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卫平老师讲义项目管理第五章项目进度管理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178332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5.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胥卫平老师讲义项目管理第五章项目进度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胥卫平老师讲义项目管理第五章项目进度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胥卫平老师讲义项目管理第五章项目进度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胥卫平老师讲义项目管理第五章项目进度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胥卫平老师讲义项目管理第五章项目进度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胥卫平老师讲义项目管理第五章项目进度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胥卫平老师讲义项目管理第五章项目进度管理(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学们大家早上好,项目管理 I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主要内容: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 网络计划技术 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 学习目标: 理解项目进度计划的内容和作用; 理解单代号网络计划; 理解项目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目 录,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 5-1-1 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5-1-2 项目进度计划的内容和作用 5-1-3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和步骤 5-1-4 项目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 5-2 网络计划技术 5-2-1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 5-2-2 单代号网络计划 5-2-3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

2、理 目 录,5-3 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 5-3-1 项目进度计划控制的主要依据 5-3-2 项目进度计划控制的过程 5-3-3 项目进度计划控制的方法 5-3-4 项目进度控制阶段的工作结果,1、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 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各阶段的进展程度和项目最终完成的期限所进行的管理。其目的是保证项目能在满足其时间约束的前提下实现其总体目标。 2、项目进度管理的内涵 项目进度管理与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等同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项目如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一、 项目进度管理的一般

3、性描述,项目的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质量目标这三大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不能只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管理,而是要相互兼顾、相辅相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项目管理的总目标。 项自进度管理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即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和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一、 项目进度管理的概念,进度计划是表达项目中各项工作、工序的开展顺序,开始及完成时间及相互衔接关系的计划。通过进度计划的编制,使项目实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进度计划是进度控制和管理的依据。,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二、 项目进度计划的内容和作用,、内容 进度

4、计划可分为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分项进度计划、年度进度计划等。这些不同的进度计划构成了项目的进度计划系统。当然,不同的项目,其进度计划的划分方法有所不同。 例如,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就可以分为工程项目总体进度计划、单项工程进度计划、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年度进度计划等。,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二、 项目进度计划的内容和作用,、作用 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控制提供依据; 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劳动力和各种资源的配置提供依据; 为项目实施有关各方在时间上的协调配合提供依据; 为在规定期限内保质、高效地完成项目提供保障。,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

5、制定,二、 项目进度计划的内容和作用,、编制依据 项目对工期的要求; 项目特点; 项目的技术经济条件; 项目的外部条件; 项目各项工作的时间估计; 项目的资源供应状况。,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三、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和步骤,、编制步骤 确定项目的各项活动(项目分解结构最底层的工作块),即确定为完成项目必须进行的诸项具体活动; 确定活动顺序找出各项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 时间估算估算各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 编制时间进度计划研究和分析活动顺序、活动时间和资源要求,进而制定项目时间进度计划。,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三、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6、和步骤,项目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有两种,即表格的形式和图形的方式。图形的方式直观易懂,所以,最常用的是以多种形式的图形描述的进度计划。主要的图形有甘特图和网络图两种。,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四、 项目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甘特图 甘特图是一个二维平面图,横维表示进度或活动时间,纵维表示工作包内容 。 甘特图的时间维决定着项目计划粗略的程度,根据项目计划的需要可以以小时、天、周、月等作为度量项目进度的时间单位。 甘特图直观、简单,容易操作,便于理解。在资源优化过程中,一般都借助于甘特图。,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四、 项目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但

7、是甘特图不能系统地表达一个项目所包含的各项工作之间的复杂关系,难以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难以进行计划的优化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甘特图的进一步应用。所以,传统的甘特图一般只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小型项目。 甘特图可用于工作分解结构(WBS )的任何层次,除了用于进度计划的编制外,还可以用于进度控制。,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四、 项目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网络图 网络图是以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网状结构图直观地表示各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并能充分反映项目各工作的逻辑关系及项目的关键工作。,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四、 项目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网络图 网络

