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67959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行动研究 三新、上外松外、小昆山、华阳桥、车墩、张泽教育发展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潍坊市小学教学管理基本规范、高密市关于深化课堂管理效益提升年活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的相关要求,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发挥学科立德树人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优势学科资源互补,共同探索课堂教学精品项目,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成功经验,研讨设计基于资源有效利用的特色教学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学科资源的育德功能,整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品质的学校发展。二、基础分析当代中小学生处在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大背景下,物质上充分满足

2、,无忧无虑;精神上缺乏引领,容易迷茫;文化上取向多元,追求个性。这样的新特征给学校的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科学习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中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历最多的是学科学习,约占课程学习时间的80,有效利用好学科教学的每一课时,让学科教学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原,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事业追求。但是,目前学校的学科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单一的考试评价导向,让学科教学陷入对纯知识点的追求,学科内容被碎片化、断点化,造成学习者仅仅关心知识点和考试的要求,忽略了很多属于学科的育人价值。由此造成很多学科教学陷入“去学习者主体性”的状况,学习者只关注考试结果,主动学习动力不足,思维能力不够

3、,学习方法缺失。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贴标签的口号,难以形成学习者的内涵发展、内化过程。在这种“学科教学异化”的过程中,教学权力始终由教师掌控,学习者被动接受,甚至成为教师考核、晋升的工具。在题海战术、填鸭教学中,学习者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还有教师之间的竞争关系紧张、教师和领导之间的管理关系紧张。蔡元培先生有言,“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学科教学承担的不仅是纯粹的知识标准,更是提供丰富的学习过程,使学习者学习不同学科独特的策略逻辑、独特的审美体验、独特的思维视角,

4、形成符合社会化过程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在复杂情境中进行道德分析的能力,在多元冲突的价值体系中进行价值选择与判断的本领,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能力的发展。当前推广学科育人在理论层面上已经比较先进和成熟,但是在学科育人的课堂实践上,各个学校的重视程度、学科的明确程度、教材的把握程度、知识的呈现程度等方面还存在差距,缺乏统一的课堂标准、缺少系统的知识体系、缺少显性的学科育人成果。素质教育推行到今天,但学科教学迷失育人方向的情况依然存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开展了中小学各个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工作,该研究从国内外学科育人状况比较、学科教学现状调研分析、学科育人价值提炼、改进学科育人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者

5、力图通过推行学科育人研究工作,唤起教师重视改进学科育人的现状,重视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回归教书育人本原。这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和政策指向,成为本项目付诸实施的优势条件之一。三、主要目标从共同体六所成员学校的实际和学科发展现状出发,在二期课改的成果基础上,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入推进本市中小学学科育人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指导,把握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从共同体层面及成员学校层面通过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及课程评价等诸方面进行实践性研究,力求课堂教学的优化,提升共同体学校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品质。具体目标如下:1、回归学科育人的本质属性,在学科整体建设的层面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科课

6、程目标与内容衔接重构学科育人的价值视野,开发校本课程、区域课程,达到研究推广的目的。2、建立学科与学习者的个体性联系,发挥学科具有的丰富和发展学生生命的意义,加强生活世界与教学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3、关注教学关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高效、绿色的课堂。四、主要任务1、共同体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引导共同体教师敏锐地把握教育的趋势,回归教育的本真,开展教师学科育德能力的相关培训与实践研究。2、共同体学校分学科将一至九年级教材中的育人目标与内容进行梳理、汇总与研讨。3、共同体学校探索基于学科特点的提高学科育人实效

7、性的课例研究。4、共同体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即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学科德育与德育学科的关系,真正发挥学科本身的育人价值。5、共同体学校之间形成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五、实施步骤及策略1、确立研究项目,制定研究方案 根据区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共同体成员学校的特点,确立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行动研究的研究项目,制定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行动研究三新、上外松外、小昆山、华阳桥、车墩、张泽教育发展共同体项目实施方案,科学规划、整体构建研究项目。2、建立组织机构,形成运行网络 成立共同体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决策机构由各共同体成员学校校长组成,由三新学

8、校校长徐利荣牵头,决策机构负责对共同体内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领导和指导共同体开展工作。执行机构由共同体成员学校的分管校长组成,由三新学校分管校长薛红梅牵头,具体负责各子项目的落实。执行机构下设秘书处,由三新学校教导副主任郑巍老师具体管理,下辖中小学18个学科中心组的工作开展。成员校也相应建立起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负责本校系统内的项目实践研究。由成员学校根据学校学科发展情况,承担部分学科的牵头学校,明确该学科负责人,其他成员学校选派学科教师共同组成六校学科中心组,以学科中心组为单位开展共同体的相关教学研讨活动。各校牵头学科负责人负责牵头确立本学科的研究课题并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聘请市、区级专家

