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工作制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7846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教研工作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校本教研工作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校本教研工作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校本教研工作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校本教研工作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教研工作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教研工作制度.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篇一: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小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加强和完善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二、组织机构 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马兴泰职责:学校教研工作总体思想、目标的引领及教研工作的督导 副组长:张绪庆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制定及整体工作的安排部署。 成员: 各教研组组长职责:校本教研方案的具体实施及教研过程的记录、总结。三、具体规定1. 学期初,教学校长要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研计划。2各学科教研组根据

2、学校教研计划制定出教研组教研计划,计划目标要明确,符合实际。并上交教导处备案。3. 强化校本教研流程的指导管理工作。 教导处负责制定促进本校教师素质提高、加强日常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或细则。4学科教研组每周活动一次,时间由教研组自己确定后上报教导处。5. 教学校长、 教导主任以及其他中层以上干部要深入到教研组、备课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定期参加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6. 积极开展校级学科竞赛和教研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教研组每学期要组织学科竞赛 。学校每学期要组织 教师至少开展一次校内公开课教学,并进行评议,积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专题研究活动,把教学案例

3、分析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7. 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学科教研活动和竞赛活动,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争创佳绩。8. 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教学研讨活动。 教研组教师均参加本学科的一切教研活动,做到保时、保质完成各学科教研任务,不流于形式。 9. 各学科教研组长填写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交教导处存档。10. 教师要认真参加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交给自己的任务。教师参与教研情况及教研成果纳入教师考核工作中,按教师考核细则进行量化打分。11. 每位教师应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每人至少上一节学科组教学研讨课,每学期设计三个课件上传至学校公共邮箱。

4、12.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每位年青教师都要拜一位骨干教师为导师,实行“师徒制”。 师徒彼此间相互听课,彼此交流。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安站镇贺庄小学篇二: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校本教研管理制度1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成为校本教研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主动参与教学研究,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创造条件,营造学校教研氛围和教研文化。 2 、教务主任是校本教研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管理者。教研组长、教研员必须积极协助教务主任做好校本教研管理工作。包括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调研、反馈等。3 、学校要制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与校

5、本教研计划。每位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针对学校的规划、计划,制定适合自己实际发展情况的专业发展规划。4 、学校要根据教师的年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发展目标等不同,采取层次、内容、形式不同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关注教师个体差异的同时,注重共同发展。5 、每一位教师必须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参与读书自悟、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活动,并详细做好笔记。6 、每一位教师必须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以增强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7 、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情况纳入继续教育学时,并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教务处、教研组负责考核。8 、学校的各级课题都由教务处统一管理、组织实施。校本教研学习制度“校本教研”

6、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没有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是“空洞”的,没有实际意义的,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的教育理论,而理论不是头脑中固有的,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为此,建立教师理论学习制度至关重要。我校教师理论学习制度的具体要求是:1、 学习内容:(1)围绕校本教研提出的有关问题展开深入广泛的学习。(为需要而学习)(2)教师本人为专业发展进行自修式的理论学习。(为理论的积累而学习)2、 学习形式:自学为主、群学为辅。3、 学习途径:教育报刊、杂志、教育专著、专家讲座、网络等。4、 呈现形式:摘要、概括、反思、体会等。5、 上交时间:每月最后一周星期四下班前由组长收齐集中上交教务处。6、 字

7、数要求:教务主任:每月学习笔记不少于3000字,教师学习笔记不少于1000字。7、 归档要求:教务处查阅后,由教师本人存放入本人“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中。8、 学校支持:每个教师每学期有50元的购书权,教师可以自己购买教育方面的教师用书,购买后到校长处审阅,然后到图书馆登记。编入教师用书,再由本人借出学习使用,本人调离本校时,需把图书交还图书.校本教研教师反思制度一、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撰写课堂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月必须找出 23 个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每月不少于 4 篇。二、学校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检查。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要一月一交;定期开展校级教师论坛

