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五) Word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1172239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五)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五)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五)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五)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 教案(系列五) Word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是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是情节精彩,三是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二、三维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故事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

2、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三、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四、教学难点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五、教学策略 1、学生诵读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助;探讨文中精彩说辩段落。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准备 提前下发本课导学案并制作本课课件辅助教学七、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拿破仑曾说:“一支笔,一条舌,能抵三千毛瑟枪。”的确,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古代就有这样一个人,他仅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化解了国家的危机,他就是烛之武。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这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3、二)课堂讲授第一环节:相关材料背景知识的学习(1)简介左传(结合导学案上的相关材料,让学生自己复述左传的相关知识)(2)本课的故事背景介绍第二环节: 课文内容学习1、初读感知解决生词:(放名家朗诵,要求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贰(r)氾南(fn)佚之狐(y) 夜缒而出(zhu) 共其乏困(gng)逢孙(png)2、整体感知:自由诵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字音并思考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明确):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两者之间有利益冲突。 3、疏通课文,检查学

4、生预习情况并整理重点字词。通假字: 已 共 说 知一词多义:微 鄙 辞 若 焉 与 之 其词类活用:军 盟 夜 朝 夕 东 鄙 赐 阙 厚 薄古今异义:执事 东道主 行李 夫人文言句式: 省略句 判断句 倒装句式(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4、文本探究当时烛之武在郑国怎样的形势下出使秦的?“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可见当时郑国被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是临危受命,身兼重任。“夜缒而出”再次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了当时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佚之狐的话对刻画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郑伯是如

5、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烛之武是如何巧妙的劝退秦师的?(本课重点问题探究)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阐

6、明利害,动摇秦君。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第三层: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第四层:引史为例,挑拨秦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

7、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怎样?秦国最终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而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最终没有发兵。(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三)课堂练习1、掌握重要的虚词一词多义(1)以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

8、(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代词,这件事)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 的)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子犯请击之(代词,指秦军)(3)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2、本文的词类活用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

9、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3、本文的通假字 共其乏困(共,通“供”)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秦伯说(说,通“悦”)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4、本文古今异义的词语: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宾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5、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

10、构后置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其中 “是”是代词,理解为“这”,指代前文所述的没有重用烛之武一事。“也”是判断句式的标志。(四)课堂活动(学生讨论解决下列问题)1、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 烛之武;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2、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是什么?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

11、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3、本文的写作特色有那些?明确:(1)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和照应,比如课文交代“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退秦军埋下伏笔。(2)本文具有详略得当的艺术手法,比如,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军的,所以重点放在他的说辞上,对退秦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4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或有什么收获?明确:答案灵活,可以从人物性格方面,可以从事件性质,可以从巧妙的说辞等等方面说起。(五)课堂小结本节课重点学习了烛之武智退秦师故事,从中我们主要把握住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句式,二是认识了烛之武这个有志有勇有辩才的一个人,领略了他的高超的雄辩能力。三是把握住了本文的写作特色和技巧。(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的作业题并翻译背诵课文八、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之说辩艺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