8、图表示的进度计划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各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通过时间参数的计算,可掌握对进度计划总目标的实现起关键作用的关键工作,并了解允许非关键工作灵活变动的机动时间,它可利用电脑软件进行绘制和计算,以及进度计划的优化和调整。,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1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四、 项目进度计划的主要形式,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小 结,项目进度计划制定的主要工作表,20世纪初,HL甘特创造了“横道图法”; 1957年,美国的杜邦公司在制定化工建设计划中,为协调企业同业务部门的系统规划,运用网络计划技术找出编制与执行计划的关键线路法 (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 CPM

9、法,该方法使一个上千万美圆的化工项目,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节约10的投资 ; CPM法始于1956年,由凯利(Kelly)和沃克(Walker)于1959年公诸于世;,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2 网络计划技术,一、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局在研究开发“北极星”号潜水艇所采用的远程导弹F.B.M的项目计划时,开发出了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 Review Techniques, PERT) ; PERT 的应用,使美国海军部门顺利解决了F.B.M项目计划的组织、协调问题(这项工程涉及到了美国48个州200多个主要承包商和11,000多个企业

10、),节约了投资,缩短了25%工期,提前2年完成(计划工期为年); 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三军和航空航天局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全面推广了这一技术;,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2 网络计划技术,一、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耗资400亿美圆、涉及20,000多企业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就是采用了计划评审(PERT)技术进行计划和管理; 1961年日本引进了美国的网络计划技术,日本政府认为该技术是最优方法,并规定全面推广; 美国建筑业普遍认为,“没有一种管理技术像网络计划技术对建筑业产生那样大的影响; 1962年产生了能够体现随机因素作用的图示评审(GERT) 技术;,第五章 项目

11、进度管理 5-2 网络计划技术,一、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70 年代初,美国的GL穆勒 (G. L. Moeller) 等人在 GERT技术基础上提出了风险评审(RERT)技术,从而形成了一大类计划管理的现代化方法; 20世纪70 年代(1970-1975),前苏联在其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建筑业推广了网络计划这一技术; 我国从 20世纪60年代初在华罗庚教授倡导下,对网络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应用。,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2 网络计划技术,一、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有关部门对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使之应用规范化、标准化; 1992年原国家技术监察局颁布了中华人

12、民共和国标准,网络计划技术常用术语、网络计划技术网络图画法的一般规定、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计划管理中应用的一般程序; 199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该标准于1999年进行了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2 网络计划技术,一、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中国以后,通过消化吸收和20多年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大量的自主创新,已经提升了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水平,为我国建筑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很久以来一直沿用施工组织设计来介绍施工项目管理,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

13、262001)2002年颁布、2006年重新修订版(GBT 503262006)颁布以来,施工项目管理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2 网络计划技术,一、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 2006年6月21日,我国颁布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并自2006年12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科学的体现,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行为的国家标准。该规范的18章69节328条内容,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应该建立该规范所提出的以人为本、自主创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建设工程项目

14、管理的理念;,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2 网络计划技术,一、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指出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国际化。在建筑工程领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必须遵守的。,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2 网络计划技术,一、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 这些标准是我国推行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要依据,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应熟悉这些标准的内容。,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2 网络计划技术,一、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实施手册(第二版) 作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编写委员会 编写 丛书名: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5、 ISBN:9787112084852 出版时间:2006-8-1 版次:2 印次: 页数:552 字数:877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精装 开本: 定价:68 元 当当价:54.7 元 折扣:80 折 节省:13.30 元,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项目管理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 1.2 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3 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和主要成效 1.4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化的基本框架体系 1.5 编制规范的目的 1.6 规范的适用范围 1.7 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制度 1.8 工程项目管理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附件1-1 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第五章

16、项目进度管理 5-2 网络计划技术,一、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第2章 术语 2.1 术语设置原则 2.2 建设工程项目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3 项目承发包术语 2.4 项目范围管理 2.5 项目经理责任制相关术语 2.6 项目目标管理术语 2.7 项目的非目标性管理术语 2.8 项目收尾管理 附件2-1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节录) 附件2-2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质量指南(GBT19016-2000 idt ISO 10006:1997)(节录),第五章 项目进度管理 5-2 网络计划技术,一、 网络计划的产生和发展,第3章 项目范围管理 3.1 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