8、、校级教研沙龙;学校专档管理,专项评价;学期末由学校返还给教师,为教师以后教学教研提供借鉴。三、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理念,开动脑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反思。如: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等。四、教师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反思的类型,如:“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月后思”、“期中思”。校本教研评价制度学校规定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计入专业发展成绩,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评价方法(一)学校建立教师发展档案袋,通过发展档案袋来反映教师成长和发展情况,为评价提供可靠依据。(二)自我评价、学生和家长评价、同事评价、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相结合。1、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可采取多种

9、方法。(1)教师可以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2)学校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3)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2、学生和家长评价。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公开课的方式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3、同事评价由于教师与教师之间在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因此,教师可以从同事的评价中获取

10、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经验,采取的方法一是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开展相互间交流工作得失,彼此之间得到了解,从中得出评价结果。二是根据学校确立的评价内容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的形式教师之间开展评价。三是制发评价表进行评价,然后分析汇总得出评价结果。总之同事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4、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1)评价目的。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强化成就,改进不足,激励教师更好地发展。(2

11、)评价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多元科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承接性。(三)评价工作分值比例,自我评价占5%,家长评价占10%,学生评价占10%,同事评价占5%,校长或管理者评价70%。(四)坚持评价工作公示制,对教师的全面评价工作结束后,要将每个教师的评价结果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进行公示,接受教师的监督,从而使教师能够了解自己在专业发展方面的成效与失误,便于教师及时反思工作,改进工作,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二、奖惩办法1、每学期根据实际情况评比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和先进教研个人,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12、把学习和培训作为福利进行奖励。用政策推动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2、属于校本培训范畴的活动,按实际学时给予计算继续教育学分,报主管部门登录。3、校本评价结果与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奖惩、晋升、职务评聘、教师进修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对校本教研工作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年度考核不得被评为优,更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活动。 校本教研典型经验总结课程新改革是我区,我市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近几年我校在起始年级全面实施的课程改革实验,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校坚持以课改为大背景,以实施“三个一”工程为核心,以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语文组,政史地组、“科研沙龙”、“教

13、育年会”、强化教研组活动为依托,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扎实地开展了课改实验,从而让教师在学习、改革、反思的氛围中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在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主动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迈开步伐。一、有效的培训形式,是课程改革实验的基础(一)、实施“三个一工程”,奠定校本培训基础“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学校为每位教师集体购买了自主课堂这本书,组织全校教师参加自主课堂知识答卷活动。在保证每名教师精读一本书的基础上,学校还推荐教育走向生本、国际教育新理念、学习的革命等专著供教师阅读。提倡教师写读书笔记,为教师提供读书摘记卡。今年学校还准备为研究型教师再配备一至两本教育专著,用有限的

14、投入争取尽可能大的教育产出效益。篇三:教研工作制度教研工作制度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一)切实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学校的教研室是教研管理机构,教研室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学科组是教研的实施机构。教研室根据学校的工作要点,制订教研活动计划,提出教研课题,经常检查各学科组活动情况,评价活动效果。要将教研制度的落实情况作为量化考核学科组长工作的主要内容。(二)加强教研制度建设1、认真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公开教学活动, 从公开教学的评课中选拔优质课进行公开教学,公开教学时教师听课参与率不少于60%。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1节公开课;

15、分管教学的领导坚持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辅人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一线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学科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同时组织教师及时反馈并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切磋业务的良好风气。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推门观课”。听课的同时,对被听课教师的备课情况、作业等进行一次检查并签注姓名和日期。2、实行业务学习交流制度。学科组集体性的业务学习间周一次,组织教师学习和交流,纳入学科组每周的工作安排。学校要加强与省、市、县名校的沟通与交流,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学习,了解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研工作、校本培训等情况,探讨教育问题,分享研究成果;聘请优秀教师和专家来校讲学。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要求教案中每节课有课后反思。每位教师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