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全——讲课内容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18280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227 大小:9.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全——讲课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227页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全——讲课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227页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全——讲课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227页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全——讲课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227页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全——讲课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2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全——讲课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全——讲课内容(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视听语言,视听语言的考察: 一、识别 二、分析,视听语言就是影视的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语言,必然有语法。 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影视作品当中各种镜头的调度和音乐、音效的组合。这些组合方法和技巧不仅来自于人们长期的视觉和听觉实践,也来自于导演对于影视创作当中的合理设置和安排,可以说是完全符合我们每个人的欣赏习惯的。,视听语言属性,逼真性:眼见为实 幻觉性:建立在人的视听感知特性的基础上 视听思维特性: 形象化的表现:视听奇观性,非线性特征 暗示:影片让观众通过影象的幻觉和变化自觉体 悟到影象的意义,影像,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摄影机取景框的存在,决

2、定了影像构图 被摄对象在画框中所存在的大小,决定了影像的景别 摄影机的位置角度,决定了影像的角度 摄影机的光圈,物距,焦距的变化,决定了影像的景深 摄影机的运动路线与轨迹,决定了影像的各种丰富运动,视听语言主要内容: 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二章 镜头形式 第三章 剪辑和蒙太奇 第四章 声音与声画关系 第五章 影视视听结构,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一节 景别,一、景别概念 景别(1/2)是指由于摄影机与被摄物体距离不同,造成被摄物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的划分 基本划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巴顿将军各种景别.wmv,远景 被摄主体只占画面很小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

3、,主要被摄人或物处于画面远处或深处。 在造型上更为强调空间的具体和人在其中的位置感。 在叙事功能上,远景景别的叙事能力更强,信息交代上更明确,也是对具体的某个场景的介入,情绪表现比较超脱。 截屏我的父亲母亲全景、中景、近景、远景_2.avi,全景 被摄主体的形态在画面中完全被呈现出来,画幅中人物占主体,是非常常用的景别。 全景既能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出人物所处的环境。画面的叙事信息比较丰富。展示人物和空间环境的具体关系,中景 中景画面是人物取到膝盖以上。 这个景别既能交代环境,也专注于人物主体的形体和表情,人物之间的交流关系,较为常见的表现方法。但有时也略显缺少情感上的感染能力。,近景

4、 近景对画面主体人物取景别胸部以上,并占据画幅面积一般以上。“肖像画面” 常被用来突出主体,强调情节,表现相对小的物体或人物表情,提升他的重要性,暗示物体或人物表情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写,特写,特写 常被用来拍摄重要的物件细节和人物瞬间的神态变化,表现人物的神态特征,捕捉细微表情变化。 在视觉上具有强制性,在画面风格上较为极端。 1、特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主要标志。 2、特写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是电影通过细节刻划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3、特写能够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

5、加深观众对事物和对生活的认识。,景别: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远景 注意环境 全景 注意人物与环境(群像、奔跑) 中景 注意人物关系(环境被排挤) 近景 注意人物动作、反应 特写 注意表情与细节,景别连接的传统用法,三、景别的意义 1、暗示、描绘电影空间 2、建立影片与观众、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 3、建构整体视觉风格和导演风格(小津安二郎、侯孝贤),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二节 景深与焦距,一、焦距概念 焦距,也叫焦点距离,指从光学透视的主点至焦点的距离。 根据光学镜头焦距的可调和不可调,分为变焦镜头和定焦镜头。 定焦镜头中,根据镜头焦距的长短,分为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短焦距镜头。 拍摄距离不变,镜

6、头焦距越长,表现的景物范围越小,景物在画面中越大;镜头焦距越短,表现的景物范围越大,景物在画面中越小。,短焦镜头(广角镜头) 在35毫米规格的电影拍摄中,焦距小于40毫米的是短焦距镜头。 短焦镜头使拍摄空间的范围变大,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特点,夸张了前景和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 常常可以表现较为宏大的场面,当用短焦来拍人物时,人物面貌容易变形。 截屏堕落天使.flv,中焦镜头(标准镜头) 在35毫米规格的电影摄影中,焦距在40-50毫米之间的是中焦镜头。 这种镜头较能还原人对空间的视觉透视感受,空间既不延伸,也不压缩。 截屏东京物语.rmvb,长焦镜头 在35毫米规格的电影摄影中, 焦距在50-

