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167937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专题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原文5年考题考情分析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T15分子、原子、元素T1分子T4(1)分子、原子、元素T1分子T7元素T1分子T7元素从近五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考题分布可知,考点分布较为均匀,知识覆盖面较广,每年必考。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均有涉及,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有: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概念的含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酸、碱、盐、氧化物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T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T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T1(1)、T53物

2、理变化与化学变化T20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T8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3.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T2混合物和纯净物T3混合物和纯净物T2(1)、T42混合物和纯净物T42纯净物4.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T9酸、碱、盐、氧化物T18氧化物T7酸、碱、盐、氧化物T9酸、碱、盐、氧化物T9酸、碱、盐、氧化物T9酸、碱、盐、氧化物注:(1)表示1月学业水平考题。考点1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1(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7)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这里的“碘”应理解为()A元素B分子C单质D原子2(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7)牛肉和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

3、,这里的“铁”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3(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能闻到梅花香味,表明() A分子很小B分子可再分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的比较(1)不同点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作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作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作阴离子。(2)相同点都很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粒子间都有空隙,同种粒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性质各异。(3)联系2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电荷数或质子数是划分

4、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3原子团:由几个原子组成的原子集团。温馨提示(1)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2)同类的原子总称为元素,元素又组成物质。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与分子、原子不同,它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没有数量意义。(2015广东1月学业水平测试)某矿泉水瓶上标有:钙4.0 mgL1、钠30.0 mgL1等。这里的“钙”和“钠”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答案C(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向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少许蓝墨水,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这表明()A分子可再分B分子不可再分C分子在不停运动D分子静止不动答案C考点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1(2017广东

5、学业水平测试T8)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将I2溶于酒精制备碘酊B将NaCl溶于水中制备生理盐水C被果汁沾污的衣服浸入漂白液中清洗D用激光笔照射鸡蛋清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2(2015广东1月学业水平测试T1)下列过程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盐溶于水B酒精挥发C水结成冰D铁器生锈3(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过程是()A蒸馏B升华C电解D蒸发4(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下列词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消融B木已成舟C蜡炬成灰D水落石出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多表现为大小、状态、形状的

6、改变,化学变化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在物理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2)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金属性、非金属性、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腐蚀性、稳定性等)。温馨提示(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判断依据: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核变化不是化学变化。(3)化学变化过程中一般包含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包含化学变化。下列名言名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7、解析C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发生了燃烧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答案C(多选)下列各组物质中可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A汽油和四氯化碳B酒精和汽油C氯化铵和硝酸铵晶体D碘和无水硫酸铜固体解析汽油的密度小于水,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两种液体都不溶于水,可用水区别;酒精与水互溶,汽油不溶于水,用水可以区别,也可以闻气味;碘固体为紫黑色,而无水硫酸铜呈白色,可以通过颜色区别;氯化铵与硝酸铵的色、态和溶解性很相近,不易用物理性质加以区分。答案ABD特别提醒解题时要注意物理性质是在物理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该过程中一定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是利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水溶性以及溶于水后产生的热

8、效应等物理性质的差异性进行区分。考点3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1(2016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4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汽油B红酒C干冰D碘酒2(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4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氨水C磁铁矿D冰水共存物3(2014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3) CO2、CH4、N2O等气体都是“温室气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O2是一种混合物BCH4是一种无机物CN2O是由N2与O2组成的混合物DCO2是由C元素和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白酒B陈醋C食用调和油D蔗糖一、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

9、物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组成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性质有固定的性质无固定的物理性质,各种物质都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特征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有固定的熔、沸点不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举例氧气、水、二氧化碳空气、河水、矿石温馨提示(1)常见混合物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淀粉、聚合物等);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同分异构体。(2)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氨水、氯水、水玻璃、盐酸、浓硫酸;爆鸣气、水煤气、天然气、石油气、裂解气、空气;钢、生铁、漂白粉、碱石灰、铝热剂、玻璃、煤;石油及其各种馏分、植物油和动物油。二、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概念由同种元

10、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元素存在形式游离态化合态组成元素仅一种至少两种举例氧气、臭氧、铁、氦气水、高锰酸钾、十水碳酸钠(Na2CO310H2O)三、金属和非金属的比较金属非金属概念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颜色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有多种颜色,但无金属光泽延展性良好无可锻性良好无硬度比较硬硬度不一致导电性良好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电导热性良好除石墨外一般不导热密度大小熔点高低化学性质易失电子易得电子实验中将KCl和NaCl研磨均匀,得到的样品是()A混合物B单质C纯净物D化合物解析由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知,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看组成物质的种类,单质与化合

11、物均为纯净物,区分单质与化合物看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KCl和NaCl研磨均匀,得到的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答案A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A石墨B硫铁矿C青铜D碳素墨水解析A项石墨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B项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属于混合物;C项青铜是合金,是由Cu、Sn等元素熔合而成的混合物;D项碳素墨水是胶体,属于混合物。答案A特别提醒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包括单质和化合物;而混合物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且各成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考点4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1(2017,2016,2015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9)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K2

12、CO3和K2O都属于盐 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2(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18)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SO2BH2OCNa2ODCaSiO33. (2012广东1月学业水平测试T17)溶于水后能形成酸的物质是()ASO2BNaClCNa2ODNaOH一、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作酸。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碱。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盐。(1)酸式盐:电离时除了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外,还

13、有氢离子存在的盐为酸式盐,如NaHCO3。(2)碱式盐:电离时除了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存在的盐为碱式盐,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O3。(3)正盐:电离时只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这样的盐为正盐,如NaCl。4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可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的区别与联系如下表: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代表物CO2、SO2、SO3、SiO2Na2O、CaO、Fe2O3Al2O3性质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举例2NaOHCO2=Na2CO3H2OFe2O36HCl=2FeCl33H2O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二、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的相互关系温馨提示(1)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与水直接化合生成含氧酸;(2)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3)两性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的为酸B化合物电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