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1171065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课诗经两首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咥其笑矣()尔卜尔筮()犹可说也()自我徂尔()不遑启居()王事靡盬()四牡骙骙()小人所腓()答案:xshtuchunkufi2辨形组词。答案: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_通_,_)(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_通_,_)(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_通_,_)(4)曰归曰归,岁亦莫止(_通_,_)(5)彼尔维何,维常之华(_通_,_)(6)岂不日戒,狁孔棘(_通_,_)答案:(1)匪非不是(2)说脱脱身(3)泮畔边岸(4)莫暮年末(5)尔花盛开的样子(6)棘急紧急4文学文化常识填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_篇诗歌作

2、品,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古代生活。分为_、_、_三大类。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_、_、_。答案:305风雅颂赋比兴5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1)不见复关,_。既见复关,_。(2)总角之宴,_。信誓旦旦,_。(3)戎车既驾,_。岂敢定居?_。答案:(1)泣涕涟涟载笑载言(2)言笑晏晏不思其反(3)四牡业业一月三捷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B.C.D.答案:A解析:既,终于;聘,问候。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与所给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三岁为妇,靡室劳矣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B望风披靡C豪华奢靡 D靡靡之音答案:A解析:A项无,没有。B项倒下。C项浪费

3、、奢侈。D项颓废浮荡,低级趣味。3下列各项中不含否定词的一项是()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B夙兴夜寐,靡有朝矣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D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答案:D解析:A项,罔;B项,靡;C项,未。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我徂尔,三岁食贫。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D君子所依,小人所腓。答案:B解析:霏霏,雨雪很大。A项,三岁:古指多年,今指年龄为三岁;C项,至于:古指到了结局,今指另提一事;D项,小人:古指戍边的士卒,今指人格卑鄙的人。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各题。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

4、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5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士之耽兮B女也不爽士也罔极C自我徂尔尔卜尔筮D女之耽兮三岁贯女答案:D解析:A项,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项,也,语气助词,表停顿。C项,尔,代词,你。D项,女,女子、姑娘;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6下列对诗句所表达意思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这句诗以桑叶肥泽,喻女子正在年轻貌美之时。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唉,斑鸠呀,不要贪

5、吃桑葚!因为桑葚是我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句诗以桑叶枯黄而落比喻女子颜色已衰。D“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句诗写出女子对“氓”的负心背义表示怨恨,并指出这不是女子的过错,表明女子本人已经认识事件的实质,也为她以后毅然决裂的行动奠定基础。答案:B解析:“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这句诗是以斑鸠不可贪吃桑葚,比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惑。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卫风氓是写弃妇之作,塑造了一位勤劳、温柔、坚强却又被丈夫遗弃的妇女形象。B之所以造成这场婚姻悲剧,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夫权制度,所以卫风氓的主题就在于批判当时的夫权制度。C卫风氓开头写到“不见复关,泣涕涟

6、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明女子年轻时很幼稚,情感波动很大,考虑事情不周到,这是他们后来婚姻破裂的原因之一。D卫风氓全诗以“我”的口吻叙述,采用了对比手法,例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段就是通过对比手法写出了男主人公的变心原因。答案:C解析:这句诗重在表明女主人公当时与男主人公是真心相爱。8翻译下列句子。(1)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译文:_(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译文:_答案:(1)唉,姑娘呀,不要对男子过于迷恋。(2)女子没有什么过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各题。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

7、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止,句尾语气词)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孔,甚,很)C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维,同“为”,是)D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捷,接)答案:C解

8、析:维,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10下列对诗句所表达意思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靡家靡室,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一句表明这次将士出征边关是为了抗击“狁”侵犯国土,同时也表现出戍边战士的爱国情操。B“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一句写出了戍边将士紧张的边关生活和频繁的战斗经历。C“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一句主要表现了戍边的官兵在战场上同仇敌忾,同心杀敌。D“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一句表达了戍边战士的厌战情绪以及思乡思家之情。答案:C解析:“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一句主要表现戍边的官兵在待遇上的差异。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9、()A本诗主要描写了戍卒在出征归途中对同狁战争的回顾及其哀怨。B本诗既反映了战士们的爱国思想,又反映了战争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苦痛。C本诗也表现了诗人的忧时之情和爱国情操。D本诗还写出戍边战士因为奋勇杀敌,受到了统治阶级的高度赞赏。答案:D解析:从本诗内容来看,虽然戍边战士们有很大的爱国热情,但当时的统治阶级对戍边战士的生活是漠不关心的。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为什么一直备受人们的赞赏?_答案: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含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这样,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显得既富于形

10、象性,又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给读者的欣赏活动创造了很大的空间。13以“生命的苦难”为话题,写一段开头,要求运用比兴手法。(80字左右)_答案:谁说残缺的花朵不再有芬芳?谁说干旱的戈壁不能有绿色存在?谁说折翼的天使不能飞翔?面对生命的苦难我们还要心存一份梦想,坚定信念,不言放弃,因为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叶。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班级_姓名_分数_(31339分)1文学常识填空。(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_,_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主要收集了_至_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奠定了我国_文学创作的传统。(2)诗经“六义”是指_。(3)诗经按音乐及内容可分为三类,其中“_”

11、大都是民间歌谣,“_”是宫廷乐歌,“_”是宗庙祭祀的乐歌。采薇是选自诗经的_的部分,氓是选自_的部分。答案:(1)诗汉西周初年春秋中叶现实主义(2)风、雅、颂、赋、比、兴(3)风雅颂雅风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淇水汤汤() 言笑晏晏()体无咎言() 夙兴夜寐()靡室劳矣() 氓之蚩蚩()隰则有泮() 匪我愆期()3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答案:A解析:B项,说,通“脱”。C项,泮,通“畔”。D项,于,通“吁”。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渐车帷裳 裳:布幔 B王事靡盬 盬:休止 C士也罔极 极:尽头 D忧心孔疚 疚:痛苦答案:C解析:极:标准。5下列关于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组是 ()维常之华 君子之车秋以为期 以尔车来 A与意思相同,与意思相同。 B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不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