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66741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材料篇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研究课题材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研究课题材料世纪,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话、因特网让处于地球两端的人变得不再遥远。人与人交往已越来越密切,利用口语交换信息和表达思想的量越来越大,突发事件的汇报与指挥,招聘工作的陈述等都预示着只有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雄辩者,而那种“足将进而趔趄,口将言而嗫喏”的人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了。新课程标准适应时代的要求,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

2、的素养。”因此,在区教委的关注和领导下,在区教科室的指导下,我校在区级课题边远农村小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研究与实践顺利结题的基础上,于20XX年12月申报了并确立了市级课题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探索。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将16年级分设实验班,把实验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把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渠道,把现实生活作为练兵场,全方位、多渠道的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通过研究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如何提高自身说话能力的方法技巧。最终让学生突破不说、怕说的心理障碍,变“金口难开”为“口若悬河”。一、我们的目标是:构建我校口语交际课典型课例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

3、化成长。二、我们的任务是:研究时间研究内容预期效果1、在拼音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2、在识字课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1.听得专心2.说得清楚3、在朗读训练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4、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1.流利交流2.文明交流5、在口语交际课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模式。6、由说到写“交际作文”的模式。1.主动交流2.能说会道三、我们的成员:我课题组成员及各子课题成员大都由中高技术职称老师组成,他们分布在教学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各自都参与过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有着一定的研究水平。有条件、有能力、完成课题研究工作,并且他们均有很高的运用现代

4、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具有科学的科研管理和研究水平,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负责协调研究活动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及时推广阶段研究成果。唐海燕: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数十年,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承担项目申请、制订实施方案,、提供理论指导,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工作。四、我们的做法是:(一)、科学的管理是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基础课题研究作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一个突破口我们认识到口语交际是当今社会对人才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教学是实施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的基本载体,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因此,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以科研促进学校整体

5、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课堂为实验主阵地,把课题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探索的研究作为实现学校“以服务升品位,以质量求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一个突破口,使得课题研究服务于学生,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二)、以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训练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因为课堂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科学有序的训练。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的口语交际,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的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提高学生听、说交往的能力。1、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活动。而这种言语交际活动往往需要特定的语言环境。因此,口语交际教

6、学中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才容易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就会调动出来,学习时的自我表现欲望才会增强。学生就会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创设的情境,最佳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的题目多种多样,需要创设的情境也是各不相同的。(1)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材中有些内容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语言文字经过老师的口头描述会更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把口语交际回归生活体验,打开学生话匣子,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交流欲望。(2)通过多媒体创设

7、情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声音媒体、视频录像、演示逼真图画等,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逼真、充满感情色彩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口语交际情境中激活语言思维,自觉融入交际情境(3)通过角色表演创设情境教师能参与学生的活动,师会成为学生更想活动的催化剂,对有趣的情节、人物,学生们有很大的兴趣,教师的参与更让他们有了动力,在师生共演中,进入情境,实现交际能力的训练。(4)通过模拟社会活动创设情境课堂教学中虽然能让学生掌握酝酿的口语交际的知识、技能,但单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

8、量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积极开展各种社会交往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慰问、做好人好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如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的话,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如模拟在“旅游”活动中当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学校和风土人情、景物;模拟“银行”、“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这样模拟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往活动打下基础。2、在多元互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

9、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训练、体会 ,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1)作好“互动”前的准备,让学生有话可说。(2)加强“互动”中的调控,让学生会说。3、巧妙的利用课堂生成或突发事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动态的课堂生成和突发事件,是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课程教学资源之一,更为我们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供了更多的契机。4、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口语交际实践机会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每分钟都应该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如何在每次的口语交际课中,让学生学到更多交际的本领,教师的课前准备和

10、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交际课应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交际心理,给学生创设听说互动的交际情境。(三)、以现实生活为练兵场,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它具有长效性。短短的45分钟只为学生交际提供一个平台,生活才是交际的大舞台。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是生活的工具,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交际的舞台,就是学生交际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还应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实践交际的本领。即“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四)、定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检阅科研成果学校在重大节日,(如国庆、元旦、五一、五四、

11、中秋等)举行各种大型活动,如:“祖国妈妈,您好!”作文比赛、“与坚强同行”诗歌朗诵、“月圆中秋”故事会等,各实验班也经常利用班会课举行各种活动。这样,在全校形成了一种口语交际的氛围,学生也乐于交际,从而善于交际。五、我们的收获1、教师的变化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激发了教师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研究热情,促使其不断提升理论认识水平,迅速走进新课程,步入与学生共同发展的快车道,在实践研究中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2、学生的变化通过研究和训练,学生掌握了如何提高自身说话能力的方法技巧。除了说的知识、技能训练外,还注重了说话时的态度以及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语言、做人、生存等

12、因素构成的说话能力。另外还注重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多样的,变化的情景中学习、训练。最终学生突破了不说、怕说的心理障碍,变“金口难开”为“口若悬河”。课堂教学永远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品质的主渠道,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课题的不断研究与实践,我们将进一步使课题向纵深发展,为培养学篇二: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报告“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多种课型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而以阅读教学为主要载体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很好地落实语文课程的

13、核心任务。为此,小学语文一、二、四年级教师和青青子衿专业社群的教师,围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多种课型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小课题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年来,我们按照计划有步骤地对“诗歌散文”、“童话神话”、“写人叙事”、“写景状物”四类课文进行了策略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同时,也发现紧紧建立在课型的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为此,我们将原计划一年完成的小课题研究,延长至两年,以便更好地落实课标精神,把握教学规律。一、前期小课题研究的成果1.研究特点,发现规律。明确了“低中年级诗歌散文类课文”和“童话神话类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明确了学习这两

14、类课文语言文字运用的一般规律。2.初读课文,感受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的内容、语言特点,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语言的美。配乐朗诵、范读、赏读都是常用的方法。先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最后谈感受、想法。除了安排大量的形式多样的读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朗读指导,加深学生感受。3.理解课文,品味词语。语文学习应该是先有语言文字再有思想内容,再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进行深层次理解,这时要善于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4.深入文本,品味语言。文章有些词语抽象概括了具体的事物,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字面的分析上,学生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指导学生阅

15、读,可以有选择的做具体的深入文本,对语言进行品析、演绎。5. 积累语言,学习运用。学生的语言发展是有规律的,要经历识字、理解、积累运用的过程。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孤立的进行,应把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有效地整合,使语言训练的内容相互联系,训练要求逐步提高,形成浑然一体的教学过程。二、目前课堂教学的问题1.课程意识的缺失。阅读教学处于封闭状态,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板块严重隔离,偶尔看到读写结合,也是停留在表层。2.目标意识的淡化。教师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领悟方面,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缺乏整合与联系。3.单元意识的缺乏。教师处理教材简单化,阅读教学的模式基本上都是以“篇”为单位的,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是各自为政,没有站在单元主题的视野下来确定每篇课文教学的侧重点。4.课内外结合的简单化。许多教师在处理课内外结合的时候视野不够开阔,课内外阅读界限过于明确,多侧重于内容的拓展,学生课外阅读实践不能向深层次发展。三、深入研究的理论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