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学概述10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172455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腧穴学概述10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腧穴学概述10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腧穴学概述10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腧穴学概述10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腧穴学概述10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腧穴学概述10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腧穴学概述10课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定穴,背俞穴】,与脏腑的特殊联系 生理上,脏腑之气直接输注于各自相应的背俞穴。如肺脏功能正常,肺俞穴无异常反应。 病理上,脏腑发生病理变化常反应到各自的背俞穴。如肺脏病理变化,肺俞穴有压痛等反应。,返回,【特定穴,背俞穴】,作用:,可用于诊断脏腑疾病和治疗脏腑官窍疾病。 诊断脏腑疾病:“阴病行阳,俞在阳”说明五脏有病多反应在背俞穴,可诊断某脏有疾(主要定脏腑)。 治疗脏腑官窍疾病:“迫藏刺背,背俞也”,“阴病治阳”说明五脏有病多刺背俞穴治疗。亦常配合募穴应用,称俞募配穴。,返回,【特定穴, 募穴】,含义: 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募穴。 首见于素问奇病论、素问通评虚实论“胆虚治之以胆

2、募、俞”,只提及“募”但无具体名称及位置。 脉经记载了除心包、三焦以外所有十个脏腑的募穴。 甲乙经补充三焦募穴石门穴,后人又补充了心包募穴膻中,而始完善。,返回,【特定穴, 募穴】,分布 在胸腹部,位置大体与相应脏腑所在部相对应。 凡分布在胸腹正中任脉经上的募穴为单穴,共6个;凡分布在胸腹正中任脉经两侧其它经脉上的为双穴,共6对。,【见表】,【十二募穴歌】,返回,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中脘穴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 膻中气会何经募,心主包络厥阴也。,【特定穴,募穴】,作用: 可用于诊断脏腑疾病和治疗脏腑病。 诊断脏腑疾病:难经六十七难曰“阳病行阴

3、,故令募在阴”,“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若六腑有病,相应的募穴有反应,募穴有 压痛,可诊断六腑有疾。 治疗脏腑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募穴在临床上多用于治腑病。 募穴单用可以治疗脏腑病,但偏重于治六腑病;可与背俞穴相配,即俞募配穴法。,返回,【特定穴, 八会穴】,含义: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腧穴,称为八会穴。 首见于难经四十五难。在躯干部与四肢部均有分布,无明显规律可言。,返回,【特定穴, 八会穴】,意义:与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关系,脏会章门:与脾之募穴合,五脏皆禀于脾脾为 五脏之源,为后天之本。 腑会中脘:与胃之募穴合,六腑皆禀于胃胃为 六腑

4、之首,为后天之本。 气会膻中:膻中位于胸,为宗气之所聚。 血会膈俞:膈俞位于心俞与肝俞之间,心主血脉, 肝主藏血,为血之会。 骨会大杼: 穴近椎骨(柱骨之根)故称之骨会。 筋会阳陵泉:穴近膝,膝为筋之府,又肝主筋,胆 肝相合,阳陵泉为胆之合穴。 脉会太渊:为肺之原合于寸口,肺朝百脉 髓会悬钟:胆经穴,胆经主骨病,骨生髓,故称之 髓会。,返回,【特定穴,八会穴】,作用: 可用八会穴均可治疗八者相关的疾病。【例如】,返回,【特定穴, 交会穴】,含义: 凡有两经或两经以上交会通过的腧穴,称交会穴。 交会穴首见于内经。以躯干、头部分布为主,四肢极少,其特点是:一般阳经多交阳经,阴经多交阴经(与经脉分布循行相关)。,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