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定向练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1193176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定向练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定向练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定向练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定向练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版必修二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写作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定向练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重点】善于发现自身、人类、社会及自然的美,学会抒情。一、典文赏析你知西藏的天有多蓝西藏的天,天天都是蓝的。(1)天天,天蓝,白天黑夜地“蓝”着地球之巅的人们。(2)我头顶的蓝天,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它当然是无声的,一只鸟便可以划破它的宁静。天把心情蓝得很高,很畅,像天边的经幡随着风的节奏而摇曳。(3)天天,天蓝,像一块蓝丝绒,把全部答案裹起来,让人们以各种姿势,在天底下猜测它为何蓝得让人生疑。你常常会看到,有人满腹狐疑地盖上相机镜头,说:“我不相信天能蓝到这种地步。”也有人一下飞机,抬头就会问:“西藏的天干吗这么的蓝呀?”(4)我说:“当然是因为你的远道而来,你一定会爱上它,对吗?”“但

2、是你必须回答我,它干嘛如此的蓝?”是呀,天之蓝总得有个答案吧。我习惯地将两手放入衣袋,望着湛蓝湛蓝的天,紧张地思虑,让腾起风暴的脑海筛选一个精确的解答,一时感觉满眼全是正确答案。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静止。抬头望天,天还是那么蓝,丝毫没有哪怕微乎其微的变化。面对无限的蓝,瞬间想好的答案又全部消失了。(5)多数时候,我们会刻意去寻找一个完美的答案,以便对自己和对方的疑问作个解释,可实在是困难。初来西藏的人时常会为诸如天为什么那么蓝等问题冥思苦想而导致大脑缺氧,反不能轻松享受天然风光的美丽,所以你不必过问太多的问题,在你抵达之前,西藏的天就这么蓝,在你离开之后,它还依然蓝下去。(6)我在西藏看了八年

3、的天,只求与蓝天共度,以免亵渎了天天天蓝的纯洁和真诚。反过来,我倒想问你了,天蓝点儿有什么不好吗?天天天蓝,多么美好的生活呵,难道你还担心它这样蓝下去不是件好事!难道你真不知地球原来就是一个蓝色星球?(7)我不否认天空的不同色彩会带给人不一样的情绪,特别是成都那座成天灰得一塌糊涂的城市,灰得十分潮湿,潮湿把小伙们潮得一个个细皮嫩肉,看上去很“白”。严格地说,这就是自然的作用,它很容易左右一个人的审美视野、感觉习惯、心理情绪、思想态度,影响着人和自然的相处方式,制约着人的生活状态。天天天蓝,与谁都无关;天天天蓝,与谁都有关。人在天下看天,天在天上看人,俯瞰着天底下悲欢离合的戏剧表演,包容这大千世

4、界的纷纭变幻。(8)我常常爬上大地的阶梯,看见闪电划过天边,雷声惊走天的睡眠,一丝忧蓝之情裸露心底,(9)我想去看看天天天,天天还蓝吗?请不要问我。(1)直接入题,美丽的景色让人向往。(2)简洁的语句,富含情感;“蓝”活用作动词,富有活力。(3)巧妙的比喻,将无以言说的喜悦形象化。(4)用问句形式将对这种蓝的美、美的蓝的热爱之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5)寓情于景。得意而忘言,情感在心间。(6)寓情于理。(7)采用一连串反问的句式表达对蓝天的喜爱之情。(8)寓情于议。(9)别致的拟人,饱蘸情感。【赏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西藏的天天天天蓝。据说现在大多数人都有个愿望,那就是到西藏去看看那蓝得无法言说

5、的天,读完本文,或许你会马上涌起启程的冲动,不过,去不了也不要紧,因为我们已经随着作者饱览了西藏那美丽的天的蓝,作者那饱满的情感已经引领着我们飞翔在蓝的天。二、技法点拨作家格非说过:“如果我们不能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找到写作的素材,很容易流于空洞。我们不能从生活中发现快乐,感受不到幸福,除了升学压力和社会流弊的影响之外,还因为我们的确缺乏发现快乐、感受幸福的眼光。而写作的目的之一,正是帮助我们全面、深入、正确地了解社会,进而认识生活,丰富自身。”我们要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就要善于发现美。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美的心灵。(一)观察、体验生活,收获心灵的感动,找准动情点。

6、没有对生活的热爱、体验和思考,是难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写实事、抒真情,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和基础。的确,生活是平淡的,就像那波澜不惊的湖面,然而当我们用心灵的眼睛去注视每一朵浪花时,我们就会发现每一朵浪花都藏着一个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会给我们一份感动。问题(1):阅读下面宗璞的西湖的绿选段,分析:作者的动情点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几天中我领略了西湖的“绿”。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