9、成立共同体行动研究专家顾问团,为共同体项目的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3、形成规章制度,规范项目实施制定学校发展共同体章程、学校发展共同体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学校发展共同体考核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各校也相应建立起适合本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4、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合理分工 在初步形成项目实施组织架构的基础上,共同体学校召开项目组负责教师动员大会,进行培训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针对学科特点进行合理分工。5、制定年度计划,开展有序研究时间内容地点参加对象主办单位2013学年第一学期确立研究项目,制定研究方案三新学校六校校长、书记六校共同体建立组织机构,形成运行网络三新学校六校正、

10、副校长六校共同体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学科划分,合理规划三新学校六校分管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课堂教学相关培训暨研讨,各校确立子课题研究项目上外松外六校分管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各项目组研究方案、课程实施计划交流会车墩学校六校分管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各项目组负责教师学习研讨小昆山学校六校正副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各项目组制定下学年课程实施计划并上交秘书处各校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2013学年第二学期共同体学校各学科整理教材中的德育目标与内容各校各校教研组长六校共同体各学科第一轮课堂教学提高育人价值实效性的课堂展示张泽学校六校正副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各学

11、科课堂教学相关培训暨研讨华阳桥学校六校正副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评比表彰三新学校六校分管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2014学年第一学期各项目组制定学年课程实施计划并上交秘书处各校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各学科第二轮课堂教学提高育人价值实效性的课堂展示三新学校六校正副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各学科课堂教学相关培训暨研讨上外松外六校正副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2014学年第二学期各学科第三轮课堂教学提高育人价值实效性的课堂展示车墩学校六校正副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各学科课堂教学研讨各校六校正副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评比表彰张泽

12、学校六校分管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汇编(各学科)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开展“我与课程同成长”教师征文活动。反思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策略。三新学校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2015学年第一学期编订基于学科特点的学科育人实效性教学案例各校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编订(各学科)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课例集锦各校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2015学年第二学期举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教师论坛华阳桥学校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出版研究论著。召开“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行动研究”成果展示汇报活动,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13、三新学校六校正副校长、各项目组负责人六校共同体6、各校互动交流,展示阶段成果在实践研究的各阶段,结合研究进度和各校实际,适时组织各校互动交流,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具体形式可以有:开设教学专题讲座、组织教学研讨会、开设公开课(研究课、展示课)、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分析评比、组织教师论坛或学科育人案例交流等。7、加强教学管理,丰富培训形式加强课堂教学管理重点在于学生满足认识自我和生命的成长需要。对教师培训形式:可以有专家报告、专题讲座、理论学习、师徒结对、课题研究、个案(教学、体验、实践活动)分析、交流总结和教学观摩等。8、建设专题网站,搭建交流平台为更加有效实现课堂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学科育人的

14、实效性,计划建立共同体专题网站,网站可以开设共同体概况、制度建设、课程计划、活动开展、学习平台、通知公告等栏目,使之成为共同体学校抱团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交流与展示窗口。9、收集相关资料,组织观摩展示在共同体各校开展实践研究的基础上,秘书处负责收集研究成果资料,召开全区规模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行动研究”成果展示汇报活动,全方位呈现共同体学校“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行动研究”成果,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六、成果形式1、形成多个相关子课题,完成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行动研究课题报告。2、以学定教,形成较完整的各学科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课程目标与学科内容解读汇编

15、。3、以学评教,形成师生课堂教学评价的互动评价机制。4、以学促教,举办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教学大奖赛。5、以学论教,举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教师论坛。6、形成基于学科特点的学科育人实效性教学案例、(各学科)提高学科育人实效性的课例集锦文本资料等。七、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1)决策机构牵头人:徐利荣(三新学校校长)成员:朱学清(上外松外校长)、唐 亮(小昆山学校校长)杨红明(华阳桥学校校长)、林 赟(车墩学校校长)、 王新永(张泽学校校长)(2)执行机构牵头人:薛红梅(三新学校副校长)成员:金晓燕(上外松外副校长)、杨菊萍(小昆山学校副校长)叶 戈(华阳桥学校副校长)、郑卫东(车墩学校副校长)、宗韶玮(张泽学校副校长)(3)共同体秘书处秘书长:郑 巍(三新学校教导副主任) (二)课程保障共同体项目实施课程名称及学科牵头学校一览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