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边疆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1173711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边疆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边疆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边疆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边疆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四单元第13课宇宙的边疆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课宇宙的边疆宇宙到底有多大?它的年龄有多少岁?人们盼望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宇宙有多少星系?行星有多少?有生命的行星只有地球吗?人们期望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太空中的那一个个像岛屿一样的星系上有什么?那些一个个包围着恒星的行星上有什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已经到了什么年龄了?人类如何开拓宇宙空间?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毫无意义的;但是人类又是勇敢的、光荣的,他们用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之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赏美文大自然的智慧(节选)严春友人们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

2、是大自然肌体上的一部分而已。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

3、变。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象。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创造出这样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人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人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想

4、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人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人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人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人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人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这样看来,人类就只是宇宙肌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的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让我们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吧。【课内挖掘】课内素材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一种对宇宙世界奥秘的好奇,对宇宙探索使命的担当以及时不我待的急切和奋力进取的激情。茫茫宇宙中,地球是微不足道的一个小点,而就是这样一个小点上的人们,对于这亘古

5、未变的真理的认识,经过了多么漫长的探索过程啊!地球中心论、太阳中心论、大爆炸理论、黑洞理论认识是无限的,而地球的资源和环境是有限的,随着对宇宙认识的深入,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的家园地球,珍惜宇宙中并不常见的生命我们自己。运用角度“环境”“家园”“探索”等。【课外运用】1只有在探索中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通向成功的道路。古人曾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因为探索,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因为探索,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国革命有了先进政党的领导;因为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得以建立。此后,我们也曾走过弯路,但这些并不代表什么,如果没有这些探索,我

6、们可能会停滞不前,又怎么会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改革开放?又怎么会有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2卡尔萨根说:“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人类之于宇宙是十分渺小的,但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人类在渺小中迸发出宇宙般的伟大。人类不能战胜自然,但可以顺应自然规律,效法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这正是人类的伟大所在。例如,根据仿生学原理制成的雷达电子蛙眼,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又如进入21世纪,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持续性能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缓解了世界矿物能源

7、短缺的难题。对大自然而言,人类不过是一个海边嬉戏的孩子。但孩子有可贵的能动性,深入大海深处,也并非没有可能。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竭力(ji)嚼烂(jio)徘徊(hu) 辽阔无垠(yn)B聒噪(u) 广袤(mo)召唤(zho) 模糊纤细(xin)C尾鳍(q) 踝节(hui)跳跃(yu) 氦气(hi)D束缚(sh) 脚趾(zh)汲取(j) 璀璨夺目(cu)解析:A项“徊”读hui。C项“氦”读hi。D项“束”读sh。答案:B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_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履行义务,在行使自由的同时要

8、承担责任,_一个人越自由,他的自我责任就会越重。世界上没有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只有自由没有责任的事。_,我们越强调权利,就越要准备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法治社会_是个人权利得到充分保护的社会,同时_是个人_承担相应责任与义务的社会。选项A/因为因为不仅而且应该B分别/所以既也必须C如同而且当然/又一定D犹如如果/不仅也必须解析:前后句子之间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据此排除A项;所在句子之间不能构成递进关系,据此排除D项;“一定”规定的,确定的;必须,表示事理上的必要和情理上的必要,副词,有强调的语气。根据语境,处填“必须”较合适。故选B项。答案: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

9、)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_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2)宇宙汪洋茫无际涯,范围之大,难以想象,而这个星球仅是其中之一,完全_于宇宙汪洋之中,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3)_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_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A演化湮没虽然/但是B演变淹没即使/但是C演变湮没即使/但是D演化淹没虽然/但是解析:“演化”一般用于自然界。“演变”既用于自然界,也可用于人类社会的变化,一般指历时较久的变化。(1)句选“演化”更恰当。“湮没”指名声或成就被埋没。“淹没”指水漫过或被声音盖过。(2)句与“汪洋”搭配,选“淹没”

10、恰当。(3)句是转折关系,“即使/但是”不搭配,选“虽然/但是”恰当。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一位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说:“阅卷时所看到的许多考生作文至今记忆犹新。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满口余香;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状况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表演时,铁花飞舞,鞭炮齐鸣,加上鸣锣开道,气势极其恢宏壮观

11、。12名打铁花者一棒接一棒,一棒铁花冲天而起,另一棒紧跟而来,棒棒相连。他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升。ABC D解析:“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不合语境。“鸣锣开道”,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此处属望文生义。“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此处属望文生义。答案:D5下

12、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一些行星上可能已经有高级动物,他们也许正在某种巨大的工程建设来改造他们的行星世界。B银河里大约有4 000亿左右个各种各样的恒星,所有这些恒星对于地球上的居民到目前为止比较了解的却只有一个。C包围着我们的太阳的是一群巨大的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这些雪球就是彗核。D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正在”前面加“从事”一词,让它作“工程建设”的谓语。B项,主客体颠倒,把“所有这些恒星对于地球上的居民”改成“地球上的居民对于所有这些恒星”;另外,还有语义重复的毛病,

13、“大约”“左右”须删掉其中一个。C项,结构混乱,把“一群巨大的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改成“一群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的巨大雪球”或“一群巨大的雪球,雪球由冰块、岩石和有机分子组成”。答案:D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_,_,_,_。_。_,虽无需这样皓首穷经,却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冗余信息中“利善其身”,做好组织规划和内容筛选。古人读书学习,讲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因此理性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信源白白耗费时间精力资讯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往往读过才能判断是否是垃圾信息进行专心阅读则十分重要A BC D答案:B二、迁移发散阅读下

14、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月球诞生新说蒋葳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久前来自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在约45亿年前的一次大型核爆炸中与地球分离,并逐渐演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此次大爆炸的强度相当于400亿颗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两位科学家是根据一种裂变理论提出这种观点的,这种裂变理论早在19世纪初就有科学家描述过。该理论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来自宇宙中同一旋转的熔岩,后来一部分分离出去形成了如今的月球。然而,除了撞击原因以外,19世纪初的科学家无法用其他理由来解释形成月球的那一部分熔岩是如何分离出去的。目前,关于月球形成,主流科学界中最流行的就是这种大碰撞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在形成初期曾遭到火星体大小的外星体撞击,而月球就是在此次碰撞中形成的。然而,不久前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重新对月球岩石进行了化学分析,他们发现月球和地球拥有相同的氧、硅和钾等同位素元素,这表明两个星体有可能具备相同的起源,月球的物质组成应当仅仅源自地球。因为太阳系进化的模型显示,地球的化学组成和撞击天体的化学组成不可能是同样的。如果地月同源的话,只有大型核爆炸才有能力将地球物质喷射到太空中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