7、遍体生凉,心旷神怡。亭旁溪水波光粼粼,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答:_【提示】作者的动情点就是西湖的“绿”,文段中作者融情于绿中,通过对绿的描写来抒情,情景交融,表达了对绿的喜爱。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仔细体验,悉心捕捉,就可以收获心灵的感动,就能找到写作中最好的“大米”。(二)借助相关手法,抒发真挚的情感,融情于境。1把人物置身于典型环境中,将抽象的感情“过程化”。通过具体的叙述、描写,使之化抽象为具象;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叙述、描写、议论中,不矫揉造作,不无病呻吟,使读者不知不觉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从

8、而受到感染,引起共鸣。问题(2):阅读下面半边钱选段,分析作者是如何抒情的。父亲望见我,一边跑,一边挥动手臂。父亲离我越来越近了,我听见了他粗重的喘息,看见了他身上的雪花、头顶的热气和手里的一把零钞。原来,父亲给我送钱来了。父亲跑到窗边:“钱5元够吗?”我使劲地点头,几乎是用哭腔答道:“够了,爸爸,够了!”我慌忙去接那把零钞,可是一股风吹来,一张5角的纸钞被卷跑了。父亲迅速转身去捡,可是风偏偏戏弄我的父亲,纸钞上下翻动,向远处飘去。父亲佝着腰去追,一连扑了几次空,旁边的人们一阵又一阵哄笑。终于,我悬着的心放下了,父亲捉住了那张纸钞。瞬间,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因为汽车已经开了,而父亲却在追赶

9、正在加速的汽车。我急忙朝父亲大幅度地摆手:“爸爸,别追了!别追了!”可父亲不肯停下。我猛然想起父亲冻伤的脚,恨不得跳下车扶住我的父亲。父亲与我的距离渐渐变短了,他高扬着手臂,5角的纸钞在风雪中颤抖。我尽力伸长手臂去抓那纸钞,可父亲怕纸钞再被风吹走,捏得紧紧地。“哧”的一声,纸钞裂为两半。我的心一下子碎了,泪水夺眶而出。透过闪闪泪光,我看见我的父亲高高举着半边钱,呆立在雪地中,像一尊雕像。答:_【提示】这三段文字记瞬间曲折,兴尺水波澜,让父亲在雪地里捉纸钞,融真情于特定环境,就把人物写实、写足、写活、写透了。由于曲折多姿,所以催人泪下。2把真情附着在适当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上,让人物实实在在地活

10、起来。文章要善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各种表达技巧,以强化文章感情,激活人物形象。(1)细节、对比手法抒情可以借助细节描写完成,同时也可以运用对比手法增强感染力。问题(3):阅读下面的选段,分析作者是如何让人物鲜活生动的。王阿姨两手使劲攥着墩布的把儿,双腿跨成弓字步,腰弯曲着,一下一下用力地移动着墩布,拖着地板。她每拖一处,那一处就显得格外明亮。答:_【提示】这段话描写行为的动词“攥着、跨成、弯曲、移动、拖着”把王阿姨写活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阿姨是一个工作踏实、细致、认真的人,也可以体会作者对王阿姨的赞赏之情。(2)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在作者情之所至之时直抒胸臆。它以叙事、记人、写景、

11、状物为基础,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灵活使用,往往用在作者感受最深、感情最强烈的地方,语言要精练,并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旨在深化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间接抒情是借助文中的叙述、描写和议论做媒介来抒发感情。因依附的事物不同,具体表现形式也有差异。有:A借景抒情法。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咏物寓情法。如流沙河的藤:“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这里写的是“藤”,但影射的是那种趋炎附势、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的人。作者把自己对这种政治投机商的愤恨与蔑视的感情,寄寓在对“藤”的物性

12、的描写之中,达到了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高度。C融情于事法。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给儿子道别时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D融情于理法。如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写:“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为了向妻子最后一次表白自己的心志和爱憎,作者并非情意缠绵,泪语柔情,而是以理代情,将爱妻之情与“勇于就死”之理熔为一炉,以含情之笔说理,以明理之言诉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E托物言志法。如陆蠡的囚绿记。问题(4):阅读下面秦牧的土地选段,分析作者是如

13、何抒情的。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的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像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答:_【提示】作者这里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地最深沉的爱。(三)科学加工、提炼,化情为实。我们提倡抒真情、写实感,但并不是所有的真情实感都可以写进作文。文章就得提炼斟酌,精心选材,给人启迪。问题(5):阅读下面高考优秀作文芬香永存选段,分析小作者是如何以真情打动阅卷老师的。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

14、。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答:_【提示】由于前文作者精心选择了三个典型材料:勤做家务、关心妹妹和蓄留长发。这两段抒情总结全文,言辞尤为真切,感情倾向鲜明,既交代了考生的写作意图,又巧妙地点明了题目。使主题积极明朗,引人回味无穷。【技法总结】(一)观察、体验生活,收获心灵的感动,找准动情点。(二)借助相关手法,抒发真挚的情感,融情于境。1把人物置身于典型环境中,将抽象的感情“过程化”。2把真情附着在适当的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上,让人物实实在在地活起来。可运用以下手法:细节、对比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A.借景抒情,B.咏物寓情,C.融情于事,D.融情于理,E.托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