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7865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接日光灯线路的心得体会篇一:电工实验一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一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研究一、 实验目的:1、 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3、 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素的意义,学会使用功率表。二、 实验设备交流电压表(0500V);交流电流表(05A);功率表,镇流器、起辉器、日光灯管;电容器组;电流插座三、 实验内容与步骤1、日关灯线路连接与测量日光灯线路如图11所示。图中A是日光灯管,L是镇流器,S是起辉器。点亮日光灯,测量电源电压U,镇流器电压UL,灯管电压UA,电流I, 灯管功率PA和总功率P, 将测量数据记录于表1-1.。2、并联电容 电路功

2、率因素的改善按图1-2组成实验线路。电容的并入,由伴随的开关控制。注意各电流插座所对应的电流。测量电容电流IC、灯管电流IL、总线电流I, 将测量数据记录于表1-2.表1-2 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素四、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直接用交流市电220V,务必注意用电安全,出现异常,首先切断电源。2、线路连接正确,但日光灯不能启辉时,应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进行线路检查。五、思考题1、为了改善电路的功率因素,在感性负载日光灯上并联电容,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试问:电路的总电流时增大还是减小?此时日光灯电流和功率是否发生变化?2、镇流器是交流铁芯线圈,它的功率损耗包括哪些?由测量出的镇流器功率而等效的电阻是

3、否就是线圈的铜线电阻?六、实验报告1、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 2、装接日光灯线路、使用交流电表的心得体会及其它。日光灯启辉器结构很简单,就是把一个双金属片电极和一个固定电极封装在一个氖气泡里,刚接通日光灯电源开关时,因为日光灯管还没有点燃,所以通过镇流器的电流很小,镇流器的压降也很小,近220V的交流电压使启辉器氖气泡产生辉光放电,双金属片电极受热变形与固定电极接通,使镇流器、日光灯管灯丝、启辉器串联通电,完成对日光灯管灯丝的预热;同时,由于氖气泡内两电极接通,使启辉器氖气泡辉光放电结束,双金属片电极冷却变形与固定电极分离,使通过镇流器的电流突然中断。镇流器是电感元件,必然

4、会产生一个自感电压阻止电流突变,这个电压与电源电压串联加在日光灯管两端,使灯管内形成气体放电通路,日光灯管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灯管正常工作后,通过镇流器的电流增大,镇流器的压降也增大,加在启辉器氖气泡两电极之间的电压降低到小于氖气泡产生辉光放电所需要的电压,启辉器的一次工作完成。若灯管没有被启动成功,则以上过程会重复进行,直到灯管被成功启动。启辉器氖气泡两电极之间并联有一个几千pF的纸介电容器,是为减少对其它设备的高频干扰用的,该电容器比较容易被击穿,损坏后现象是灯管两头亮、中间不亮,时间长了容易造成灯管老化或使镇流器过热烧毁,将该电容器去掉即可恢复正常。转动力矩M=kI1I2cosI2=U/R

5、, I1=I篇二:实验六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研究第三篇实验任务实验六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研究一 实验目的1. 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 掌握日光灯线路的接线3. 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二 原理说明1. 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各支路的电流值, 用交流电压表测得回路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值,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满足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即 和?I?0?0 ?U?的激励下,U?与U?保持有2. 如图3-6-1所示的RC串联电路,在正弦稳态信号URC?、U?的相量轨迹是一个半园,U?与U?三者形成90的相位差,即当阻值R改变时,URRC一个直角形的电

6、压三角形。R值改变时,可改变角?的大小,从而达到移相的目的。3. 日光灯电路的结构及其发光原理: 日光灯电路如图3-6-2所示,图中A是日 光灯管、S是启动器、L是镇流器、G是 灯丝。 C图3-6-1(a)RC串联电路图3-6-2 日光灯电路结构图启动器S是一个充有氖气的玻璃泡,其中装有一个静触片和双金属片制成的V形动触片。当开关刚合上时,灯管还没放电,启动器的触片也处于断开位置。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源电压全部加在启动器两个触片上,引起氖管中产生辉光放电而发热,从而37第三篇实验任务使两触片接触,电路接通。于是有电流流过镇流器和灯管两端的灯丝,使灯丝加热并发射电子。另一方面静、动触片接触后,

7、启动器两端电压变得很小,辉光放电停止,双金属片冷却收缩,两触片分开,使流过镇流器和灯丝的电流中断。镇流器是一个绕在硅钢片铁心上的电感线圈,在电流断开瞬间,会产生很高的自感电压,它与电源电压串联后加在灯管两端,使充有少量氩气和水银蒸汽、并且近似真空的灯管产生弧光放电,灯管内壁荧光粉便发出近似日光的可见光。灯管正常工作后,大部分电压降在镇流器上,灯管两端的电压,也就是启动器两触片之间的电压较低,不足以引起启动器氖管的辉光放电,因此它的两个触片仍然保持断开状态,这样一来日光灯就正常工作了。正常工作时,由于镇流器电感线圈串联在电路中,所以我们说日光灯是一种感性负载。为了改善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cos

