报,1872年4月,一份中文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申报创刊之初,每两天出版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日报,星期日休刊。1907年,上海金融世家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申报馆全部产业,从此申报的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东,并对申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调整,业务大有进展,成为上海发行量和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上海市邮政局1931年的报告,当年申报发售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抗战胜利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解放前夕,该报终刊。,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

6、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在西人办报潮流的推动下,特别是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表现: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当今时事,上而学士大夫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者,则莫如新闻之纸之善矣。.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足以新人听闻者,务求其真实无妄,使观者明白易晓,不为浮夸之辞,不述荒唐之语。 申报(1872年),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报刊业会如此迅速的发展普及?,报刊业迅速发展的原因,语言通俗易懂 取材世俗,运笔浅显 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新思潮萌发,人们渴求对动荡

7、社会信息的需求。,内因:,外因:,一、报刊业走向繁荣,思考,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重要历史时期主要的报纸有哪些?其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兴 起,发 展,繁 荣,1、历程,2、报刊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兴 起,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报刊业的发展,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时务报;,民报;,新青年;,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时务报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

8、派的重要刊物。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发起创办。梁启超任总主笔。他主编的时务报,为变法改革作了广泛的宣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朱执信,章炳麟,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陈独秀主编。第二年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以传播民主与科学为己任,大力宣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

9、文化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 。,新青年,由陈独秀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一般笼统地称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作用: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时期不少报纸停办。,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意舆论工具。,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用:成为宣传党的

10、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报刊业的繁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内容丰富,功能增多,具有专业性、娱乐性。,(2)作用 :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表现 :,报刊有哪些社会作用?,传递信息,传播知识; 通达民情,开启民智; 立言议政,舆论监督。,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报纸的缺陷?,影响普及,不如影视,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1)形成

11、与发展:,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 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种短暂的记忆功能,能将迅速连续移动显示的图像连接起来,如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相差甚微,并以每秒10幅以上的速度在人眼前显示的话,人眼所看到的将是一组活动着的图像。,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895.2,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1、电影业的发展,1905年11月,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 无声京剧影片 ,中国电影业诞生。,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插曲 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12、的国歌。,定军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风云儿女,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电影主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电影发展历程,2、电视业的发展历程,(1)中国电视诞生的标志,(2)中国电视的普及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电视业为什么 能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普及?,(3)电视对当代人们生活的影响?,思考,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试播。,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1)形成与发展:,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 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种短暂的记忆功能,能将迅速连续移动显示的图像连接起来,如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相差甚微,并以每秒10幅以上的速度在人

13、眼前显示的话,人眼所看到的将是一组活动着的图像。,广播影视的普及,文字 声音,广播,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随后,无线电广播日益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最初的老式收音机,到后来的随身听、CD,随着时代的发展,MP3随身听已经成为现今最为流行的音乐播放器,延续着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文字+声音+图像=影视,1、中国电影的发展阶段,有声,进口片,无声,彩色,黑白,国产片,1905年11月,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拍摄成功.,1931年3月,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歌女红牡丹,女主角 胡蝶,民国时期,

14、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比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姐妹花渔光曲等,以及抗战结束后拍摄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三毛流浪记等,都是中国电影史上脍炙人口的名作。,影视业的发展,2、电视,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天津无线电厂于1958年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为了纪念这台电视机的诞生,将它命名为“北京”。,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随后各省地方电视台纷纷宣告成立。民众的文化生活更丰富多彩。,中国早期电影明星,阮玲玉,中国现代影视明星,议一议:,“杨丽娟现象”的反思。,二、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事业,(1)形成与发展:,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

15、种娱乐方式,它所利用的是人的视觉暂留现象。 因为人的视觉具有一种短暂的记忆功能,能将迅速连续移动显示的图像连接起来,如图像的形状和位置相差甚微,并以每秒10幅以上的速度在人眼前显示的话,人眼所看到的将是一组活动着的图像。,1895.2,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 1905年11月,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 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谭鑫培,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拍摄有声电影。同年8月,有声电影正式在美国上映。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文革时期的电影如报刊一样题材狭隘,表现手法单一,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入低谷。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辉煌。,八十年代有阿Q正传、红高粱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20世纪更是好片迭出。 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了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