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88736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并会运用他们写一些简单的程序;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实例使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由算法语句表示算法,从而细致的刻画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2、二、背景分析1、内容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算法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学习了用算法步骤和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的方法,理解了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是对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的步骤,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的步骤,自然语言的表示就显的困难,而且不直观、不准确;用程序框图的方法表示算法,使算法的结构更加清楚、步骤更加直观和精确;但这两种形式计算机不识别,只有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程序语言,计算机才能理解和执行,而且程序语言可以更细致的刻画算法,学习程序语言表示算法是为了借助于计算机执行算法,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及其思想。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学生理解基本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

3、结构特点及用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写由算法语句组成的程序,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及其思想。2、学清分析:由于程序语言学生前未接触,种类很多,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都有各自特殊的含义和适用条件,而且算法语句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他的正确与否,需要用计算机来检验,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语句组成的程序。三、教法导学:根据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本节课的特点,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思想,采用支架式教学,通过营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情推理、多方联想,用数学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四、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在

4、现代社会里,计算机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如:听音乐、玩游戏、办公务等,那么,计算机是怎样运行的呢?事实上计算机离不开算法,但不是我们现在所学的算法步骤和程序框图,而是一种能更精确表示算法的程序语言。计算机程序语言有很多种。如BASIC,Foxbase,C语言,C+,J+,VB等。尽管他们区别很大,但都包含着相同的五种基本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和循环语句。这就是我们第二大节要解决的任务-基本算法语句,按照顺序,今天我们先一起来学习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二】、探究实例,分析语句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实际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计算机从上而下按

5、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这些语句。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输出结果的功能。探究1: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试设计他的一个算法、化出程序框图并讨论他的程序语句。程序:INPUT“x=”;x-输入语句y=x33*x224*x30-赋值语句PRINTy-输出语句END-结束语句分析上述程序语句就会发现有三种语句形式。输入语句(1)INPUT“提示内容”;变量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2)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3)“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

6、,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4)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输出语句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2)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3)“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1)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2)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3)赋值语

7、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4)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三】、自主练习,理解语句比较下列各组语句的区别,再判断它们是否正确.(1)输入语句INPUT “a=”;a输入语句INPUT “a=”,a(2)输入语句INPUT “a,b,c=”;a,b;c输入语句INPUTa,b,c(3)输出语句INPUT “a=”;a输出语句INPUT “a=”,a(4)输出语句INPUT “a,b,c=”;a,b;c输出语句INPUTa,b,c(5)输出语句PRINT “S=”;7输出语句PRINTS=7(6)赋值语句r=9赋值语句9=r赋值语句R=r=9【四】

8、、问题解决,运用语句探究2: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分析:先写出算法,画出程序框图,再进行编程。INPUT“Maths=”;aINPUT“Chinese=”;bINPUT“English=”;cPRINT“The average=”;(abc)/3END程序:算法:程序:探究3: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程序:给出两个变量A和B的值,不做变化输出他们的值。写出程序。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后的值。写出程序。分析:引入一个中间变量X,将A的值赋予X,又将B的值赋予A,再将X的值赋予B,从而达到交换A,B的值。(比如交换装满水的两个水桶里的水需要再找一个空桶)交

9、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写出程序。【五】、合作交流,能力内化1,已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化公式:(华氏温度32)5/9=摄氏温度,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输出相应的摄氏温度。2,编写一个程序计算两个非零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结果。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4:春节到了,糖果店的售货员忙及了,请你设计一个程序,帮助售货员算帐,已知水果糖每千克10.5元,奶糖每千克15.6元,果仁巧克力每千克25.2元,那么依次购买这三种糖果a,b,c千克,应收取多少钱?参考答案:1.程序:INPUT“请输入华氏温度:”

10、;xy=(x-32)*5/9PRINT“华氏温度:”;xPRINT“摄氏温度:”;yEND2.程序:INPUT“请输入a(a0)=”;aINPUT“请输入b(b0)=”;bX=a+bY=a-bZ=a*bQ=a/bPRINTa,bPRINTX,Y,Z,QEND3.程序:p=(2+3+4)/2t=p*(p-2)*(p-3)*(p-4)s=SQR(t)PRINT“该三角形的面积为:”;sEND注:SQR()是函数名,用来求某个数的平方根。【六】、讨论归纳,反思提高本节课介绍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及联系。掌握并应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解决数学问题,特别是掌握

11、赋值语句中“=”的作用及应用。编程一般的步骤:先写出算法,再进行编程。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有助于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语句、格式、功能说明输入语句INPUT格式:INPUT“提示内容”;变量功能:从键盘输入值给变量.程序运行到INPUT语句时会暂停,屏幕上出现一个问号,等待你从键盘输入一些数据,输入后按回车,程序把这些数据依次赋值给变量表中的变量,然后继续往下执行.格式中有“;”与“,”分隔的区别输出语句PRINT格式: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功能:在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可以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表达式可以是常量、变量、计算公式或系统信息.一个语句可以输出多个表达式,之间用

12、“,”或“;”分隔.如果表达式是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则原样输出.如果PRINT语句后没有任何内容,则表示输出一个空行.赋值语句格式:变量=表达式功能:计算表达式的值,将此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可以省略,“=”的右侧必须是表达式,左侧必须是变量.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但在一个语句行中可以写出多个赋值语句,中间是“:”分隔.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不完全一样,常重复赋值【七】、布置作业,课外延拓(1)基本作业:课本P33习题A组2、B组1题(2)拓展作业:请同学们课外到阅览室或网上查找了解计算机程序语言发展有几个阶段和类型,整理并相互交流(3)探究作业: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

13、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试设计他的一个算法、化出程序框图、写出程序语句,并用计算机进行检验当x=-5、-4、-3、-2、-1、0、1、2、3、4、5时程序的正确性。【八】、设计评价,学后反思本节课的引入阐明了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的关系,利用他们的关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由于本节是算法语言的开始,选用简单易懂的例题供学生练习,通过适当例题、习题的练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归纳总结,灵活掌握知识,使学生从“知”到“会”到“悟”再到“用”;引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生在体会三种语句结构格式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充分挖掘三种算法语句的格式特点及意义,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总结三种算法语句的思想与特征,让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动口、动脑,在愉悦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会框图与算法的关系,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树立信心。根据教学内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价:1关注学生从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言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适度加以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