8、?值),在电源两端并联补偿电容C。三 实验设备四 实验内容1. RC串联电路电压三角形测量38第三篇实验任务 用两只并联的白炽灯泡(220V,15W)和f/450V电容器组成如图3-6-1所示的实验电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市电220V电源,将自耦调压器输出调至220V。按表3-6-1记录U、UR、UC值,验证电压三角形关系。 改变R阻值(用一只灯泡)重复内容,验证UR相量轨迹。 表3-6-1 验证正弦稳态电路的电压三角形关系表2. 日光灯线路接法与测量uA 图3-6-3 日光灯测量线路图按图3-6-3组成实验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市电220V电源,调节自耦调压器的输出,使其输出电压缓

9、慢增大,观察日光灯的启辉过程。然后将电压调至220V,测量功率P,电流I,电压U,UL,UA等值,并记录于表3-6-2,验证KVL的相量形式。 表3-6-2 验证日光灯电路的KVL的相量形式表3. 并联电路电路功率因数的改善按图3-6-4组成实验线路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接通市电220V电源,将自耦调压器的输出调至220V,按表3-6-3记录功率表,电压表读数,通过一只电流表和三个电门插座分别测量三条支路的电流,改变电容值,进行重复测量。验证KCL的相量形式及I = f 的关系。39第三篇实验任务?图3-6-4 改善功率因数的并联电路表3-6-3 验证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与并联电容C之间的关系五

10、实验注意事项1. 本实验用交流市电220V,务必注意用电和人身安全。 2. 在接通电源前,应先将自耦调压器手柄置在零位上。3. 功率表要正确接入电路, 读数时要注意量程和实际读数的折算关系。4. 如线路接线正确,日光灯不能启辉时,应检查启辉器及其接触是否良好。六 预习思考题1. 在日常生活中,当日光灯上缺少了启辉器时,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或用一只启辉器去点亮多只同类型的日光灯。40第三篇实验任务这是为什么?2. 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此时增加了一条电流支路,试问电路的总电流是增大还是减小,此时感性元件上的电流和功率是否

11、改变?3. 提高电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而不用串联法?所并的电容器是否越大越好?七 实验报告1.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2.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 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3. 讨论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并画出曲线I = f(C)。 4. 及其他。41篇三:电工实验实验八 用三表法测量皂路元件等效参数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2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二、原理说明1正弦交流激励下的元件值或阻抗值,可以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 及功率表,分别测量出元件两端的电压U,流过该元件的电流

12、I和它所消耗的功 率P,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所求的各值,这种方法称为三表法,是用以测量50Hz 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计算基本公式为阻抗的模 Z=U IP UI电路的功率因数 cos=等效电阻 R=P 2I等效电抗 X=Zsin如果被测元件为一个电感线圈,则有X=XL=Zsin=2fL如果被测元件为一个电容器,则有X=XC=Zsin=1 2fC如果披测对象不是一个元件,而是一个无源一端口网络,虽然也可从U、I、,P三个量中求得,但无法判定出X是容性还是感性。2阻抗性质的判别方法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电容或串联电容的方法对阻抗性质加以判别,原理与方法如下: 在被测元件两端并联一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若串

13、接在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则被测阻抗为容性,电滤减小则为感性图一图8一l 中,Z为待测定的元件,C为试验电容器。图是等效电路,图中G、R为待测阻抗Z的电导和电纳,B为并联电容C的电纳。在端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条件下,按下面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设B+B=B,若B增大,B也增大,则电路中电流I将单调地上升, 故可判断B为容性元件。设B+B=B,若B增大,而B先减小而后再增大,电流I也是先减小 后上升,如图82所示,则可判断B为感性元件。图二由上分析可见,当B为容性元件时,对并联电容C时无特殊要求:而当B为感性元件时,B?2B才有判定为感性的意义。B?2B时,电流单调上开,与B为容性时相同,并不能说明电

14、路是感性的。因此B?2B是判断电路性质的可靠条件,由此得,判定条件为 C?2B与被测元件串联一个适当容量的试验电容若被测阻抗的端电压下降,则判为容性,端压上升则为感性。判定条件为式中X为被测阻抗的电抗值,C为串联试验电容值, 此关系式可自行证 明。判断待测元件的性质。除上述借助于试验电容c测定法外还可以利用该元件电流、电压间的相位关系,若i超前u为容性;i滞后于u,则为感性。3功率表的结构、接线与使用功率表是一种动圈式仪表,其电流线圈与负载串联,其电压线圈与负载 并联,有三个量限。功率表的正确接法:为了不使功率表指针反向偏转,在电流线圈和电压线圈的一个端钮上标有“*”标记,连接功率表时,对有“*”标记电流线圈一端,必须接在电源一端。另一端接至负载端,对有“*”标记电压线圈一端可以接电流线圈任一端,另一端应跨接到负载的另一端。如此功率表指针就一定能正向偏转。图83所示连接,称并联电压线圈前接法,功率表读数中包括了电流线圈的功耗,它适用于负载阻抗远大于电流线圈阻抗的情况。图8一3所示连接,称并联电压线圈后接法,功率表读数中包括了电压线圈的功耗。它适用于负载阻抗远小于功率表电压支路阻抗的情况。图8-4是功率表并联电压线圈前接法的外部连接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