7、250毫米的是长焦镜头。 这种镜头把空间的纵深感压缩,前景后景的距离被填平,背景虚化,看上去后景与前景像是在一个平面似的。 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也适合让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截屏我的父亲母亲_1.avi,变焦镜头,变焦镜头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焦距、从而得到不同宽窄的视场角,不同大小的影象和不同景物范围的镜头 可分为:正常变焦速度、慢速变焦、快速变焦 截屏闪灵_5.rmvb 截屏海上钢琴师_2.mkv,景深,指距离摄影机镜头最近的清晰影像到最远的清晰影像之间的距离 景深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焦距,而是由三个要素决定:光圈、焦距、物距,景深与焦距关系及成像特点,举例:,浅景深:

8、截屏甜蜜蜜_3.rmvb 深景深:截屏公民凯恩_5.rmvb,大景深镜头(全景焦点镜头) 电影艺术词典中指出,大景深镜头全景焦点又称为深焦距、全景深。由远及近地被摄景物在画面中表现为全部清晰的影像。为扩大前后景的纵深清晰度,常用短焦距镜头结合其他条件产生大景深效果。 它可以同时捕捉由近及远的不同人物,一个画面中包括特写、中景、全景,对于塑造空间的连续性展示和人物微妙关系有很好的表现力。 而且大景深画面具有对观众理解的开放性, 可以在画面中选择关注的内容, 符合人们生活中看到的客观世界的感受。,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三节 角度,按照摄影机和被摄主体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关系,可将角度分为: 正面,侧

9、面,背面 截屏海上钢琴师_1.mkv 截屏闪灵_2.rmvb,关于角度的分类及不同拍摄角度所可能表达的意义 水平夹角,按照摄影机和被摄主体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关系,可将角度分为: 俯瞰、俯拍、仰拍、平拍,关于角度的分类及不同拍摄角度所可能表达的意义 垂直角度,俯瞰 俯瞰又叫做大俯角,摄影机垂直于被摄体。 在新闻摄影中,航空拍摄的画面都居于这个角度,能拍摄出景物全貌; 在剧情片中,俯瞰画面中的人物显得非常渺小,是反常的角度。 另外,由于它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的超脱感,所以常常被用作片头、片尾的镜头吸引观众,将观众带入或带出故事。,俯拍 俯拍又称“俯角度”,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水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

10、 俯拍角度拍出的画面,景物或人物的竖向线条被压缩,景物的垂直方向的特点被忽略,越趋向俯瞰角度,越成为平面点的状貌。强化环境空间的宽广和规模。截屏放牛班的春天_1.rmvb 俯拍拍摄的人物,会显得渺小,被环境所包围。,仰拍: 仰拍又称为“仰角度”,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水平线上方的拍摄方式,低于拍摄主题的视平线。 仰拍拍摄的画面,主题的高度感和成像面积都被夸张,后景或者陪体被简化; 仰拍能够增加对象的垂直高度感,加强画面整体的垂直感; 仰拍拍摄人物主题和运动都被突出展示,对观众有视觉上的压迫感。 仰拍拍摄人物常常有特殊的造型效果(具有双面性); 低角度的仰拍有效地传达了某种夸张的意味。,平拍 平拍即

11、摄影机处于与被摄对象水平的位置,是通常的拍摄角度,符合人正常情况下观察世界的角度,画面有平稳感。 平拍拍摄的画面形成的透视感比较正常,不会夸张物体的垂直线条,拍摄的人物也比较客观,不带感情评价。 个别以特殊物体角度拍摄 儿童:城南旧事、锡鼓; 动物:库车、白比姆黑耳朵。 截屏东京物语.rmvb,二、角度在电影中的运用 1、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表现剧中人物的心理感受。主观镜头。 2、表现制作者的视线,表达制作者的主观评价 3、剧中人物视线与观众的视点合一。取得观众的心理认同 阳光灿烂的日子:“窥视跳舞” 4、刻画人物 黄土地拍翠巧几次挑水,开始是俯角,后来是仰角,第一章 画面造型语言 第四节

