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201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五四制无答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117983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闸北区201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五四制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市闸北区201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五四制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市闸北区201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五四制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市闸北区201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五四制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市闸北区201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五四制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闸北区201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五四制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闸北区201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五四制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务必按照规定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城市多建市民广场可减弱噪声危害 B道路两侧多种树可以减弱噪声危害C马路边住户打开窗户可以减弱噪声危害 D减少道路汽车流量可以减弱噪声 2. 如图1所示,小明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他研究的是图1A.音色与用力大小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用力大小的关系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图23. 在图2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缓慢接触用细线挂起的乒乓球,乒乓球会反复被弹开,利用这一实验可以研究

2、A声波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波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波传播的快慢4. 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约为200毫米,这个物体可能是A 物理课本厚度 B一根粉笔长度 C黑板长度 D物理课本宽度5. 如表1所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摆的等时性过程中,记录了以下数据。经过推理可知,若要使摆的周期恰好为1.5秒,还需要研究下列哪一种情况摆线长度l(厘米)604530连续摆动10次的时间(秒)18.613.411.8Al 60厘米 表1B45厘米 l 60厘米 C30厘米 l 45厘米 Dl 30厘米6. 下列词语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坐井观天 B镜花水月 C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3、D海市蜃楼 7. 决定平面镜成虚像大小的因素是A平面镜的大小 B平面镜放置的位置C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 D物体本身的大小8. 若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60角度射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角为A60 B45 C30 D159. 当物体离凸透镜2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移动物体,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6厘米处,则在光屏上A. 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 B. 得不到像C. 可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 D. 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10. 如图3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60厘米刻度处。当蜡烛火焰位于10厘米刻度处时,将光屏移动到80厘米刻度处,恰能观察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点F可能

4、落在光具座上的位置是图3AA点 BB点 CC点 DD点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单位。(1) 物理教科书的宽度是0.2 (1) ;(2)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80 (2) ;(3)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 (3) ;(4) 正常成年人心跳70次约需1(4) 。12. 2012年6月,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最新记录7020米,合 (5) 千米,共耗时3小时46分钟,合 (6) 分钟。13.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7) 。质量表示 (8) 的多少,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9) 。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

5、单位是 (10) 。一块冰熔化成水以后,没有发生变化的量是 (11) (选填“质量”或“体积”或“状态”)。宇航员把一个物体从地球运到月球,该物体的质量将 (12)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14. “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3) ;琴声是通过 (14)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15. 悬挂在世博会德国馆内的金属球设有声控装置,一旦参观者齐声高喊,金属球就会应声摆动,呼喊声越大,金属球摆动的幅度越大。这表明声音不仅能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 (15) 。物理学上常用声音的 (16) (选填“音调”或“响度”)来表

6、示呼喊声的“大小”。16. 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钢琴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17)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18)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19) 不同。17. 青少年如患有近视眼,应配戴由 (20) 制成的眼睛进行视力矫正;中老年如患有远视眼,应配戴由 (21) 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乘以100,某同学测得他奶奶所戴的老花镜的焦距为25cm,则此眼镜的度数为 (22) 度。图418. 如图4所示,利用平面镜检查视力。则人离视力表的像的距离是 (23) 米。若人眼离视力表的距离应为

7、5米,则人到平面镜的距离应 (24) (选填“增加”或“减少”) (25) 米。若人通过平面镜看见了医生的眼睛,则医生也一定 (26) (选填“能”或“不能”)看见他的眼睛,这是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27) 。 三、 作图题(共12分)19. 在图5中,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明反射角及度数。图6AB图520. 平面镜后有一木板,镜前有一物体AB,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6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图14)21. 如图7,光由水里斜射向空气,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2. 根据图8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请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图8图71AB2302

8、310图9四 实验题(每空1分,共31分)23. 如图9所示,用A、B两刻度尺同时测量木块的边长,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 (1) 决定。比较这两种测量方法, (2) 不正确(选填“A或B”)。正确的读数为 (3) cm。图10(c)24. 如图10(a)、(b)中所示是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出现的情况,要使天平横梁达到水平平衡。则:(a)图应_ (4) _(b)图应_ (5) _当该同学调节平衡后,所加的砝码有100克砝码一个,50克砝码一个,10克砝码两个与移动的游码,如c图,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6) 千克。25. 打点计时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某同学用该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

9、有6个点,如11图所示,从A点开始到F点的时间间隔为 (7) 秒。 图11A B C D E F图中从A点到C点与从D点到F点所用时间 (8)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该纸带拉的 (9) (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判断的理由是: (10) 。26. 某同学利用如图12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ON为法线,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1)实验时,他把此装置中的小门推开,小门上就看不到反射光,这一现象表明 (11) ; 图12(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他应该改变 (12) 角的度数,改变时要保持 (13) 的位置不变。(3)在利用如图12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

10、光的反射规律中,各小组同学都完成了各自的实验报告。以下是不同实验报告中摘录出来的四句话: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把小门向后折一个角度,小门上看不到光线;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当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这四句话中,属于事实的是 (14) ;属于结论的是 (15) 。(均选填序号)2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实验时采用 (16) 作为平面镜,主要目的为了 (17) ,并将其 (18)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最好在 (19)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 (20) 的蜡烛位置放一个光屏(选

11、填“点燃”或“未点燃”),并在图13中的 (21) 位置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A”或“B”)。BA图14图13图b图a28. 在图14a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22) ,目的为了 (23) ;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向着 (24) 方向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直到光屏上出现最清晰的 (25) 像为止(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若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45厘米”刻度处,移动光屏,得到的现象始终如图14(b)所示,接下来眼睛应从 (26) (选填“

12、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表一 表二29. 小华和小红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 的凸透镜,取高度h为8厘米的物体进行实验。调节好实验装置后,他们分别取不同的物距u、并移动光屏找像,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一、表二中。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h (厘米)419.021.18.9515.030.016.0612.060.040.0实验序号物距u(厘米)像距v(厘米)像高h (厘米)132.014.43.6225.016.75.3322.018.36.7(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数据中物距u、像距v及成像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_ (27)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