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后习题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1163156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后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后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后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后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后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麻醉(zu)诓骗(kung)脊梁(j)B.渺茫(mio)省悟(shn)脂粉(zh)C.笼罩(lng)抹杀(m)宰相(xing)D.慨叹(ki)玄虚(xun)筋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合句意的一项是()A.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体中起中坚作用的人)。B.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的脂粉所诓骗。C.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指土地下面)。D.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之至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2、.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C.“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是鲁迅先生为批驳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鼓舞民族自信而写的一篇杂文,后收入且介亭杂文集。B.“正史”即清高宗(乾隆)诏定的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二十四史。C.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3、”意思是说:二十四史不是史书,而是二十四个姓氏的家谱罢了。D.课文批驳敌论点的方法是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先用驳论证的方式直接批驳,后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5.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请你写出一句或两句表达自信的古诗句。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4、,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6.写出选文阐述的主要观点。7.作者认为我们从古以来就不乏“中国的脊梁”,请你写出一个具体的事例。8.下列对选文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重点是从正面论述,采用的是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B.“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类的人们”指从古以来的中国的脊梁。C.“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一句中的“所谓”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为帝王将相作家谱”

5、的“正史”的蔑视和否定。D.选文开头说“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接下来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广泛举例,证明此观点。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鲁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问题确实还是存在疑问的。课外拓展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谈自立刘兮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被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

6、上去卖。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们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们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殊不

7、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视子女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9.本文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10.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本文论证的过程。11.请以“自立”为比喻的本体,仿照示例写两个句子。示例:自立,是那高山上挺拔的松柏,四季常青。12.“富二代”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企业家“富一代”的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来拥有丰厚的财富。“富二代”在鲁豫有约栏目亮相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但随着一部

8、分“富二代”的负面新闻曝光,“富二代”几乎成了堕落、炫富的负面词汇。请结合本文谈一谈当今的“富二代”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健康地发展。表达交流13.学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后,九(1)班准备举办一场“走近鲁迅学习鲁迅”的专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围绕活动主题,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2)活动中有一个板块叫“片言只语话鲁迅”,下面是一个同学的发言,请仿照示例,写出你的发言。示例:鲁迅一个用笔做武器,与庞大的黑暗势力斗争一生的文化战士。(3)下面几则鲁迅的名言,都是鲁迅精神的真实写照。唐太宗曾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请你将鲁迅作为自己的一面“镜子”,谈谈你“照出”了自己的哪些缺点和

9、毛病,打算向鲁迅学习哪些精神品质。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生活太安逸了, 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体验中考14.(2017新疆乌鲁木齐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材料一中央电视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对朗读的情感。朗读者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如节目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其中一段开场白是这样的:“其实,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而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材料二朗读者节目将文

10、字、声音和情感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文字、声音以及情感之美。有研究表明,大声朗读需要集中精力,大脑处于“排空”状态,有利于记忆;大声朗读会使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有利于思考;大声朗读还有利于再现文章的“诗性美”。材料三当我们被另一档热播的文化情感类节目见字如面中的信件感动得眼角湿润时,有没有想过,在信息化时代,习惯了在键盘上“敲字如飞”,还能不能写出几个像样的字代表我们的“面”呢?现在,我们也许已懒得动笔写字了;也许提起笔来,不是忘了字就是写了错别字;也许即便写出来,字体也实在有碍观瞻。材料四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写字。”我们总说:“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写得一手好

11、字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机遇。练字如修面,可以增强一个人的内在气质。(1)探究以上材料,说说你的发现。(不超过30字)(2)如果朗读者下一期的主题词是“碰撞”,请你围绕它写一段开场白,表达形象生动,句式大体整齐即可。(3)以上材料中四个画线的句子有两句存在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答案:1.C解析 A项,“诓”应读“kung”;B项,“省”应读“xng”;D项,“玄”应读“xun”。2.C解析 C项,“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3.A解析 B项,缺少主语,去掉“通过”;C项,句式杂糅,去掉“造成的”或“原因”;D项,搭配不当,将“培养”改为“提高”。4.C

12、解析 C项,梁启超的话应该这样理解:二十四史不是史书,而是各个朝代皇帝的家谱。5.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6.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7.(1)杜甫忧国忧民,心忧天下,为民请命。(2)玄奘不畏艰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3)袁隆平埋头苦干,长期潜心研究杂交水稻,终于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8.D解析 D项,第二句话不正确,当时的鲁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问题没有心存疑问,这可以从选文末尾的“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可以看出。9.解析 论证方式有两种:立论

13、和驳论。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本文开篇使用俗语引出中心论点,在论证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参考答案 论证方式:立论。中心论点: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或:人只有自立,才能成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10.开篇使用俗语引出论点,接着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进行对比论证,最后归纳强调论点。11.示例 自立,是那石缝间翠绿的小草,坚忍顽强。自立,是那波浪中高扬的风帆,乘风破浪。12.解析 围绕“自立自强”作答即可。答案示例 要自立、自强,要摆脱父辈的庇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14、观,要感恩社会和报效国家;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管理家业的本领。13.(1)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在那万马齐喑的恐怖年代,对反动统治阶级嘲讽批判,对劳苦大众给予同情和讴歌,对革命进行支持和帮助这一切,无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青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学习鲁迅。(2)鲁迅一位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使者,他用他的文章在黑暗中点燃星星之火,照亮后来人前进的道路,指引青年寻求光明。(3)我以前犯了错误,常常碍于面子,不想承认,总是认为反正已经过去了,何必跟自己较劲,根本不会深刻反省;而且怕吃苦,不想付出辛勤的汗水,却只想收获;更不懂得珍惜时间,老是想把作业推到明天再做,结果第二天又想向后推,所以作业经常写不完。我要学习鲁迅先生勇于反省、勤奋努力、珍惜时间的态度和精神。14.(1)一些文化情感类节目,引起人们对朗读与书写重要性的重视。(2)示例 很多时候,在自然与人生中都少不了碰撞。就像浪与礁的碰撞,激扬声势;刀与石的碰撞,磨砺锋刃;思想与情感的碰撞,丰盈心灵;理想与信念的碰撞,铸就人生。(3)第句,在“习惯”或“还”前面加“我们”(或:在“敲字如飞”后加“的我们”);第句,将“增强”改为“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