12、 构图,一、构图的定义 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元素(线条、光线、影调、色调)有机地组织、分布在画面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二、构图的目的 1、使画面构图准确传达形象特征、形式感、美 感造型性 2、突出主体形象叙事性 3、制造画面的隐喻效果象征性,三、构图的内容 一幅画面必然有主要对象即主体,次要对象即陪体、环境背景。根据对象所处的空间位置,又可分为前景、背景等。 主要包括:主体、陪体、环境、前景、背景,主体: 主体是拍摄时关注的主要对象,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群人或一组对象,它是构图的主要构成成分。

13、作为主体,一般具有两个基本条件: 1、它是画面所表现的内容的主要体现者; 2、它是画面结构的中心。 截屏辛德勒的名单_3.rmvb,陪体: 陪体是与主体有紧密联系的对象,是画面中陪衬主体的景物或人物,是帮助主体揭示内容的成分,作用是烘托突出解释说明主体,在构图中有均衡、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环境 环境是主体周围的景色,即人物、景物和空间。 在画面构图中,环境是烘托主体,帮助叙事、表情、表意的成分。 它有助于说明事物所处的地点、时间、季节等,说明事物发生的原因,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表现一定的情调和气氛。,前景 前景一般是指在主体前方最靠近镜头的景物。 不论是主体、陪体,或是环境组成部分

14、,只要是处在这个位置上的景物,都可以称为前景。 截屏我的父亲母亲奔跑前景_2.avi,背景 背景是画面中主体后面的景物。 不同的环境可以构成不同的背景,背景可以是人物、建筑、森林、山峦、大地、天空等。 背景应使主体能从画面中分离出来,因此需要注意主体与背景的明暗、色彩、动静虚实等关系,以形成对比,使主体形象鲜明突出。 截屏甜蜜蜜_1.rmvb,E.空白 在画面中除了实体对象以外,起衬托实体作用的其它部分就是空白。 空白不单是纯白或纯黑,只要画面中色调相近、影调单一,从属衬托实体的部分都可称空白。如天空、水面、地面、墙壁、长焦虚化的背景。,空白的作用: (1)空白可以起到营造意境的作用。 画面中

15、,实体面积大,画面趋于写实;空白大,长于抒情写意。 (2)突出主体。主体周围空白大,主体便突出。 (3)使画面语言简练。,四构图分析,观察画框内各被摄元素的位置、重心,是否对称、平衡或失重截屏断背山_clip.rmvb 观察被摄元素在画框内是紧是松截屏公民凯恩_5.rmvb 观察被摄元素在画框中是否水平、垂直或是倾斜 (黄土地里大量的斜线构图) 观察被摄元素在画框内构成怎样的线条截屏巴顿将军_3.rmvb 观察被摄元素在画框内构成怎么样的几何形状截屏巴顿将军_2.rmvb 观察画框内各元素的长短、大小、面积的对比关系截屏断背山.rmvb,构图的原则 构图原则包括: 突出主体、注意选光、均衡与对

16、称,构图原则突出主体 画面要有主次之分,不能杂乱无章,因此构图的首要原则是突出主体。突出主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比 使主体形象和其他形象形成对比关系,常用方法有虚实对比、大小对比、明暗对比、色彩冷暖对比、动静对比、方向对比,等等。 (2)线条指引 可以把主体放在透视中心,透过线条的指引突出主体。 (3)形象完整 画面中有两个以上的人物,形象完整的人物比形象不完整的人物突出。,构图原则突出主体 (4)人物面部朝向 画面中有两个以上的人物,面部朝向镜头的人物比背向或侧向镜头的人物突出。 (5)视线指引 通过非主体人物的视线指引突出主体,经常用在多人物的静态构图之中。 (6)重要位置 可以把主体放在几何中心或趣味中心,利用重要位置突出主体。,构图原则注意选光 摄影是光线艺术,必须选择适合主体表现的光线。光线运用宜少不宜多,并不是光线越多越能突出主体,光线过多反而会影响画面表达。这就要求摄影人员正确地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